2024年8月10日发(作者:)
行测逻辑中分数比例较大,而难度也比较高的是削弱加强类题目。之所
以这类题比较难,是因为它们并不像演绎逻辑那样有一个明确的推理关
系。由于推理关系不明确,对它进行削弱的突破口就不好找,而且更关
键的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推理关系,这类题中的论证有很大一部分是不
能证伪的,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让结论的可信度降低,所以题干很少让你
去推翻,而是让你去削弱。但是这类题也有一定的规律,把解题方法和
大家分享如下。
一、解题步骤
无论多简单的削弱加强题,都要严格按照三个步骤来做:1.确定
论点论据;2.梳理论证思路;3.选择恰当选项。如果跳过了其中的
一步或者两步,就容易造成失误。
(一)确定论点论据
【例1】
公共机关应该不允许工作人员利用私人交通工具上下班,而是采取
公交车或班车等工具上下班。这样的话,家用汽车的销售就会下降,有
助于减少空气污染。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 公共机关的工作人员只占私家车用户很小的一部分。
B 乘坐公交车或班车会导致公共机关办事效率更加低下,无法满
足社会管理需要。
C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
D 即便上下班不能开私家车,公共机关工作人员依然会购置私家
车在八小时以外使用。
E 私家车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燃油品质、发动机
工艺、排量等因素,单纯控制销售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经验分享部分看过的人不用看了)。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
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
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
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
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
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
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
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
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
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
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
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
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
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
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
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
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
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
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一个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
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工具,一款公务员考试软件,
对于我成功它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超猛的一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
动态等等各种超赞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
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搜索“公务员”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
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最后,
记得好好学习,只有自己帮助自己。祝愿每一位有梦想的同学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大家
祈福!加油!
很多加强削弱题都与此类似,看上去每个选项都能削弱。对于这道
题来讲,我们首先要明确,论点是第一句“公共机关应该不允许工作人
员利用私人交通工具上下班,而是采取公交车或班车等工具上下班”,
后面减少空气污染是论据,题干的论证思路是“因为有后面那样的好处,
所以应该采取前面的方法”。所以本题最强削弱是B,指出这一方法不
可行。对汽车和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削弱都是围绕论据的,力度不够强。
(二)梳理论证思路
下面看看如何梳理论证思路。这个比较难,没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规
则,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
【例2】假言推理、溯因论证和寻果论证
假言推理:
近年来,我国南海地区争端日益频繁。如果没有美国的暗中支持,
这种局面不会产生。我们只要加强海军建设,就可以扭转这一状况。
溯因论证:
近年来,我国南海地区争端日益频繁。这主要是部分国家得到了美
国的暗中支持。
寻果论证:
近年来,东南亚部分国家得到了美国的暗中支持,这种支持将导致
我国南海地区争端更加频繁。
假言推理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它包括这么两个推理:争端→美国
支持;强军→平息争端。这个最好削弱,属于可以推翻的,就选前真后
假的选项就可以了。但是更多情况下,我们会遇到后面两种情况。
先看溯因论证。为什么叫溯因论证,他先阐述一个事实,然后给这
个事实找了一个原因,论点在原因上,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溯因论证。寻
果论证呢?它是阐述一个情况,然后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这时候论
点是论据的结果,所以我们叫寻果论证。为什么要把这两种论证区分开
来呢?我们说“A是B的原因”和“B是A的结果”两种说法虽然含义一
样,但是在做论证的时候,我们不能把这两个等同对待。
比如上面给的那个溯因论证,多数情况下,削弱它的时候我们要否
定论点,也就是用“无因有果”的方法。比如我们说,从明朝以来,南海
地区类似争端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明朝大家都知道,那时候还没有美国
呢对吧?你说主要是得到美国的支持,没有美国的时候怎么也有争端
啊?但是注意我说的是“多数”啊,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用有因无果,最
终用什么要由题干的论证思路决定。
好我们再看寻果论证,这时候论点在结果上,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去
否定论点,多数情况下削弱方法应该是有因无果(注意还是多数啊)。
比如说,世界不是美国说了算,周边国家也不会因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就恣意妄为。这是不是就说明了,就算美国暗中支持,南海地区争端也
未必就加剧?
