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发(作者:)

昆虫学 篇一

由于昆虫的食性不同,生活习性不同,按昆虫口器着生位置不同分成三种头式:

1、下口式:口器向下,与体躯纵轴几乎成一个直角。如蝗虫(多为植食性)

2、前口式:口器向前,与体躯纵轴几乎平行或成一个钝角。如象甲、步甲

3、后口式:口器向后,与体躯纵轴几乎成一个锐角。如蝉(刺吸性)

昆虫纲的特点:

1、体躯分成三个体段:头、胸、腹。

2、胸部有三对足,通常有2对翅。(有翅亚纲、无翅亚纲,如蚁后、蜂后)

3、在生长发育过程,有变态现象。(变态:内部器官、外部形态上一系列的变化,如毛毛虫变蝴蝶)

昆虫的定义:、体躯分成三个体段:头、胸、腹;部有三对足,通常有2对翅;生长发育过程,有变态现象的节肢动物,称为昆虫。

与林业有密切关系的昆虫的几种触角类型:

丝状:细长,鞭节各节呈圆筒状,从基部向端部逐渐变细,又称为线状。如蝗虫、蟋蟀、天牛。

刚毛状:触角短小,柄、梗节较粗大,鞭节各亚节逐节收缩,形似刚毛。如蜻蜓、知了

锯齿状:鞭节各节的端部一角向一边突出,形成锯齿状。如叩头虫、雄芫菁。

球杆状:细长,鞭节基部若干节细长如丝,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触角像一根球棒,又称为棒状。如蝶类。

锤状:与棒状触角相似,但鞭节短,端部数节突然膨大成锤状。如瓢虫、小蠹虫

羽毛状:其节各节向两侧突出成细枝状,形如羽毛。如毒蛾、天蛾等的雄虫。

具芒状:触角短,柄梗节各一节;鞭节特别膨大,其基部着生有1根刚毛(称为触角芒)。如蝇类、食蚜蝇。

鳃片状:触角端部数节(3-7节)向一侧扩展成为片状,折叠在一起,形似鱼鳃,可以张开、闭合。如金龟子。

膝状:柄节特别长,相当于整个触角的1/3或1/2,梗节短,柄节与梗节之间弯曲成肘状,又称为肘状。如蜜蜂、马蜂。

念珠状:鞭节各节大小相近,形状如圆珠,整个触角起来象一串佛珠,鞭节通常十一节。如白蚁

栉齿状: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成细枝状,形如梳子。如花萤、雄蛾类、雄性绿豆象。

1、两性生殖:

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体,在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受精)后才能形成新个体。细胞学上,雄虫在排精时,精子已经减数分裂,而雌虫的卵则必须在受精后才进行减数分裂。

2、孤雌生殖:

昆虫的卵不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可分为3类。

 偶发性孤雌生殖:

 经常性孤雌生殖:

 周期性孤雌生殖:即所谓的异态交替或世代交替,如多数蚜虫和瘿蜂。

3、多胚生殖:

1个成熟的卵可以形成2个或2个以上胚胎的生殖方式。如一种细蜂(2个胚胎),一种金小蜂(数百甚至2000个胚胎)。寄生蜂常见,受精卵发育为雌蜂,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蜂。

4、卵胎生即卵产于体内,并在体内进行孵化而直接产出幼虫。特别是在双翅目中较为普遍。

胚后发育: 从卵中孵化而出至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

(一)脱皮与生长

(二) 孵化、化蛹与羽化

(三)昆虫的变态。

(一) 脱皮与生长

昆虫自卵中孵化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这种现象称为脱皮,脱下的那层旧表皮称为蜕。

孵化:完成胚胎发育后脱卵而出的过程或现象

化蛹或蛹化: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在获取足够的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态变为一个不食不动的虫态的过程或现象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或现象。

不完全变态:又称直接变态,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阶段,翅在幼期虫态的体外,成虫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 半变态:卵+稚虫+成虫 如蜻蜓目、襀翅目。

 渐变态:卵+若虫+成虫。如直、螳目、蜚目、半翅等目

 过渐变态:卵+若虫+伪蛹+成虫 如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和雄性介壳虫中。

2、全变态: 卵+幼虫+蛹+成虫

性二型现象: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和第2性征的不同外,还有其它明显差异

性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形态特征上也存在差异

世代与年生活史

 世代:即生命周期,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若虫或稚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

 发育史:称代生活史或生活代史

 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 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昆虫在一年内所经历的发育过程。

 昆虫生活史的多样性

寿命(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到死亡经历的时间)

休眠:常常是不良的环境条件引起的(如高温和低温),当不良环境消除时,就可恢复生长发育。

滞育:主要受光周期的控制,常常不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以最适宜的条件,也不会马上恢复生长发育。

