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发(作者:)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干王

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洪仁玕字益谦(一作谦益),汉族。号吉甫。广东花县(今花

都市)人。洪秀全族弟。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参加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后,1852年(咸丰二年)曾被捕,脱险后转至香港。直至

1860年4月辗转到达天京。5月,被洪秀全封为精忠军师、干王,总

理太平天国朝政。执政之年,作《资政新篇》,提出一套统筹全局的

革新方案。如禁朋党,设新闻官;主张发展交通运输业,修筑道路,

制造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办企业,奖励技术发明;

创立银行和发行纸币。文化思想、社会风俗方面,主张关闭寺庙道观,

反对传统迷信,提倡崇信上帝教;设办医院、学堂,革除溺婴、吸食

鸦片、妇女缠足等陋习,禁止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外交方面,提议

与各国通商,允许外国人来中国传授科学技术,但不准其干涉内政。

这个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洪秀全

审批,旨准刊刻颁布。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所以没有也不可能付诸

实施。他又策划和组织了东征和西征,虽取得某些进展,但终未成功。

他资历不深,骤膺高位,难以取得众将领的支持;又因与洪秀全的观

念颇有异同,引起洪秀全的猜疑。洪秀全死后,他虽辅佐幼天王,却

已无力回天。1864年7月,天京陷落。他迎突围的幼天王辗转于安

徽、浙江、江西,拟与侍王李世贤会合。10月兵败石城,与幼天王

等相继被俘。11月23日于南昌就义。

(一)资政新篇颁布的背景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杨秀清掌握军政实权,与洪秀全等王之间

的矛盾日益扩大。1856年,洪秀全令韦昌辉和石达开对付杨秀清,

由此发生了一场大屠杀,杨秀清、韦昌辉及其心腹被处死,石达开被

牵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太平天国风泵五裂,由盛转

衰。

1959年,洪秀全胞弟洪仁轩总理全国政事,看到太平天国政涣

人散的严重局面,决心通过改革挽救危局,结合洪仁轩在香港的见闻,

他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二)主要内容和评价

1、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用人察失,严禁朋奸。 “治国必先立政”,立政的关

键,在于用人。该项主张的提出和太平天国内部之前的天京事变不无

联系。

(2)思想文化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废除陋习如女子缠脚等。

(3)学习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在第三篇中详细列举了

28条效仿的具体建议。

(4)采用新的刑法制度,废除酷刑。主张对于轻犯要善待,帮助改正;

对待重犯要废除酷刑。同时强调要修建法制,并且将法制提高到了非

常重要的地位。

2、评价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在当时具有较大的意义,克服了《天

朝田亩制度》中农民狭隘的小阶级思想,能够用当时先进的制度来维

护统治,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综合比较

总的来说,两部著作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天朝田亩制度》

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颁布,着力体现了农民小阶级想解决土地问题的

出发点,以自然经济未基础,塑造了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资

政新篇》在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时期颁布,为了挽救衰落的内部矛盾重

重的太平天国,提出了诸多资本主义先进制度和思想,但均未能实施。

(四)例题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十款天条》 B.《原道具觉世训》

C.《原道醒世训》 D.《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D。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现在的南京,在太平天国

鼎盛时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解决农民阶级关心的土地问题。

2、以下属于太平天国在定都后颁布的文件的是:

A. 《十款天条》 B.《原道具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D。太平天国定都后颁布的第一部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定都6年后,由盛转衰时期为了挽救当时的

局面而颁布的。


更多推荐

太平天国,颁布,主张,制度,方面,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