这两个换过来可不可以啊?比如我用下面这个去削弱上面行不
行?大家一读就感觉出来了啊,肯定不行。
(三)选择恰当选项
第三步选择恰当选项其实没啥好说的,有了前两步,第三步自然就
出来了。只强调一点:加强削弱题一定要把所有选项都看完,然后再去
选。不管你在前面看到了力度多强的选项,也一定不要不看后面。因为
在加强削弱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例3】
针对当时建筑施工中工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布
了《建筑业安全生产实施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两年间,
覆盖全国的统计显示,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
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工中的建筑项目的数量有了大的增
长。
B.严格实施《细则》,将不可避免地提高建筑业的生产成本。
C.在题干所提及的统计结果中,在事故中死亡职工的数量较《细则》
颁布前有所下降。
D.《细则》实施后,对工伤职工的补偿金和抚恤金的标准较前有所
提高。
E.《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工的职工数量有了很大的
增长。
我们用刚才的思路分析一下。首先,题干论点是“《细则》并没有
得到有效的实施”,论据是前面所列举的事实。所以题干的论证思路是
这样的:这个《细则》颁布两年了,但是伤亡职工数量每年还是在增加,
并且这个《细则》就是针对工伤事故制定的。所以细则没得到有效实施。
其实这么一分析答案基本上都出来了。伤亡人数增加原因可能有很多对
吧?比如说从业人数多了、工程危险性大了,甚至如果这个《细则》本
身就不科学,是不是都能削弱它?细则不科学的话,实施得再彻底也没
用对吧?然后我们看选项。A是不是正和我们心意?建筑项目多了,干
活的人就多,伤亡概率数量就会变大对吧?但是我之前告诉过大家什么
啊?一定把选项都看完了再下结论啊,就跟找对象一样对吧?别看上一
个就结婚了,多处几个比较比较对吧。
B是在解释为什么没得到有效实施,这加强了论证啊。
C的意思,伤亡总数虽然大了,但是死的数量少了。这怎么说呢,
也能削弱对吧?我们有些ZF部门最喜欢干这种事,明明一件坏事,他
就愣能给说成好事。就是这逻辑,不幸之中找万幸。力度很有限啊。
D是个无关项对吧?补偿金标准提高了,谁知道是不是有效实施了
对吧?没准细则规定抚恤金标准要提高10倍,结果是提高了两倍,那
还是没得到有效实施对吧?
这时候E选项出场了,一比较是不是很明显比A好?基数大了,
伤亡的人数当然就更高对吧?建筑项目多还不一定人就多对吧?E直
接说了人多,比A更好。所以这题正确答案是E啊。
二、强弱比较的规律
刚才讲的很多都是基础,其实大多数童鞋可能已经掌握了。最大的
问题是:当很多选项放在一起,而且他们都很强的时候我们怎么办。首
先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对于一个论证来讲,我们可以削弱的地方很多,
大体分为:削弱论点、削弱论证方式和削弱论据。但其中最痛彻心扉的
削弱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接受论据的前提下反驳论点。所以在三种削
弱方式之中,削弱论点力度最强,因为它直接指出论点不成立。削弱论
证方式次之,它指出即便论据为真,由于推理过程不正确,论点的可信
度也不高。最次的是削弱论据,它仅仅指出论据存在瑕疵,不能必然推
出论点就不正确。所以我们判断力度的时候顺序如下:
1.把削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嫑打我)。
第一级:因果倒置、误置因果、否定必要假设和共因削弱。
直接削弱论点,是最强削弱没有之一,有则必选。
第二级:有因无果、无因有果、措施不可行、另有他因和反例削弱。
也是削弱论点,但是它的削弱力度和题干的论证思路有关。如果契
合度高则非常强,但是契合度低的话,力度不是差一点,而是直接降为
0。
第三级:过程不符合逻辑规则、样本不具代表性、不具相似性和比
例相等
这属于削弱论证方式,虽然不能给论证判死刑,但基本上是死缓或
者无期。在第二级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第三级是可以选的。
第四级:诉诸他人(参加调查的人说、砖家说、获胜者说、报纸说、
广播说……)、反例削弱
注意,这第四级不是削弱力度排名第四的,而是千万不能选的。看
到这样的选项,直接pass掉,它不会是正确选项的。但是“反例削弱”
同时出现在第二级和第四级里,其中的原因留待后述。
2.各类削弱方式举例
【因果倒置】
在某次重点高中调查中发现,耀华中学在班级里成绩排在前十名的
同学每人都有一部Iphone6 plus。所以,Iphone6 plus有助于高中
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结论构成质
疑?