昆虫的口器:咀嚼式口器(上唇、下颚、上颚、下唇和舌)和刺吸式口器

胸足的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胸足的类型:步行足(如蚂蚁、瓢虫、蝽)、跳跃足(蝗虫、蟋蟀、跳甲)、捕捉足(螳螂、猎蝽)、开掘足(蝼蛄、金龟子)、游泳足(龙虱)、抱握足(雄性龙虱)、携粉足(蜜蜂后足),蜂类的前足有净脚器,蟋蟀等昆虫前足胫节上有听器

昆虫的翅属于附器,不属于附肢,长在中、后胸上。是背板向两侧扩展而成的,呈双层结构。

翅的构造:前缘、内缘、外缘;肩脚、顶脚、臀脚。有些昆虫的翅上(如蜻蜓的前、后翅,膜翅目的前翅),在其前缘的端半部有一深色斑,称为翅痣。

翅的类型(根据质地来划分):膜翅(蜂类和蜻蜓的前后翅)、翘翅、半翘翅、复翅、鳞翅、缨翅(如蓟马类)、平衡棒(苍蝇类)

翅的连锁:翅轭(碟、蛾类)、翅缰(大部分蛾类)、翅钩(膜翅目)

昆虫的外生殖器:产卵器(一般为管状,通常由3对产卵瓣组成,分别着生在第8、9腹节上。第1产卵瓣即腹产卵瓣,位于第8腹节上;第二产卵瓣即内产卵瓣,位于第9腹节上;第3产卵瓣即背产卵瓣,位于第9腹节上)、交配器(主要包括将精子送入雌体的阳 具和交配时挟持雌体的抱握器)

两性生殖:是指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卵子结合之后,才能正常发育为新个体。

胚胎发育: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叫做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幼体自卵内孵化出后发育到羽化出成虫为止的整个发育过程。

个体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总称。

化蛹或蛹化: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在获取足够的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态变为一个不食不动的虫态的过程。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或现象。

虫龄:昆虫每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脱一次皮,以表示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过程

龄期:相邻的两次脱皮所经历的时间。

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

不完全变态分为: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

全变态类型有: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期:原足型幼虫、无足型幼虫(全头无足型、半头无足型、无头无足型)、寡足型幼虫、多足型幼虫

蛹的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性二型:是指同种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他外部形态如大小、颜色、翅的有无、结构等的差异。

性多型: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行为、功能不同的现象。如蜜蜂、蚂蚁

补充营养:是指成虫羽化后性尚未成熟,需要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这种为完成性成熟而进行的取食活动称为补充营养

世代:昆虫自乱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开始到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昆虫的本能(趋性、群集性、扩散、迁飞、警戒色、拟态、保护色、假死性)

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源表现出趋向或躲避的行为。

据刺激源: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趋湿性、趋声性等。

据反应的方向观:正趋性和负趋性(即背向)两类。

群集性:是指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分临时性群集、永久性群集。

扩散:主动扩散、被动扩散

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迁飞多发生在成虫的生殖前期,并常与一定的季节相关。

警戒色:一些昆虫等模拟具有蜇刺能力的胡蜂的色斑型。 有些昆虫既具有保护色,又具有警戒色。如一些蛾类;

拟态:一种生物模拟令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

保护色:一些昆虫具有同它的生活环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这有利于躲避捕食性动物的视线而得到保护自己的效果。如尺蠖幼虫、枯叶蝶。

假死性:一些金龟子、叶甲、象甲等的成虫和有些尺等幼虫,在受到突然的振动或触动时,就会立即收缩其附肢而掉落地面,这种现象称为“假死现象”。

单食性昆虫:是食性高度特化,仅以一种或近缘的少数几种植物或动物为食的昆虫。

寡食性昆虫:是食性比较特化,只取食少数属的植物、动物或嗜好其中少数几种植物、动物的昆虫。

多食性昆虫:是以多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或动物为食的昆虫。

单寄生:1个寄主体内只有1个寄生物的寄生现象称为单寄生。

多寄生:1个寄主体内有2头以上同一种寄生物的寄生现象称为多寄生。

重寄生:1个寄主被1种寄生物寄生,第2种寄生物又寄生在第1种寄生物的现象。

2个公式

(1)适温区内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在生态学上常用发育历期或发育速率作为生长发育速率的指标。发育历期是指完成一定发育阶段(一个世代、一个虫期或一个龄期)所经历的天数,发育速率则指一天所完成的发育速度,为发育历期的倒数。即:

V=1/N

式中:V为发育速率N为发育历期

(2)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所需的累积温度的总和称为积温。可用公式表示: NT=K

式中:N为发育历期T为发育期间平均温度 K为总积温

昆虫在一定发育阶段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就是这一阶段的有效积温,通常为一常数,称其为有效积温法则。即:N(T-C)=K

式中:N为发育历期 T为日平均温度 C为发育起点温度 K为有效积温

主要目的特征:

(1)直翅目:主要包括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重要的农林害虫。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常为丝状,由多节组成。一般有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其保护作用,称复翅;后翅膜质。除蝼蛄类前足为开掘足外,大多数后足为跳跃足。很多雌虫具有发音器。

