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5日发(作者:)

乡镇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极其繁杂而

又十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面对经过税费改革之后,曾经将“催粮要款”作为“主业”的乡镇,

面对着抛弃传统工作方式,面对着农民奔小康需求日渐提高的现实,我们必须从保证农村社

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加强乡镇行政的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

依法行政。

一、加强乡镇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乡镇行政机构职能的转变,总的来说,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1、加强乡镇职能转

变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必然趋势。乡镇人民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国政权体系的重要内容。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乡镇人民政权,是人民当家

作主管理本行政区域事务的体现,同时,乡镇人民政权又担负着多方面的职能,其中最主要

的是执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等事业和财政、民政、治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也担负着发展基层社会

主义民主,保障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体系的基础,

是我国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延伸,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担负着重任,它关

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关系到九亿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主

政治权利与自由的保障,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切实转变乡镇职能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农村各项工作的延续和发展,只有加强农村基层政权

建设,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才能从理论上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提供解

决的对策。

2、加强乡镇职能转变,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废除了人民公

社,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这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对

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再加上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山东的白菜运往浙江,再也不用绳子挂

起来。福建的芦荟也经常来到北方人的餐桌上,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

迅速发展,广大城乡农民得到了明显实惠,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的深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村

基层工作者眼花缭乱。农副产品的商品化和传统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了,这本来是极大的好事,但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却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给我们提出了新形

势下我们干什么,怎么干的严峻问题。

3、现阶段农村税费改革,使乡镇职能转变成为新形势下乡镇的必由之路。随着农村税费

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乡镇工作向何处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双重作用如何体现出来,是一个严峻的难题。当

然,我们没有理由把乡镇功能变化全部归之于农村税费改革,但不可否认它的确是影响乡镇

职能发挥的重要原因。过去,乡镇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催粮要款”、“刮宫

引产”这些任务上。在当时的形势下,因为“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是压在乡镇肩上的

一大重担。现在“三保”要继续,但乡镇工作有没有事,有多少事要干,农民群众对乡镇工

作欢迎不欢迎,干群关系能否得到进一步改善,归根结底,都在于乡镇是否能够真正实行职

能转变。

二、目前乡镇职能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产水平低下,特别是我们后高山区,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是原始农具,

牛耕、人拉、人背、人耕司空见惯,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也基本上是“大跃进”和“农业学

大寨”期间兴建起来的,设施陈旧,年久失修,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

业布局、结构不合理规模上不去,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想尽快改变,离不开乡镇

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是,现阶段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又面临着传统观念的制约和职能的弱化,

以及乡镇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具体问题。

1、乡镇职权职能的弱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自下而上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

点和先决条件。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现阶段的乡镇却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取得了明

显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的商品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

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

技术滞后,信息闭塞。这些问题乡镇政府都难以解决。如农民种植什么样的良种适宜该地区

生长,乡镇得依托县种子公司;用什么肥料、多少农膜得靠供销社;农作物发生病虫害,得

请农业局,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农作物病虫害后,农业局还要调查、研究,最后才能开出

方子,到这时,很多农作物都已经遭受了损失。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乡镇政府来解决,而实

际上这恰好是乡镇政府的薄弱环节。养殖业、中药材等发展中,这种职能上的薄弱环节表现

得尤为突出。假种子、假农药,打击有专门职能部门,乡镇政府是看得见却管不着。

在社会事务上,更存在着职能弱化问题。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应依法将本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都统管起来,这是法律赋予乡镇的重要职责,是我国政权体系实

现统一领导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但是,

随着部分行业财政上划和管理职能的脱钩,乡镇职能落空。特别是现阶段的农村、户籍管理

靠公安,婚姻登记也上划了,这给乡镇政府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集

镇建设上,要推进集镇建设,但集镇规划靠城建局,土地审批靠土管部门,同时还涉及公路、

水保等单位,乡镇制定的措施稍有不慎便会落空。同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群众

意见大,认为政府监督不力。

2、没有适应新情况的工作模式。农村税费取消了,许多乡镇干部认为肩上的担子轻了,

究竟该怎样工作却浑然摸不着头脑。他们无法从传统的乡镇工作中解放出来,没有了“催粮

要款”,少有了“刮宫引产”,只有听领导安排,推一下,动一下,有的甚至动都不会动。当

前,在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尤其是逐步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