6 plus强大的娱乐功能占用了高中生很多学习时间。
B.南开中学班级前十名的学生都没有Iphone6 plus。
C.这项调查是苹果中国资助的。
D.耀华中学上次统考前颁布一项政策:只要考试成绩在班里排到前
十名,就奖励一部Iphone6 plus。
E.部分接受采访的尖子生表示:如果没有Iphone6 plus,他们有
可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这里面的D项就是因果倒置。
【误置因果】
随着光纤网络带来的网速大幅度提高,高速下载电影、在线看大片
等都不再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即使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
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最快的信息、最贴心的服务和最佳体
验。有专家指出:光纤网络将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哪项如果
为真,最能质疑该专家的观点?
A.网络上所获得的贴心服务和美妙体验有时是虚幻的。
B.即使没有光纤网络,同样可以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C.随着高速网络的普及,相关上网费用也随之增加。
D.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仅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E.快捷的网络服务可能使人们将大量时间消耗在娱乐上。
误置因果和因果倒置类似,它指出题干认定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其实
并不存在联系,就好像“正月理发”和“死舅舅”一样,只是同时发生而已。
【否定必要假设】
某些种类的海豚利用回声定位来发现猎物:它们发射出滴答的声
音,然后接收水域中远处物体反射的回音。海洋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滴答
声可能有另一个作用:海豚用异常高频的滴答声使猎物的感官超负荷,
从而击晕近距离的猎物。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对上述推测构成质
疑?
A.海豚用回声定位不仅能发现远距离的猎物,而且能发现中距离
的猎物
B.作为一种发现猎物的讯号,海豚发出的滴答声,是它的猎物的
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只有海豚能够感知从而定位
C.海豚发出的高频讯号即使能击晕它们的猎物,这种效果也是很
短暂的
D.蝙蝠发出的声波不仅能使它发现猎物,而且这种声波能对猎物
形成特殊刺激,从而有助于蝙蝠捕获它的猎物
E.海豚想捕获的猎物离自己越近,它发出的滴答声就越高。
我们说你让猎物的感官超负荷的话,最起码你的声音得能让人家感
受到对吧?这就叫必要性假设,都感受不到还怎么可能超负荷啊?这种
必要性假设不需要我们在读题干的时候就找到,你只要看到选项的时候
能认出来就行。就像这个题,读题干的时候想破脑袋你也想不出能这么
削弱,但是一看到B,你是不是立刻知道这力度很强?做到这点就足够
了。
再多说一句E啊,对于E这种选项你要想理解这个选项跟题干是
什么关系的话,会费很长时间和脑力。这种选项不要去管它,不是每个
选项都要看懂的,一看跟题干结论没太大关系,直接毙掉就是了。
【共因削弱】
农场发言人:毗邻我农场的炼铅厂引起的空气污染造成了本农场农
作物的大幅度减产。”
炼铅厂发言人:“责任不在本厂。我们的研究表明,农场减产应该
归咎于有害昆虫和真菌的蔓延。”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有力削弱炼铅厂发言人的结论?
A.炼铅厂的研究并没有测定该厂释放的有害气体的数量。
B.农场近年来的耕作方式没什么变化。
C.炼铅厂的空气污染破坏了周边的生态平衡,使得有害昆虫和真
菌大量滋生。
D.炼铅厂释放的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嗅的。
E.所说的有害昆虫和真菌在周边地区近百年来都偶有发现。
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他因削弱的反削弱。考试的时候有这么一类题,
它先自己削弱自己,然后问你怎么对他自己削弱自己的那个话再进行削
弱。比如本例,你说责任不在你,是另一个原因导致的,那最起码的另
外那个原因必须不是你导致的对吧?减产是害虫导致的,害虫又是你炼
铅厂导致的,那归根结底不还是你吗?这个虽然很强,但是是有适用条
件的啊,它只能用作他因削弱的反削弱。
以上为第一级削弱示例,下面看第二级。
【有因无果、无因有果、另有他因】
这三个放在一起讲的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削弱论点,而且力度上又差
不多,当然另有他因比另外那两个稍微弱一点啊,但是用得最多。所以
说最终选哪个要看论证思路和问题怎么提。
在家电产品“三下乡”活动中,某销售公司的产品受到了农村农民的
广泛欢迎,该公司总经理在介绍经验时表示,只有用了最流行畅销的明
星产品面对农村居民,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
质疑总经理的论述?