(2)同翅目:有蝉、沫蝉、叶蝉、飞虱、蚜虫和介壳虫等。头后口式,口器刺吸式,复眼多发达,单眼0-3个、触角刚毛状或丝状,翅2对,前翅为革质或膜质,质地相同,故称“同翅目”;后翅膜质,静止时常呈屋脊状。部分为无翅,少数种类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跗节1-3节。渐变态、过渐变态。性二型和多型常见。植食性

(3)半翅目:通称椿象或蝽、臭虫。口器刺吸式。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触角多为丝状。中胸小盾片发达,多呈三角形。翅两对,前翅基半部角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是半翅目最显著的特征。后翅完全膜质。多数种类有臭腺。跗节1-3节,腹部一般为10节,无尾须,渐变态。

口诀

基革端膜半翅目,前胸发达盾片露;

刺吸口器分节喙,水陆取食动植物。

(4)鞘翅目:通称甲虫。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一般为单眼。前胸发达,中胸小盾片外露。前翅硬化成角质,称鞘翅。后翅膜质。跗节3-5节,变化大,为分科的重要依据。幼虫无腹足,寡足型或无足型。全变态。

(5)膜翅目:包括各种蜂类和蚂蚁类等。口器咀嚼式(蚂蚁)或嚼吸式(蜜蜂)。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触角有丝状、膝状等。翅2对,膜质,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接。跗节5节,一般为全变态。

(6)双翅目:包括蝇、蚊、虻、蚋等。口器为刺吸式或餂吸式(牛虻)。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触角线状或具芒状。仅有1对发达的膜质前翅,后翅转化成平衡棒。跗节5节。雄虫常有抱握器。全变态昆虫。

综合防治: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 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防治方法:检疫法(法规防治法) 林业技术防治法(营林措施法)物理(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以其它动植物来治虫)化学防治

各论:

六 苗圃地下害虫 (主要是金龟子类)

种类:蝼蛄类、地老虎类、蛴螬类、蟋蟀类、金针虫类、象甲类、土白蚁类等等。生活在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幼芽,常生成缺苗断垄,给培植苗木和造林带来严重损害.

防治特点:主要以各种林业技术措施为基础,再因地制宜结合其它方法,最好把苗圃地下害虫的防治解决在播种育苗之前。

分类地位:鞘翅目、金龟子科

危害方式:以幼虫危害为主,幼虫咬食幼苗根部,造成缺苗断条。以成虫补充营养,取食阔叶树叶片。

形态特征:成虫体型中至大型,前翅鞘翅,后翅膜翅,触角鳃片状,口器咀嚼式。

幼虫统称“蛴螬”:寡足型,体柔软肥胖,呈“C”字型弯曲。

生活史习性:

成虫白天潜伏于土表中,黄昏后出土活动,进行觅食、求偶交尾;次日清晨再飞回土中潜伏。成虫多喜欢在无风闷热夜晚出来活动。成虫具有趋光性,假死性。成虫需补充营养,危害林木或果树叶片。

卵产在被害植株周围土壤中。多数1年1代,幼虫越冬。幼虫一般3龄,生活于地下,咬食植物根系。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化蛹。

蛴螬在土壤中活动与季节、土壤温度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1 预测预报(虫情调查、作苗床前可对土壤进行消毒、成虫出土调查、危害调查)、

2 林业防治(苗圃地设置应距离阔叶树林500M以外。 苗圃不允许使用没有腐熟的粪肥。

整地。要求深耕多耙,可破坏蛹室引起蛹体死亡。适时灌水。蛴螬不耐水淹。及时清除杂草。成虫可取食杂草,并在附近交尾产卵。苗圃地周围种植蓖麻。)

物理防治(人工捕杀、灯诱、药剂诱杀)、

化学防治(防治成虫、防治幼虫:拌种、施用颗粒剂)

生物防治(保护苗圃周围的树木,利于食虫鸟类栖息。使用细菌性杀虫剂。如绿僵菌等病原微生物等。利用竞争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土蜂。)

顶芽及枝梢害虫(蚜虫、介壳虫)

种类:1 刺吸类(蚧壳虫、蚜虫)2 钻柱类(如鳞翅目的小蛾类,鞘翅目的天牛、象甲等)3 以产卵危害(如蝉类成虫)

防治特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注意检疫,防止人为传播。

生活史习性:蚜虫的生活史十分复杂,一年几代至一年十几代,种类间差异很大。1头成蚜1天能产十几个幼蚜,快速的繁殖使得蚜虫在短期内就可以造成严重灾害。若虫一般4龄,以卵或幼虫越冬,孤雌生殖(季节性,春夏秋)与两性生殖(冬季)交替进行。

蚜虫一年的生活周期很复杂,常可分为3种类型:

