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深圳和迪拜首次进入前十,中国的表现最
出色
说起世界上知名的金融中心,很多人都数的出几个来,纽约、伦
敦、香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除此之外,很多金融中心也十分了得,
甚至有追赶“纽伦港”的趋势。
最近英国智库更新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相对来说前10
的变化不大!。
1、纽约(金融指数:790)
即使有伦敦和香港这样的劲敌,纽约从未跌出过榜首的位置,这
就充分证明了纽约在金融界的地位。
2、伦敦(金融指数:773)
伦敦不仅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最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之一,
在英国最辉煌的时候,伦敦可能还要比纽约更出色。
3、香港(金融指数:772)
1997年之前的150多年里,香港是在英国的治下发展的,这大大
促进了香港的国际化程度,也成就了它独一无二的金融地位,香港与
伦敦的差距十分微小。
4、新加坡(金融指数:762)
新加坡的崛起离不开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是能够发展成为
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就证明了它强大的实力。
5、上海(金融指数:761)
作为中国内陆最大的金融城市,上海最厉害的就是经济,它在第5
的位置上时间也不短了,现在它与新加坡的指数只有1个点的差距了。
6、东京(金融指数:757)
东京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它现在的影响力远远不能和过去相比了,
在亚洲的金融地位只能排到第4位。
7、北京(金融指数:748)
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力,北京
在上次排名中名列第9,这次上升了2位。
8、迪拜(金融指数:740)
迪拜,举世闻名的土豪之都,它之所以厉害,不仅仅是因为奢华
的建筑和生活,还有它在中东的经济地位,这也是迪拜首次排进金融
中心前10榜。
9、深圳(金融指数:739)
对于深圳,再多的赞美之词都无法形容它的神奇,深圳的成长速
度已将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此次的排名它直接上升5位,也是首次进
入前十。
10、悉尼(金融指数738)
整个大洋洲都离不开澳大利亚的影响,悉尼在大洋洲的经济地位
无可撼动事实上它是整个南半球唯一进入金融10强的唯一一座城市,
甚至也是南半球首座进入10强的城市。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中国城市上榜三席,他们分别是…
山川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各类城市“中心”头衔之中,金融中心无疑也是含金量最高的
一个类别。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往往是政策汇聚、
资金汇聚、产业汇聚、人才汇聚、知识汇聚等多种指标的合力作用。
一切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也要回归到对钱的运作上。尤其是城
市经济的命脉产业结构和商业运作,背后都需要有庞大的金融资本力
量进行资源调配与扶持。
那么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后的今天,对标世界上那些知名的金融中
心城市,中国城市的金融实力究竟如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
近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以
下简称综研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
融中心指数(GFCI 25)。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
展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分和排名。
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研究了112个金融中心,包括102个位列
正式榜单的中心和10个候补中心,正式榜单中三个新晋中心为斯图加
特、科威特和内罗毕。本期指数共采纳133个特征指标,定量数据由
第三方机构提供,其中包括世界银行、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和联合国等,同时结合了来自全球各地共2373位受访者填写的
在线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
新加坡、上海、东京、多伦多、苏黎世、北京、法兰克福。
本期指数中,中国内陆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天津、
成都、杭州、大连9个城市进入榜单。其中,上海保持了全球第五,
与上期持平;虽然北京、深圳、天津、成都、大连的评分有不同幅度
的上升,本期排名较上期略有下降。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的外国城市
在这份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榜单中,前十名中外国城市共有七个。
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这七座城市进行简要的介绍,以帮助我们更
好理解一件事:未来中国的金融中心城市从国内走向世界,具备全球
性的影响力,十分需要向这些世界先进的金融中心城市进行学习。
前十名中的国外城市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纽约、伦敦、新加坡、
东京、多伦多、苏黎世、法兰克福。我们接下来一一来讲过。
1 纽约(美国)
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
港口,世界第一大城市。截至2017年,纽约市总面积达1214.4平方
公里,人口约851万人,而纽约大都市圈则有2000万人左右。2017
年,纽约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9007亿美元(约5.85万亿人民币,同
期中国最高城市上海为3.06万亿)。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6家总部企业位于纽约。 纽约证券交易
所是世界第二大证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全球市值为15万亿美
元(接近百万亿人民币,上交所总市值接近30万亿),直到1996年
它的交易量被纳斯达克超过。
2 伦敦(英国)
截至2016年,大伦敦都会区面积为1577平方千米,人口约890
万人。2016年,伦敦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5535亿美元(约3.65万亿
人民币,同期中国最高城市上海为2.82万亿)。
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
伦敦是和纽约齐名的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3 新加坡
新加坡本身比较特殊,城即是国,国即是城。
截至2017年,新加坡总面积为719.1平方公里,人口为561.23
万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为3239.07亿美元(约合2.1万亿人民币)。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
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
4 东京(日本)