产税后,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走?工作怎么干?工作上迷茫,甚至因此消极懈怠。一些乡

镇干部“官本位”的观念还非常浓,不愿意放下架子直接面对农民,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有的干部认为,现在特产税取消了,乡镇政府的权力层层上划,而职

责层层下压,应对部门层层加码的工作任务已是很不容易的了,直接面对群众服务就显得力

不从心,不懂得如何去服务,整天只忙于转转、看看。许多干部包村,包的是村干部,只为

村干部当好通讯员就算了事,搞产业宣传老一套,抓不出典型跟不上服务。

3、乡镇干部素质普遍低下。乡镇干部中退伍军人多,选举式干部多,顶招干部多。这“三

多”干部占到乡镇干部总数的6xxxx以上,许多干部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具备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水平。同时,乡镇干部文化水平参差

不齐,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部分干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只知道取消农村特产税,

落实计划生育只讲一胎化,对政策的精髓,说不明道不白。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以“催粮

要款”、“刮宫引产”为主的乡镇工作中,乡镇干部脱离专业工作,即使专业干部也不懂专业

特长,很多农校毕业生不会指导农民修剪桑园,家住农村的干部不懂制茶,种烟技术。许多

乡镇干部工作依靠村干部,能力上比村干部还低。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1、不断强化乡镇政权体制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实现乡镇政权建设适应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乡镇就由“抓事务,抓税收”向“抓产业、抓服务”上转移,机

构设置也应向这个重心靠拢,整合人力资源,在精简事务性机构的同时,组建以产业服务为

重心的服务机构,强化政府在促进农民增收上的职能。当前,我县走出了一条“领导干部能

上能下,一般干部谋职锻炼”的用人机制,这既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

干部作为的良好平台,乡镇职能转变要以此为契机,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确定等问

题上要立足实际,合理设置机构,不墨守成规。同时,要为广大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

加强对干部的继续教育,使乡镇干部更多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2、转变工作机制,改变行为方式。乡镇工作的一贯做法是“领导包片、干部驻村”。村民

自治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农民已经不欢迎乡镇插手村级一般事务,因此,破除包揽

一切的思想,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把力量集中到各个产业发展的服务机构中去显得十分重要,

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现阶段,一是要抓信息。

农民得到的信息常常滞后,种什么、养什么,大多来源于干部动员,或是跟着别人干,总比

市场的真实信息慢半晌,造成了种什么,多什么,卖不出去什么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

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乡镇政府和广大干部应当重视利用自

己掌握的知识和科技手段去收集信息,及时发布、传达给农民,减少农民种什么、养什么,

到哪里输出劳务的盲目性。二是要做好市场分析,解决“卖难”的问题。要多方考察,了解

市场行情,加强与外地客商的联系,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中介组织

解决农民产品销售问题。三是要做好科技推广工作。科技是产业的支撑,不注重科技,产业

就体现不出质量和效益,现在乡镇富余人员较多,可以尝试将部分分流人员派到大专院校或

其它示范基地去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有偿服务和发展集体产业的办法,既可以分流富余人员,

减轻财政压力,又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带动农村发展。做好了这几方面的工作,农民就能

见到实惠,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也显现了出来。

3、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乡镇职能转变,并非放弃管理职能,而是要寓管理于

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协调,靠服务来管理。一是要努力实现乡镇职能重心的转变,即由过去

对乡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业生产的全方位领导与管理转变为对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

与服务。二是健全政府机关,特别是“七站八所”等条块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能严

格依法办事,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调动广大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

充分发扬基层民主,保证广大农民能够参与村民自治性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使广大农民群

众能真正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这就要求努力完善基层组织的规章制度,使

人民的管理权、监督权能有法可依,以保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切实履行

农村经济工作的管理责任,运用政治的、法律的手段解决好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群

众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和拥护。


更多推荐

乡镇,农村,职能,农民,发展,工作,乡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