1、侨迁型:一个世代经历两个寄主。如刺槐蚜以卵在牛膝草上越冬,春天迁移到刺槐上繁殖危害;秋天又回到牛膝草上产卵越冬。

2、留守型:终生寄生一种寄主。如松大蚜、葡萄根瘤蚜

3、复迁型:同一种类蚜虫,既有侨迁蚜,又有留守蚜,往往需经几年才能循环一次。如:落叶松球蚜。

防治方法: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食蚜蝇、草蛉、瓢虫等

加强检疫。防止人为传播。

结合林木抚育管理,冬季剪除卵枝叶或刮除越冬虫卵。对某些在转主寄主上越冬的蚜虫,可清除其越冬寄主,是减低虫口密度的有效方法。

化防:可采用有机磷、内吸磷杀虫剂。如在蚜虫盛发期,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对硫磷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喷浇,进行防治。也可使用烟草水或石灰水喷洒。

第八章

食叶害虫(松毛虫害虫)

种类:如枯叶蛾科、毒蛾科、舟蛾科、袋蛾科、刺蛾科、蝶类等等;其它的有:膜翅目的叶蜂类;鞘翅目的叶甲类、金龟子类等;直翅目的蝗虫、竹节虫等等

食叶害虫的发生常具以下特点:

1、周期性大发生。

一般1年1代的害虫,发生周期为7年;

2年1代的害虫,发生发生周期为14年;

1年2代的害虫,发生周期为3-5年。

2、危害健康林木(取食叶片,为初期害虫),削弱林木长势,导致次期性害虫发生。

3、大多数食叶害虫,无论成虫、幼虫都是营裸露生活。

4、除叶甲、蝗虫等外,成虫一般不需要补充营养,也即成虫期不会造成危害。

5、幼虫具有迁移能力。如鳞翅目幼虫,爬行迁移或吐丝下垂借风迁移。

防治方法:

林业措施:营造混交林,加强营林技术措施。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灯诱;人工摘卵、捕虫、采茧;在胸高处安塑料环或纸裙。

化学防治:地面或飞机喷洒;烟剂;用毒环、毒笔等

第九章

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害虫):指钻蛀树干及枝桠,取食韧皮部及木质部的生态类群。包括鞘翅目的天牛类、小蠹类、吉丁虫类、象甲类;鳞翅目的木蠹蛾类、透翅蛾类、螟蛾类、小卷蛾类、织蛾类;膜翅目的树蜂类等等

危害方式:除成虫补充营养、交尾产卵等活动外,都为隐蔽危害;危害初期难发现,一旦林木表现出症状(如凋萎、枯黄等),防治就很难了。 危害特点:危害长势衰弱的濒死木或新伐倒木;生活周期长,通常1年1代或2-3年1代,卵、幼虫、蛹均在树干内发育,天敌少,防治困难。

防治原则:林区内以营林措施为主,改善林地卫生状况;少量庭院珍贵树种可使用药剂注孔等方法进行单株治疗。

防治方法:

林业防治: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提倡混交林,适时间伐,合理更新,选择树种等,贯彻防重于治的根本措施

绝育法、饵木诱捕、化学防治 、 生物防治

(1)云斑天牛,又名云斑白条天牛的的防治方法:

捕杀成虫:成虫羽化盛期在5-6月。

锤卵。

塞孔:清除虫道内的木屑虫粪,用药棉填塞蛀孔,再用泥土封住洞口。

使用涂白剂涂在树干上,防止其产卵。

(2)松褐天牛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灯诱;饵木诱杀.

化学防治:使用引诱剂; 喷施化学药剂.

生物防治:释放松褐天牛的 天敌—管氏肿腿蜂

营林措施:抚育伐、卫生伐、林地清理、封山育林;营造非松类混交林或阔叶林.