2017年,东京都区部人口数达946万,首都圈的人口数则达
3700万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都会区,亦为亚洲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
东京是传统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
东京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
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
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
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
和精密仪器等。
东京在2016年GDP即达到9472.7亿美元,超越纽约(9006.8
亿)成为全球第一。2017年,东京GDP进一步上升为9750亿美元
(约合6.34万亿人民币)。
5 多伦多(加拿大)
位于加拿大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东南邻纽约,东北
邻渥太华,面积为7125平方千米。2016年,多伦多市人口已达到
592.8万,道地区生产总值4869亿美元(约合3.21万亿人民币)。
多伦多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在金融、商业服务、电信、
宇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制作、出版、软件、医药
研究、教育、旅游和体育等产业具有领先地位。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
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6 苏黎世(瑞士)
位于瑞士中北部,是瑞士最大的城市、苏黎世州的首府,全国政
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欧洲最富有的城市。
苏黎世是瑞士银行业的代表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
一。由于这里集中了全球120多家银行的总部,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
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及许多
欧洲私人银行的总部均设于苏黎世。
瑞士银行业高效严格的保密能力,使得苏黎世成为世界上主要的
离岸银行业务中心,金融方面的帐户流转约占据整个苏黎世市四分之
一的经济活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总部即设于苏黎世。
7 法兰克福(德国)
德国第五大城市及黑森州最大城市,德国乃至欧洲重要工商业、
金融和交通中心,位于德国西部的黑森州境内,处在莱茵河中部支流
美因河的下游。
法兰克福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法兰克福国际机
场(FRA)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场和航空运输枢纽之一,也是仅次
于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和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欧洲第三大机场。
法兰克福是德国乃至欧洲重要的工商业、金融服务业和交通中心,
全城拥有超过324家银行,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欧洲规模最
大的国际性车展。
然后,我们来回顾和总结一下能够入围世界金融中心十强榜单的
上述城市,有什么共同特点。
1.背靠经济强国:本文一开篇即讲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
么能够成为国际型金融中心城市,往往都需要背后有足够的国家经济
实力做支撑。上榜的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瑞士、新加
坡虽然在面积与人口总量方面差别明显,但是均为世界公认的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
2.国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本就相辅相成,金融业原
依托实业而生存,没有强大的产业与企业做支撑,金融中心自然也就
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排名最靠前的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
无一不是经济体量惊人的巨无霸城市。
3.开放性全球性:拥有开放的,面前全球投资者的证券交易所,
是世界金融中心必备条件。以上世界型金融中新城市对应的证券交易
所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多伦多证
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瑞士证券交易所,全部位列全球二
十大证券交易所阵营。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的中国城市
上面我们说过了国际上的金融中心城市,我们再来看看上榜全球
十强金融中心的国内三座城市:香港、上海、北京。由于本文主题是
金融,所以我们也介绍的也主要针对于金融。
1 香港
香港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
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
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
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
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
2017年,按市价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达26610亿港元,剔除价
格因素影响,同比实际增长3.8%;按市价计算的人均本地居民总收入
为36万港元,属于高收入经济体。
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地位稳固,不仅是在本文提到的第25期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仅次于纽约、伦敦,位于全球第三位。在2017年
9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同样位居世界第三名。2012年
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2年金融发展报告》,香港连续两年
高居榜首。截至2018年,香港连续24年获得评级为全球最自由经济
体,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第一。
香港是全球主要银行中心之一,截至2017年底,香港金融管理局
认可的银行业机构共191家,其中,持牌银行、有限制持牌银行和接
受存款公司分别有155家、19家和17家。
截至2017年底,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
达2118家,股票总市值达34万亿港元,排名全球第六和亚洲第三。
2018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为2865亿港元,共218新上市公司,
排名全球第一。
截至2014年,香港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达23万,占就业人口
6.1%,对香港生产总值直接贡献16%。此外,金融业间接创造了10