A.某品牌电视由于其较强的防潮能力,尽管不是明星产品,仍然
获得了农村居民的青睐。(无因有果)
B.流行畅销的农村产品由于价格过高,没有赢得农村居民的青睐。
(有因无果)
C.畅销流行的明星产品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获得农村居民的青
睐 。(另有他因)
D.有少数娱乐明星为某些流行畅销的产品作虚假广告 。
E.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最适合城市中的白领使用。(另有他因)
我们看上面三种削弱方式在这道题里都体现出来了。总经理说,只
有用明星产品面对居民,才能获得青睐,意思就是别的都不行对吧?所
以从论证思路的角度看,A无因有果是最能削弱的,其他选项不是力度
稍差,而是根本就不行。
这里重点说一下B。B这类选项大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它
违反了同一律。经理说的是最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B提到的是农村产
品,流行畅销的农村产品和流行畅销的明星产品是两个概念啊,这种选
项大家一定记住,不可能是对的。
但并不是所有论点在原因上的都要用“无因有果”来削弱,选择什么
方式要看题干的论证思路。
【例4】美国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试图改变蝙蝠在人们心目中一直
存在的恐怖形象。这个组织认为,蝙蝠之所以让人觉得可怕并遭到捕杀,
仅仅是因为这些羞怯的动物在夜间表现得特别活跃。以下哪项如果为
真,将对上述动物保护组织的观点构成最严重的质疑?
A.蝙蝠之所以能在夜间特别活跃,是由于它们具有在夜间感知各
种射线和声波的特殊能力。
B.蝙蝠是夜间飞行昆虫的主要捕食者。在这样的夜间飞行昆虫中,
有很多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C.蝙蝠在中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同样被认为是一种恐怖的飞禽 。
D.美国人熟知的浣熊和中国人熟知的食蚊雀,都是些在夜间特别
活跃的羞怯动物,但在大众的印象中一般并没有恐怖的印象。
E.许多视觉艺术品,特别是动画片丑化了蝙蝠的形象。
这题就选D有因无果了。浣熊和食蚊雀都是在夜间活跃的,但是
并不恐怖,那说明蝙蝠让人感觉恐怖一定有其它原因。所以那个组织说
“仅仅因为他们在夜间活跃”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反例削弱】
在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火鸡发现:主人每天上午9:30都准时给
它喂食。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作出结论。它
继续搜集有关主人给它喂食的观察事实:雨天和晴天,休息日和工作日,
奇数月和偶数月,夏天和冬天……它每天都在自己的记录表中加进新的
观察陈述。最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了下述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30
都给我喂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火鸡的归纳推理不成立?
A.主人每天给火鸡喂食不止一次。
B.主人家里养了很多动物,很难保证每天喂食时间相同。
C.主人从来不看表。
D.每天定时喂食不利于家禽成长,特别是对火鸡来说。
E.12月24日上午九点,主人把火鸡杀了。
这个反例削弱在所有的削弱方式里面是最个性的。它占两个极端,
要么是最强的,要么是根本削弱不了。到底是哪种情况,取决于题干有
没有把话说绝了。比如题干要是说“所有都怎么怎么样”、“只有怎么样
才能怎么样”、“如果这样,就必然怎么怎么样”只要有这些话,大家放
心去找反例就是了,很明显,一棍子打死。但这是有前提的啊,题干的
结论必须把话给说绝了,没有这个前提的话,反例削弱根本就不管用。
比如题干要是说“感冒药对流鼻涕有治疗作用”,隔壁王大锤告诉你:我
上次流鼻涕吃感冒药就没治好,这能削弱吗?基本上一点也削弱不了
啊。
【措施不可行】
3D立体技术代表了当前电影技术的尖端水平,由于使电影实现了
高度可信的空间感,他可能成为未来电影的主流,3D立体电影中的荧
幕角色虽然由计算机生成,但是那些包括动作和表情的电脑角色的“表
演”,都以真实演员的“表演”为基础,就像数码时代的化妆技术一样。
这也引起了某些演员的担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未来计算机生成
的图像和动画会替代真人表演。?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减弱上述演
员的担心?
A.有电影的导演只能和真人交流,而不是和电脑交流。
B.任何电影的拍摄都取决于制片人的选择,演员可以跟上时代的
发展。
C.3D立体电影目前的高票房只是人们一时图新鲜的结果,未来
尚不可知。
D.掌握3D立体技术的动画专业人员不喜欢去电影院看3D电影。
E.电影故事只能用演员的心灵、情感来表现,其表现形式与导演
的喜欢无关。
我大部分论证是找原因或者推结果的,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不是这
样。他是提建议的,他指出一种不太好的状况,然后给出一种解决方案,
这种论证我们叫它措施论证。对措施论证来讲,当然最有利的削弱是有
因无果,实行了你这种措施,但是却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但是如果没
有这个选项怎么办啊?选择措施不可行也可以,就像这题的E选项,直
接说明电脑是代替不了人的,力度也很强。但是这也是有条件的:题干
的论证思路必须是“只要采取措施就可以导致结果”,而非“只有采取此
措施才能达到结果”。具体感觉请各位自己体会。
【样本不合理】
S市由于经济发展不景气,失业率连年上升,市民多有不满。老张
对此不以为然,说:“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失业的,所以本市
的失业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说明老张的
说法不正确?