玉米新品种简介 篇二

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8.7%;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 来源于美国杂交种选系,父本来源于 (丹340×K12)×红轴34O选系。 米新品种简介 17.8%。 201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产754.4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0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1天,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浅绿色,叶缘白色,苗势强。 株型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136 厘米,成株18~2l片叶。花丝黄绿 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 筒型,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9.9厘 米,穗行数18~2o ̄5-,穗轴红色,籽 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4克,出籽 率83.6%。籽粒容重757.1克/升,含 粗蛋白9.67%、粗脂肪4.34%、粗淀 粉71.41%、赖氨酸0.28%。中抗灰斑 下列玉米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作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 1年12月30日第 系。 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高抗 丝黑穗病,感大斑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辽 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15点次增 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4.3 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8.6%;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33次会议通过审定、辽宁省农委2012 年1月3013发布的。 1.元钰66辽宁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和海城市辽海种业有限公司2007 年以SK6-6为母本、SK3-6为父本 130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1天,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株 型半紧凑,株高304厘米,穗位128 厘米,成株20~21片叶。花丝黄绿 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 筒型,穗柄中,苞叶中,穗长20厘 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4克,出 201 1if-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产732.1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14.3%。 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 于美国杂交种×铁7922杂交选系, 父本来源于((丹340 X非洲玉米) XK12)×L90选系。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株,注意 蹲苗。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 期130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1 天,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 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 籽率81%。籽粒容重774.2克/升,含 粗蛋白11.420/0、粗脂肪4.24%、粗淀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粉69.54 ̄0/、赖氨酸0.360/o。中抗大斑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2650 ̄C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4.奇立科867沈阳世宾育种研 究所2006年以M23为母本、Y17为父 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1~5 级),抗灰斑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辽 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16点次均 增产,两年平均亩产689.3公斤,比 强。株型半紧凑,株高295厘米, 穗位131厘米,成株19~20片叶。 花丝浅紫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 色。果穗筒型,穗柄中,苞叶中, 穗长19.9厘米,穗行数18~2O行, 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 源于(国外杂交种X 98042)×98042 对照辽单565增产1 1%;201 1年参加同 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8公斤,比 对照辽单565增产16.8%。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 株。 选系,父本来源于9027 X(黄改系 ×K12)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29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2天,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苗势强。株型 紧凑,株高293厘米,穗位118厘米, 成株19~20片叶。花丝、花药黄绿 色,颖壳绿色。果穗锥型,穗柄中, 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 重36.7克,出籽率82.7%。籽粒容重 754.4克/升,含粗蛋白10.15%、脂 肪4.49%、粗淀粉69.16%、赖氨酸 0.29%。抗灰斑病、丝黑穗病,中抗 茎基腐病、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 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2650 ̄C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产量表现:2010-201 1年参加辽 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15点次增 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5.1 3.元发815铁岭县丰收种业有 限公司2007年以K38-2为母本、Y85 苞叶中,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8~ 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 33/2012.7 百粒重37.1克,出籽率80.9%。籽粒 容重762.1克/升,含粗蛋白9.960/0、 粗脂肪4.640/0、粗淀粉69.760/0、赖氨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 株,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浅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株型紧凑,株高313厘米,穗位1 19 厘米,成株18~20片叶。花丝、花 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酸0.26%。中抗灰斑病、茎基腐病, 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大斑 病。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2650"C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穗柄短,苞叶中,穗长2I厘米,穗 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辽 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14点次增 8.美育99 吉林省吉育种业有 限公司2003年冬以M2510为母本、 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3克,出籽 率82.7%。籽粒容重752.3克/升,含 粗蛋白10.35%、粗脂肪3.98%、粗淀 产,2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7.6 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9.1%; 985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1 132选系,父 201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本来源于丹360×黄早4二环选系。 产715.5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l1.8%。 128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3天,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 叶片浅绿色,叶缘紫色 ,苗势强。 株。 株型紧凑,株高302厘米,穗位113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厘米,成株19~20片叶。花丝浅紫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果穗 2650 ̄C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筒型,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8.7厘 5.郝育"I23营口市佳昌种子有 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 限公司2007年以DF1为母本、M54-2 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7克,出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 籽率81.60/0。籽粒容重755克/升,含 来源于(M017 X铁7922)X 5003选 粗蛋白l0.12%、粗脂肪4.37%、粗淀 系,父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选系。 粉70.7%、赖氨酸0.28%。中抗大斑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病,抗灰斑病、黑穗病,高感弯孢菌 131天左右,与对照辽单565同期,属 叶斑病,感茎基腐病。 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绿色,叶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片浅绿色,叶缘紫色,苗势较强。 辽宁省玉米引种中熟组区域试验, 株型紧凑,株高299厘米,穗位1 15 14点次增产,2A次减产,两年平均 厘米,成株2O~21片叶。花丝、花 亩产717.3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8.8%l 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穗柄中,苞叶中,穗长20.2厘米, 平均亩产769.8公斤,比对照辽单565 穗行数l4~l6行,穗轴红色,籽粒 增产21.40/0。 