万个职位,也间接对本地GDP贡献6%。
2 上海
相比上述我们提到的多座城市,大陆地区的上海与北京,大家属
性程度显然就要高上很多。所以关于面积、人口、GDP等基础数据我
们就不再累述。
上海“金融中心城市”的定位全国人民众所周知。2018全年,上
海共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81.63亿元,比上年增长5.7%。至2018年
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112.33亿元,比年
初增加8654.40亿元;贷款余额73272.35亿元,比年初增加5736.67
亿元。
作为货真价实的金融中心,上海几乎囊括了全中国所有的金融市
场要素: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上海钻石
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外
汇交易中心、中国资金拆借市场、国家黄金储备运营中心、国家外汇
储备运营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
银行上海总部(央行征信系统中心、支票节流数据处理中心)、中国
四大银行(农行、中行、工行、建行)上海总部、各大外资银行大中
华总部、中国反洗钱资金监控中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国
保险交易所。
3 北京
作为首都,由于北京的各类“中心城市”头衔过多,很多朋友对
于北京金融中心的定位就会有所忽略。但是,在聚集钱方面,北京从
来不手软。
2017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44086
亿元(超过上海,全国第一),比年初增加5651.2亿元。全市金融机
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69556.2亿元,比年初增加5816.8亿
元。
北京金融街,是中国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
支付结算中心、金融信息中心:集中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
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几乎所有
有关中国金融的重大决策都在这里酝酿、讨论和最终形成。
此时我们回顾头来,把国内的金融中心城市,尤其是大陆的上海
与北京二市对标上文中的世界型金融中心城市。在背靠国家综合经济
实力与国内经济中心定位两项权重上,两城都已是实至名归。
但是如果未来还想要排名进一步上升,对标甚至超越老牌世界金
融中心城市纽约和伦敦,京沪二城由于制度因素原因,在全球化程度
上还有非常漫长的路径要走。
这其中,首先是货币的因素。相比许多国际型证券交易所均采用
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人民币距离成为世界货币,进而被全世界投资者
所接受,绝非五年十年间能够速成。
另外,相比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成熟金融市场体制,中国目前的金
融市场一方面是发展阶段太过初级,相关规则滞后;另一方面是监管
力度不足,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
再有,就是作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国人,对于金融,
对于投资的素养还有待提升,投机意识强烈,理性观念不足。这一点,
从近一个月来中国股票市场完全不符合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大幅上下波
动就可以一见端倪。
如果未来中国城市想要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谁来担任这一重要职
责的监管者。依照现有的监管制度与人才水平,还并不能与之相匹配。
前十名外的中国上榜城市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三市,同时上榜
了世界金融中心城市十强名单。
那么在本文一开始我也曾提到,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事实上共
计研究了112个金融中心,包括102个位列正式榜单的中心和10个
候补中心。
除了上文中我们重点介绍的香港、上海、北京三市外,中国还有
七座城市也上榜了这份名单,分别是:深圳、广州、青岛、天津、成
都、杭州、大连。
这些城市的具有什么特点呢?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区域
分布是非常均匀的。除了上文中我们已经介绍过的正在全面向世界金
融中心城市发起冲击的京沪二城,其余的这四城可以看做是国内或区
域金融中心城市。
深圳、广州是华南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其
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特区城市,还是国内唯二拥有证券交易所的城市,
所以在这份榜单中的排名,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非常容易理解。
青岛、天津,事实上是华北地区和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
城市。虽然二城的金融行业在活力上远不能和广深二城相比,但是得
益于政策优势、行政级别优势、区位优势和人口优势,依旧能够在未
来较长时间内在北方的金融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
大连是整个东北三省的金融中心城市,这点事实上通过昨天我们
的推文中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得到。而成都则是西南和西部金融中心城
市,不过由于该区域面积广阔,事实上还有其他城市共同承载这一责
任。
杭州则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国内金融中心城市,按常理距离既
有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如此之近,杭州本身其实更应该对应的是省内金
融中心的一个身份。但是之所以能够在金融行业中崭露头角,其一是
浙江活跃的民营企业实力,使得浙江的民间金融活动长期保持活跃状
态;其二则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杭州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
展有目共睹。
如果我们对标美国,就会发现即使是综合国力强如美国,其金融
中心城市也基本不超过五个(纽约、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华盛
顿)。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定位“金融中心”的城市过多,事
实上并不是一件多么良性的事情。
类似的情况,事实上还不止金融中心这一件事儿。中国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的数百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城市定位上的趋同化和跟
风化效应十分明显。甚至于两个相距不过百里的城市,可能在城市定
位上都近乎完全一直。这样结果,除了重复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对
于城市经济良性发展必然是毫无裨益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路
径,才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多推荐
城市,金融,金融中心,中心,中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