A.老张所住的小区是去年新开发的。
B.老张是传说中的“五毛党”。
C.由于流动人口的存在,失业率很难准确计算。
D.老张所认识的人绝大部分是单位同事。
E.老张所认识的人里面有一部分是小孩。
归纳论证就是从一个局部的样本得出普遍性的结论。那这种论证方
式最重要的是样本的代表性要好。所以我们要想找归纳论证的麻烦,最
好就从样本的代表性入手,比如本题的D选项。当然指出样本不合理
不止这一种方法,其他的还需要大家通过练习去总结。
【不具可比性】
某中学发现有学生课余用扑克玩带有DB性质的游戏,因此规定学
生不得带扑克进入学校,不过即使是硬币,也可以用与于DB,但禁止
学生带硬币进入学校是不可思议的,因此,禁止学生带扑克进学校是荒
谬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禁止带扑克进学校不能阻止学生在校外DB。
B.硬币用于DB远不如扑克方便。
C.很难查明学生是否带扑克进学校。
D.DB不但败坏校风,而且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E.有的学生玩扑克不涉及DB。
类比论证是以一个现象或者一个事物做论据,用来说明另一个现象
或者另一个事物也应该是这样。那么问题来了,其实是结论就来了:削
弱类比论证的话,我们就指出论点和论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不就行了
吗?比如这题的B选项。
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类比可以是正面的比较,也可以是负面
的比较。例如:
风险投资公司去年一年的融资总额突破20亿元,而截至今年8月
份,融资总额只有不到8亿元。经济学家称,这一现象说明风险投资行
业的快速发展期已经结束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经济学家
的结论造成质疑?
A.融资总额不是风险投资公司实力的主要标志。
B.该经济学家对风险投资行业一直抱有成见。
C.风险投资行业的募资总额有60%以上来自最后三个月。
D.风险投资的募资规模不是匀速增长的。
E.今年很多从未涉足风险投资的企业家进入了这一行业。
这个就是从负面去比较,严格来讲刚才那个叫类比论证,这个叫对
比论证。但是实际上一个意思,不区分也可以,道理是一样的。这题的
正确选项是C,实际上就是说,今年前八个月的数和去年全年的数不能
比。
【比例相等】
对某高校本科生的某项调查统计发现:在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免试攻
读硕士研究生的本科专业学生中,女生占有70%,由此可见,该校本
科生专业的女生比男生优秀。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
述结论?
A.在该校本科生专业学生中,女生占30%以上
B.在该校本科生专业学生中,女生占30%以下
C.在该校本科生专业学生中,男生占30%以下
D.在该校本科生专业学生中,女生占70%以下
E.在该校本科生专业学生中,男生占70%以上
最后一个比例论证。比例论证是这样的:他通过具有某个性质A的
人中有很大比例还具有性质B,然后就说A和B之间是有关系的。比如
这道题,这是典型的比例论证。在保研的本科生70%是女生,哇,那
肯定女生比男生优秀呗?先不要这么快下结论对吧,还要看女生在所有
学生里面的比例对吧?这个比例以什么为界啊?70%为界对吧?如果
本科生本身就有70%是女生,那保研的有70%是女生就很正常对
吧?这种情况正好说明女生和男生成绩相当。如果女生在本科生总数里
面超过了70%,那说明什么啊?说明女生还不如男生对吧?