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9克,出籽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率83%。籽粒容重746.2克/升,含粗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4ooo ̄;注意 蛋白10.93%、粗脂肪4.560/0、粗淀粉 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68.88%、赖氨酸0.31%。抗灰斑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感茎基腐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病、丝黑穗病。 2650 ̄C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辽 7.SN696 江苏神农大丰种业 宁省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15点次增 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以FY01为母 产,1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62.4 本、FY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 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6.7%; 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二环选 201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系,父本来源于丹36o变异株选系。 产683.6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6.8%。 129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2天, 34/20]2.7 粉69.3%、赖氨酸0.32%。中抗大斑 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 穗病,感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辽宁省玉米引种中熟组区域试验, 15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 亩产721.1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9.3%;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769.5公斤,比对照辽单565 增产21.3%。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3800 株。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2650"(2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8.瑞得7号 沈阳瑞得玉米种子 研究所2001年以g7-2为母本、K29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 来源于外引系,父本来源于C8605-2 变异株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28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3天,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较强。 株型紧凑,株高328厘米,穗位130厘 米,成株19~20片叶。花丝红色, 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穗柄短,苞叶短,穗长20.5厘米,穗 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 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8克,出籽 率79.2%。籽粒容重783.3克/升,含 粗蛋白10.68%、粗脂肪4.35%、粗淀 粉71.06%、赖氨酸0.3%。中抗大斑 病,抗灰斑病、丝黑穗病,高感弯孢 菌叶斑病,感茎基腐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2650 ̄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122 辽宁省玉米引种中熟组区域试验, 10.新实66 新疆新实良种股 厘米,成株20~2l片叶。花丝、花 14点次增产,2A次减产,两年平均 份有限公司2007年以XSS31为母本、 药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 亩产700.4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XSS5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 柄中,苞叶中,穗长20.2厘米,穗 6.2%;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选系,父 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 平均亩产684.2公斤,比对照辽单565 本来源于P N599群体与旅系群体杂交 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克,出籽率 增产7.9%。 选系。 84.、6%。籽粒容重755.4克/升,含粗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 蛋白11.81%、粗脂肪4.37%、粗淀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 期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 粉71.75%、赖氨酸0.28%。中抗大斑 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 病、灰斑病、茎基腐病,抗弯孢菌叶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 斑病,感丝黑穗病。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势中。株型半紧凑,株高293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2650 ̄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 穗位115厘米,成株21~22片叶。花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6 9.宁玉524 南京春曦种子研究 丝、花药、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中心2003年以宁晨26为母本、宁晨41 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9.4厘米, 产668.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 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 11.3%I 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来源于瑞德4号×478选系,父本来源 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O克,出籽率 平均亩产716.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于J03—55(中单5384_-2环系)×H Z4选 82.8%。籽粒容重750.4克/升,含粗 增产12.40/0。 系。 蛋白10.75%、粗脂肪4.12%、粗淀粉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72.02%、赖氨酸含量0.2%。中抗弯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3500 129天左右,比对照辽单565早2天, 孢菌叶斑病、灰斑病,感大斑病、茎 株;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丝黑穗病和 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基腐病、丝黑穗病。 玉米螟。 叶片浅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株型紧凑,株高316厘米,穗位129厘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5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米,成株l9~20片叶。花丝、花药 次增产,2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 等活动积温在280o℃以上的中晚熟玉 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 646.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 米区种植。 柄短,苞叶短,穗长20厘米,穗行 201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12.明玉19葫芦岛市明玉种业 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 产699.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以明84为母本、 半硬粒型,百粒重42.3克,出籽率 12.5%。 明7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 79.O%。籽粒容重765.5克/升,含粗 栽培要点:中等以上肥力地块 母本来源于郑58变异株选系,父本来 蛋白10.240/0、粗脂肪4.660/o、粗淀粉 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 3800株。 源于昌7-2×明系1二环选系。 71.82%、赖氨酸含量0.3%。中抗大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斑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感弯孢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l天, 菌叶斑病、茎基腐病。 等活动积温在2800 ̄以上的中晚熟玉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米区种植。 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辽宁省玉米引种中熟组区域试验, 11.中地168 辽宁省风沙地改 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1 14 16点次均增产,两年平均亩产719.6 良利用研究所和沈阳中元种业有限公 厘米,成株20~21片叶。花丝浅紫 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9.1%I 司2007年冬以F8913为母本、X8914 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 201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 型,穗柄短,苞叶长,穗长17.9厘 产669.1公斤,比对照辽单565增产 来源于A801×(郑58×C8605-2)选 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 5.5%。 系,父本来源于沈309×(丹340 X吉 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6克,出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853)选系。 籽率86. 籽粒容重753.2克/升,含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粗蛋白9.06%、粗脂肪4.16%、粗淀 株。 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粉72.77%、赖氨酸0.29%。