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程标准: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基础解读:
一、秦的暴政
1、史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
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史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
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
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
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结论: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
2、史料三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
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
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结论:严苛的刑法(连坐、族诛、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
3、思想上:焚书坑儒
1)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禁止人民对朝廷的非议,从思想文化领域加强秦朝的专制统治
2)烧掉了哪些书?
民间收藏的《诗》、《书》,六国的史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
3)焚书坑儒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1
摧残了文化,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等等
4)焚书坑儒给我们什么启示?
珍惜书本,珍惜读书的机会,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等等
秦的暴政的见证(一)
相传阿房宫规模空前,气势宏伟,景色蔚为壮观,传说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
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
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可经想像,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
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经后世史学家考证这个阿房宫到秦始皇
死还没建成)
在他刚坐上皇帝不久,就给着手给自己兴建豪华的陵墓:秦始皇的陵墓建在
咸阳附近的骊山脚下,墓高50丈,周围5里,尽管经过2000多年风雨浸蚀,今
天仍然可以看到骊山陵遗址高高隆起,犹如一座小山,骊山陵现在还没有打开过。
据文字记载说,其内部装饰华丽,墓里面顶上用珍珠做成日月星辰。下面,用水
银做成江河湖海。里面还珍藏着多种奇器珍宝。为防止后人盗墓,命令工匠装了
不少机弩。如果有人进入陵墓触动机关,便能自动把来人射杀。骊山陵是一座宏
伟而又堂皇的地下宫殿。宫殿旁还有宏大而震撼的兵马俑。
秦的暴政见证(二)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2、领导人:陈胜、吴广
2
3、路线: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立张楚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
扑→吴广被害→陈胜牺牲
陈胜吴广起义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建立政权:“张楚”政权
6、相关成语: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7、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结果:被秦二世镇压;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所杀。
三、巨鹿之战
1、时间:前207年
2、交战双方:项羽——秦军
3、特点:以少胜多
4、结果:秦军战败;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仅存15年的秦朝灭亡。
秦末农民大起义形势图
5、相关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釜底抽薪、作壁上观
四、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即从公元
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史称“楚汉之争”。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刎,刘邦
最终获胜。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
3
楚汉之争交战双方
楚汉之争形势图
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原因: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课堂小结
知识延伸
1、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为什么?秦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会的,因为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
2、“指鹿为马”、“揭竿而起”、“约法三章”、“四面楚歌”、“破釜沉舟”,
还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与哪些历史事实有关?这
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指鹿为马:赵高篡权 说明秦二世时,秦朝统治的危机和衰败,丞
相赵高为了要篡夺最高统治权,不惜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由于实行暴政,让广大的百姓生
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最终激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发生,从而加速了秦王
朝灭亡的步伐。说明统治者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约法三章:刘邦进关中争取民心
4
刘邦在进入关中之后为了取得民心,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并得到了当地
百姓的拥护,这也成为刘邦最后能够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四面楚歌:垓下之战
在项羽同刘邦进行的楚汉战争中,项羽最终败下阵来,说明项羽因自己的
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导致自己最后的失败。也可联
系现实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
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
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
项兵威震诸侯。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门宴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
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
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
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
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后
来人们常用来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
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3、评价秦始皇
5
“孔夫子是有些好处……但秦始皇比孔子还要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
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
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
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一些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
东
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没,是个伟人;也有人说,秦始皇穷奢极
欲,统治暴虐,是个暴君。你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
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
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
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
巧记历史
秦朝暴政激民愤,
陈胜吴广揭竿起。
势如破竹建政权,
6
陈吴败后项刘继。
项羽领兵创奇迹,
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
短命秦朝速灭亡。
7
更多推荐
统一,中国,骊山,建立,人民,百姓,起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