如果大家觉得这样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其实看题干的时
候我们心里面就有个假设是什么啊?男女生人数是各占一半的,你们可
能没意识到,但是一定不自觉地就这么假设了。不信我问你,如果题干
改成保研的本科生里面,女生占一半,你还认为女生比男生优秀吗?你
肯定不认为对吧。所以针对题干这个70%,那女生占所有本科生的
70%就是一个杠。女生比例高于这个杠,说明保研比例是低于应有比
例的,女生不如男生;如果女生在所有毕业生的比例低于70&,说明
保研比例高,女生就比男生优秀。如果正好是70%,是加强还是削弱
啊?也是削弱对吧?你题干说女生优秀嘛。所以这题选C
有力的削弱例子都摆在上面了,最后需要说一下的就是另有他因。
他因削弱如果想要力度强的话,必须要与其他削弱方式结合起来,也就
是说,要起到“有因无果、无因有果、措施不可行”这一类的作用。如果
起不到这些作用,光是一个他因的话,基本上就没力度啊。
【例5】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甲国居民的离婚率明显上升。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甲国的平均婚姻存续时间为8年。张先生为此感慨,
现在像钻石婚、金婚、自头偕老这样的美丽故事已经很难得,人们淳朴
的爱情婚姻观一去不复返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表明张先生
的理解不确切?
A.现在有不少闪婚族,他们经常在很短的时间里结婚又离婚。
B.婚姻存续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婚姻的质量高。
C.过去的婚姻主要由父母包办,现在主要是自由恋爱。
D.尽管婚姻存续时间短,但年轻人谈恋爱的时间比以前增加很多。
E.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美丽感人的故事更多体现在恋爱中。
这题里面的BCDE都是他因,但是没有起到其他作用,所以这种
他因的力度非常之弱。万般无奈,只能选择削弱论据的A了。
三、削弱终极大法
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是为最后这一段话所准备的。做加强削弱题的
时候,完整的步骤如下:
确定论点论据→梳理论证思路→削弱
方法对位→级别最高的入选
。看题
【例6】
研究人员报告说,一项超过1万名70以上老人参与的调查显示,
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或少于5小时的人,他们的平均认知水平低
于每天睡眠时间为7小时左右的人。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要改善老年人
的认知能力,必须使用相关工具检测他们的睡眠时间,并对睡眠进行干
预,使其保持适当的睡眠时间。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研究
人员的观点?
A.尚没有专业的医疗器具可以检测人的睡眠时间。(不具可行性)
B.每天睡眠时间为7小时左右的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无关)
C.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或少于5小时的都是80岁以上的老
人。(他因)
D.70岁以上的老人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不具可行性)
E.7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一半以上失去了配偶。(他因)
首先,论点是“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必须使用相关工具检测他
们的睡眠时间,并对睡眠进行干预,使其保持适当的睡眠时间”,前面
的是论据。然后我们能看到,论证思路是“如果则可”模式,题干说改善
必须要监测和干预,有没有说监测和干预一定能带来改善?没有啊,所
以我们用监测和干预也不一定管用是不能削弱的,一定要怎么削弱?不
监测、不干预也能改善。好了看选项
A措施不可行并不能削弱,原因前面讲过了。A项为真的话,只能
说明老年人没救了,不能说研究人员的结论不成立。
B是说只有70岁以上的才每天睡7小时,其他年龄段的都不是这
个时长对吧。跟研究结论有关系吗?没关系啊。
C坏了,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或者小于5小时都是80岁以上
的,也就是说,认知能力不好的那部分人,比认知能力好的大了有10
岁。就是说认知能力差异不是睡眠造成的,是年龄造成的。你改善老年
人认知能力干预睡眠没用,你得延缓衰老对吧?这是不是就削弱了?但
是原则不容打破啊,还得看看一眼D和E。简单扫一眼就行了,没啥关
系对吧?所以这题选C
【例7】
不仅人上了年纪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就连蜘蛛也有类似的情况。年
轻蜘蛛结的网整齐均匀,角度完美;年老蜘蛛结的网可能出现缺口,形
状怪异。蜘蛛越老,结的网就越没有章法。科学家由此认为,随着时间
的流逝,这种动物的大脑也会像人脑一样退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科学家的上述论证?
A. 优美的蛛网更容易受到异性蜘蛛的青睐。(无关)
B.年老蜘蛛的大脑较之年轻蜘蛛,其脑容量明显偏小。(他因加
强)
C. 运动器官的老化会导致年老蜘蛛结网能力下降。(他因削弱)
D.蜘蛛结网只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并不受大脑控制。(误置因果)
E. 形状怪异的蛛网较之整齐均匀的蛛网,其功能没有大的差别。
(无关)
题干论点:随着时间的流逝,蜘蛛的大脑也会像人脑一样退化。前
面是论据。然后通读各个选项,起到的作用如括号所示。由于只有误置
因果属于第一级,本题选D
加强实际上和削弱的思路是一样的,方向反过来就是了,这里就不
细述了。
更多推荐
削弱,论证,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