中抗大斑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抚顺,本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病、弯孢菌叶斑病,抗灰斑病、丝黑 溪、阜新,铁岭、朝阳等活动积温在 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穗病,感茎基腐病。 35/2012.7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辽 等活动积温在2800 ̄C以上的中晚熟玉 米区种植。 究所2oo6 ̄冬以自选系K87为母本、 自选系F35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 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株 型半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126厘 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柄中,苞 叶中,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20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 粒重33.7克,出籽率82.2%。籽粒容 重736.0克/升,含粗蛋白9.61%、粗 脂肪4.58%、粗淀粉70.92%、赖氨酸 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7点次 均增产,两年平均亩产676.8公斤, 14.世宾339 沈阳世宾育种研 米,成株21~23片叶。花丝、花药、 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 1.7‰201 1年参 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4.9公 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2.1%。 栽培要点:每亩适宜种植密度 3500-4000株。 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 ×CH99)×CH99选系,父本来源于 美国杂交种x(K12×340) ̄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叶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等活动积温在2800 ̄2以上的中晚熟玉 0.32%。中抗丝黑穗病、茎基腐病, 抗灰斑病,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 米区种植。 13.铁研358 铁岭市农业科 学院2007年以铁T0278为母本、铁 T04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 交种。母本来源于铁C8605-2× 美国杂交种选系,父本来源于昌 7-2×Lx9801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省播生育期 130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2天,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株型半紧凑,株高291厘米,穗位114 厘米,成株19~21片叶。花丝、花药 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 柄中,苞叶长,穗长17.9厘米,穗 行数16~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 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9克,出籽 率83.6%。籽粒容重758.1克/升,含 粗蛋白l1.12%、粗脂肪3.96%、粗淀 粉72.36%、赖氨酸0.28%。中抗大斑 病、灰斑病、茎基腐病,感弯孢菌叶 斑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6 点次增产,1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产666.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l0.3%,2011-4 ̄-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689.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10.9%。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3800 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和灰斑 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36/20]2-7 缘紫色,叶片绿色,苗势强。株型 紧凑,株高312厘米,穗位128厘米, 成株20-21片叶。花丝绿色,花药紫 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柄短, 苞叶中,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 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 百粒重38.8克,出籽率85.3%。籽粒 容重739.0克/升,含粗蛋白9.7%、 粗脂肪4.56%、粗淀粉73.8%、赖氨 酸0.29%。中抗大斑病、茎基腐病、 丝黑穗病,抗灰斑病,高感弯孢菌叶 斑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6 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产662.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9.5%;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682.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9.8%。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3800 株。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等活动积温在2800 ̄C以上的中晚熟玉 米区种植。 15.新实88 新疆新实良种股 份有限公司2007年以XSS06为母本、 X S S4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 种。母本来源于外引系铁9206×美国 杂交种杂交选系,父本来源于塘四平 头群体与旅系群体杂交选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2天左右,与对照郑单958同期,属 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2 点次增产,5A次减产,丽年平均亩 产638.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5.4%;201lf-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69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 产8.40/0。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3800 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等活动积温在2800 ̄C以上的中晚熟玉 米区种植。 16.锦玉118 锦州农业科学院 2oo6 ̄-冬以chl06为母本、ch2o8为父 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 于外引系郑58变异株选系,父本来源 于(昌7-2×K12)×昌7-2回交选 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色,叶片绿色,叶缘白色,苗势强。 株型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112 厘米,成株20~2l片叶。花丝、花 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穗柄中,苞叶长,穗长l8.3厘米, 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 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2.6克,出 籽率84%。籽粒容重762.2克/升,含 粗蛋白9.20%、粗脂肪4.71%、粗淀 粉72.66%、赖氨酸0.26%。中抗大斑 病、茎基腐病、灰斑病,抗丝黑穗 病,感弯孢菌叶斑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等活动积温在2800 ̄C以上的中晚熟玉 米区种植。 18.宏玉100 苗雪梅2007年以 位134厘米,成株21~23片叶。花丝 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果穗 筒型,穗柄中,苞叶短,穗长21.1厘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5 产643.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6.5%;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点次增产,2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H Y42为母本、H Y8为父本组配而成 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 种选系,父本来源于黄改群体与旅系 群体杂交选系。 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 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6克,出籽 率83.7%。籽粒容重760.232/升,含 粗蛋白10.12%、粗脂肪4.84%、粗淀 平均亩产669.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7.8%。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2天左右,与对照郑单958同期,属 粉72.8%、糊氨酸0.28%。中抗大斑 病、弯孢菌叶斑病、茎基腐病,抗灰 斑病,感丝黑穗病。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 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株。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等活动积温在2800C以上的中晚熟玉 米区种植。 17.铁研59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2007年冬以铁0606为母本、7-2为父 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 于铁98042×热带材料选系,父本来 源于外引系。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 株型半紧凑,株高278厘米,穗位120 厘米,成株21~23片叶。花丝浅紫 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果穗筒 型,穗柄中,苞叶中,穗长18.6厘 米,穗行数14-20行,穗轴红色,籽 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8克,出 籽率86.6%。籽粒容重771.1fli ̄/升, 含粗蛋白量10.06%、粗脂肪4.08%、 粗淀粉73.43%、赖氨酸0.22%。中抗 大斑病,抗灰斑病,高感弯孢菌叶斑 病,感茎基腐病、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10-20114-<c-参加辽 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4点次 增产,3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58 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6%; 201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82.