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发(作者:)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你知道几个?

秦为胜

经济是立国安邦之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而全世界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都掌

握在两个城市的两个区手中,那就是纽约的华尔街,还有伦敦的金融城,伦敦是老牌资本主

义发源地,纽约是新世界金融发源地。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活动的血脉,把金

融搞活了,整个经济皆活。金融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等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产业安全已上升至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除了

纽约和伦敦你还知道哪些城市是金融中心呢?

1、伦敦:老牌实力领先

纵使受英国脱欧影响,英国伦敦仍以780分位列榜首,较去年跌2分,英国首都在2017

年重新夺回了自己的桂冠,伦敦受英国脱欧的影响正在减小,它的领先地位仍在继续。

伦敦金融城是世界经济的荟集地,容纳了全球数百家知名银行和证券交易中心以及30

多万名世界精英。世界500强的国际公司中,有七成以上在此设立分部。全世界约35%的外

汇交易和70%的国际债券交易在此完成。伦敦金融城与纽约华尔街一直稳坐世界金融中心的

前两名。金融城位于伦敦的中心,在泰晤士河北岸,是伦敦的经济中心。从这里沿泰晤士河

向西约两公里,就是伦敦的政治中心——威斯敏斯特区,还有文化中心——泰晤士河南岸。

金融城曾经的范围只包括从圣保罗大教堂到伦敦塔之间的1平方英里,因此获别名“一平方

英里”。级别方面,金融城其实是隶属于伦敦却又与之并列的“城中城”,实行高度的自治。

它有着自己独立的政府和司法体系,还有自己的市长和警察。

早在公元47年,人们在今天金融城的位置上建立起了伦敦,此地作为伦敦的核心,承

担着商业和贸易的重责,历经了千年的发展繁荣。到中世纪时,威斯敏斯特区还只是个郊区

的小村落,而金融城的所在地却已壮大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地。直到近代,随着伦敦地域的

迅速扩大,才将政治和文化中心西迁,而金融城经济中心的地位却依然坚如磐石。

2、纽约:老大实力不保

纽约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美国纽约以756分排第二,较去年跌24分,尽管美

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但其无疑仍是当前主导全球经济的中坚力量。纽约证券交易所更是吸

引了大约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

纽约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810年纽约就已取代费城,成为美国国内最大的

金融和商业中心。但当时国际金融交易都集中在伦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纽约迅

速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纽约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主要包括纽约外汇市场、纽约黄金

市场、纽约货币市场和纽约资本市场。

纽约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

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原意为“大墙大街”。街道狭

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

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

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

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3 香港:发展均衡

2017年,香港以744分名列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位置,各项一级指标要素也都较为

均衡。香港在连续3期排名落后新加坡之后,再次夺回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的地位。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简称国金、IFC)是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位于香

港岛的中环填海区,面向维多利亚港。由地铁公司及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香港中华煤气

及中银集团属下新中地产所组成的ifc Development Limited发展、著名美籍建筑师Cesar Pelli

及香港建筑师严迅奇合作设计而成,总楼面面积达43万6千平方米。现为恒基兆业集团(国

际金融中心发展商之一)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总部所在地。

香港目前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香港背靠祖国,面对世界,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航运中心地位、贸易中心地位,是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

4、新加坡:继续保留优势

新加坡以742分落后香港2分屈居第四。新加坡汇集了全球超过500家金融机构,在司

法和行政透明、政府清廉、公司治理、基础设施便利、低税收、人才、租金成本等方面的优

势成就了其金融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不仅在国际金融、贸易融资、海事金融、保险、财务运作方面拥有领先地位、在

