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屡经变迁,彰显了世界大国的兴衰,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将中国历史置
于世界历史长河之中,更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
1.兴起的标志:4世纪中期,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意大利独立城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
2.兴起的原因:(1)佛罗伦萨、威尼斯成为自治城市,为此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2)佛罗伦萨、威尼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
3.衰落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到大西洋沿岸。
(2)16世纪末,尼德兰、英格兰等国家对地中海和东方贸易的渗透等。
4.兴起的影响: 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经济基础。
5.当时的中国
(1)随着农耕经济发展,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同时,明朝推行“海禁”政策,阻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随后又有一些传教士来华,为中
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3)明朝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4)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也传到了中国,明代引进的这些农作物新品种,不断
推广种植,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二、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17世纪至18世纪后期)
1.兴起的标志:在17世纪,阿姆斯特丹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历史上
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业务而发行纸币的银行,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2.兴起的原因:
(1)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商传统。
(3)技术创新:荷兰商人抓住机遇发展造船业,并迅速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中,成为“海上马车夫”。
(4)抓住欧洲商业革命的机遇。
(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6)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
(7)金融制度创新: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发行股票等。
3.衰落的原因:
(1)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2)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4.兴起的影响: 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霸主,有
“海上马车夫”之称。
5.当时的中国:(1)清朝前期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已初露近代曙光,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传统文化
承古萌新,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思想活跃。
(2)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18世纪后期至1944年)
1.兴起的标志:19世纪实行金本位制。通过规定英镑与黄金的比价,英镑和黄金成为国际货币。作为
国际支付机构的中心支点,伦敦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兴起的原因:
(1)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
生产中居垄断地位。(2)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3)英镑地位大为提高,与黄
金一起成为国际货币,伦敦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和支付中心。
3.衰落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超越英法。
4.衰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歇尔计划等的实施,美元取代了英镑,确定了其中心地位。从此,国际金融中心
开始从欧洲向美洲转移,英国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
5.当时的中国
(1)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
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
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
(3)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四、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1944—1971年)
1.兴起的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2.兴起的原因
(1)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2)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大增,在世界范围内,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取得了操纵国际金融的霸权地
位。
(5)美国依靠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市场。而西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重创,经济普遍衰落,依
赖于美国的援助和扶植。
3.衰落的原因:(1)1971年“经济危机”爆发。(2)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的经济实力。
4.衰落的影响
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但受到日、欧的挑战,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
5.当时的中国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
治。
(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全面展
开,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五、向亚太地区转移并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
1.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日本经过2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二
位,日本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意将东京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取代纽约的地位。
(1)兴起的原因
①二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耗费了大量社会财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
成。
③美苏争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的经济实力。
(2)衰落的原因
①由于日本经济政策定位的不恰当,导致了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投机之风盛行。
②美国的打压。
(3)兴起的影响
①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
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脱颖而出,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
方向发展。
2.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和平崛起,人民币日益国
际化和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着向上海漂移的态势。
(1)兴起的原因
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和平崛起。
(2)兴起的影响:世界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封闭孤立
的状态下发展。
3.当今的中国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成就。
(2)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筹建亚投
行,倡导“一带一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世界金融中心兴衰变迁带给我们的启示
1.金融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金融创新对各个时期的经济变革影响重大。
2.导致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历程反映着各国经济、政治、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兴衰变迁,其实质是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历程。
3.历史证明,世界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对世界金融乃至经济、政治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更多推荐
世界,中国,经济,成为,金融中心,美国,资本主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