资产及财富管理方面也趋于的佼佼者。此外,新加坡也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

向来是美国、欧洲与日本公司设立亚洲总部的首选地点。近年来,许多亚洲公司将新加坡选

为进军全球市场的平台。在新加坡,跨国企业可以相互交流、进行交易,并建立伙伴关系。

5、东京:需重振旗鼓

和纽约、伦敦相比,东京的差距在拉大;而相较香港、新加坡以及上海的迅速发展,东

京的身影越发显得单薄。群雄逐鹿的国际金融市场中,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东京需要

重振旗鼓。

东京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是亚洲唯一能够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的国际金融中

心。日本在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后,金融业向现代资本主义金融制度发展。1872年明治政

府参照美国银行制度制定了《国立银行条例》 。1882 年又颁布了《 日本银行法 》,成立

了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在此前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也相继建立。19世纪末,为适应

经济发展的需要,明治政府先后创立了一批专门经营长期金融业务和外汇业务的特殊金融机

构 。现代金融制度在法律上趋于完善,东京金融市场的基础逐步形成。50年代后期到70

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东京金融市场也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6、上海:崛起潜力巨大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迅速崛起,与快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相比处于领先地位,

凭借国内交易量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和贸易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海港,成为全国的金融和贸易

中心。相对来说,上海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在“成长发展”要素方面,连续多年排名第一,是亚太地区最具成长性的金融中心城市。

尤其是从金砖国家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情况看,上海在信心、资金吸引力、人才吸引力、金融

产品丰富程度、金融创新程度、融资便利程度等方面都位居第一。不过,从全球看,上海在

产业支撑上较2012年下滑一个位次至第五,另外服务水平的“短板”仍有待提高和完善。

7、多伦多:继续要发展

多伦多是加拿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加拿大有名的大银行总部,如皇家银行、帝国银行、

蒙特利尔银行等全部汇集于此,90%的外国银行驻加分支机构设在多伦多,按交易额计算,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多伦多是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其工商业和银行业都

很发达,可谓是加拿大的银行总部之都。

8、悉尼:崛起的新秀

作为大洋洲为数不多的金融中心,却是澳大利亚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发达,被

称为“南半球的纽约”。悉尼作为金融中心的成绩均逊于东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但悉

尼有非常牢固的商业基础建设、公开和运作良好的法律与银行系统以及持久的政治稳定性。

9、苏黎世:财富管家

苏黎世的银行业享誉全球,吸引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每年从苏黎世调动的资

金超过世界资金总量的20%,发达的私人银行业使其具备了开展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的优越

条件。

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及瑞士苏黎世州首府,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苏黎世著名的班

霍夫大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苏黎世是瑞士经济、金融、航运和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的

国际大都市。

苏黎世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生活最富裕,物价最昂

贵,社会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由于这里的犯罪率极低,高度富裕的生活,依山傍水的环境,

香甜怡人的空气,苏黎世被评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苏黎世集中了

120多家银行的全球及欧洲区总部,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银行,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投

资金融、银行的顶级大富商,故其享有“欧洲亿万富翁都市”的称号。瑞士联合银行、瑞士

信贷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及许多欧洲私人银行的总部均设于苏黎世。瑞士银行业高

效严格的保密能力,使得苏黎世成为世界离岸银行业务的主要中心,金融方面的帐户流转约

占据整个苏黎世市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总部亦设于苏黎世。2014年,

苏黎世在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宜居城市评选中位居首位。

10、北京:稳步中发展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做国际金融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各大国有商业银行

和各大金融公司总部都在北京,北京金融业继续在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人才等领域保

持全国领先地位。

金融街是北京市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定向开发的金融产业功能区。金融街已经发展成为中

国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支付结算中心、金融信息中心,金融街集中了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中国最高金融决策和监管机构,几

乎所有有关中国金融的重大决策都在这里酝酿、讨论和最终形成。

金融街区域内企业管理的资产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资产集中程度全国第一。金融街

区域内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6.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60%,控制

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每天的资金流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金融街聚集了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

算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金融业的资金结算中心。


更多推荐

金融,金融中心,中心,银行,纽约,经济,伦敦,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