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800~4000 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中。株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辽 型半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1 17厘 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7点次 米,成株21~22片叶。花丝、花药、 均增产,两年平均亩产666.7公斤, 颖壳绿色。果穗筒型,穗柄中,苞 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 1.1%;201 1年参 叶中,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6~18 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7公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 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60/0。 粒重36.8克,出籽率84.2%。籽粒容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重746.2克/升,含粗蛋白11.34%、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 粗脂肪4%、粗淀粉69.25%、赖氨酸 株;注意防治玉米螟。 0.3%。中抗茎基腐病、丝黑穗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高感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灰斑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病。 等活动积温在2800 ̄C以上的中晚熟玉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米区种植。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3 20.联达99 辽宁联达种业有限 点次增产,4A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责任公司2006年以阜黄56U为母本、 产638.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阜黄5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 5.7%;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种。母本来源于铁9206×C8605-2 平均亩产658.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二环选系,父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 增产5. 。 X1132XZ.环选系。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3300~3800 130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2天, 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中。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株型紧凑,株高306厘米,穗位117厘 等活动积温在2800C以上的中晚熟玉 米,成株20-22片叶。花丝浅紫色, 米区种植。 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19.奇立科736 沈阳世宾育种 穗柄短,苞叶中,穗长18.5厘米, 研究所2006年以B39为母本、F36为 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 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 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2克,出籽 源于国外杂交种选系,父本来源于 率85.5%。籽粒容重767.2克/升,含 P138与LD61回交选系。 粗蛋白9.62%、粗脂肪4.04%、粗淀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粉74.12%、赖氨酸0.28%。中抗灰斑 131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 病,抗大斑病、丝黑穗病,高感弯孢 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 菌叶斑病,感茎基腐病。 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苗势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强。株型半紧凑,株高304厘米,穗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5 37/2012.7 j j 警 瓤蔫 固 边为农 l _l 謦 _ 糙米率85.0%、精米率76.2%、整精 米率73.2%,粒长4.6毫米,籽粒长 宽比1.7,垩白粒率26.0%,垩白度 3.8%,透明度1级,碱硝值7,胶稠 下列水稻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2012年1月30日审定 通过公布的。 7.6%;2010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520.3公斤,比对照增产 8.5%。 r 度82毫米,直链淀粉15.4%,蛋白质 10.9%,米质较优。经田间穗颈瘟病 情鉴定,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辽 1.金地一号(辽审稻[201 I]245 号) 抚顺市金地种业有限公司于 2000年以抚粳4为母本、吉粳88为父 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 栽培要点:5月末插秧,旱育稀 播育壮秧,每平方米播种量150-175 宁省水稻中早组区域试验,10点次 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78 公斤,比对照沈农315增产12.4%; 克,插秧密度30厘米×(15~20)厘 米,每穴插2~4苗;平衡施肥,亩施 特征特性:生育期147天,属 标氮55-65公斤,同时施足磷、钾肥 中早熟品种。苗期叶色浓绿,叶片 及微肥l水层管理要浅,湿、干结 直立,株高99.9厘米,株型紧凑, 2010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产522.9公斤,比对照沈农315增产 9.1%。 合,间歇灌溉;注意防治各种病、虫 害、杂草。 分蘖力较强,主茎l4~l5j ̄叶,穗 型松散弯曲,穗长19.5厘米,穗粒 数127.7粒,千粒重23.7克,颖壳黄 白,无芒。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 栽培要点:4,q中旬播种,5月 中下旬插秧,行株距30厘米X 13.3厘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 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2.新青4号(1辽审稻[201 1】246 号) 新宾满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 究所2005年以吉522变异株经系选而 成。 米,’每穴插3~4苗;亩施标氮I]650公 斤、磷肥20公斤、钾I]65~10公斤; 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定,糙 米率81.7%、精米率72.5%、整精米 率71.2%,粒长5.1毫米,长宽比2, 垩白粒率4%,垩白度0.4%,透明度1 级,碱消值7,胶稠度71,直链淀粉 16.7%,蛋白质11.5%,米质优。经 田间穗颈瘟病情鉴定,抗穗颈瘟。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 辽宁省水稻中早熟组区域试验,9点 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产553.5公斤,比对照沈农315增产 水层管理根据不同生育期,采用浅、 湿、干相结合灌溉原则,后期断水 不宜过早,在收获前10天左右撤水为 宜;注意防治二化螟。 适宜地区: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 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3.铁粳11号(辽审稻[201I]247 号)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1999年以辽 粳294为母本、9621为父本经人工杂 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53天左右, 大斑病、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参加 特征特性:生育期143天左右, 属中早熟品种。苗期叶色绿色,叶 片直立,株高99.6厘米,株型紧凑, 分蘖力强,主茎15片叶,半散穗型, 穗长16.1~17厘米,穗粒数127.3 粒,千粒重24.5克,颖尖黄色,偶 有短芒。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定, 交选育而成。父本来源于87-1与丹 360杂交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 132天左右,与对照郑单958同期,属 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 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 产660.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10.1%;201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664.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4.2%。 辽宁省玉米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6点 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 66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l 栽培要点:在中等以上肥力地 块种植,每亩适宜密度4ooo ̄;注意 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米区种植。  1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 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苗势强。株 201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 型半紧凑,株高302厘米,穗位127厘 产656.米,成株19~22片叶。花丝绿色,花 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筒型, 穗柄短,苞叶中,穗长18.9厘米, 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7克,出籽 率82%。籽粒容重762.2克/升,含粗 蛋白10.5 、粗脂肪4.2%、粗淀粉 2.9%。 栽培要点:适合清种,在中等 以上肥力地块种植,每亩保苗3500- 螟虫。 6~2O行,穗轴红色,籽粒黄 4ooo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黏虫、 等活动积温在2800 ̄以上的中晚熟玉 穗行数121。佳昌3∞ 营口市佳昌种子 适宜地区:可在辽宁沈阳、丹 有限公司以Y03为母本、Y09为父本 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 美国杂交种F2代与7922杂交经连续自 东、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 等活动积温在2800+C以上的中晚熟玉 72.23%、赖氨酸0.29%。中抗弯孢菌 叶斑病、茎基腐病,抗丝黑穗病,感 米区种植。- 38/20]2-7 

更多推荐

昆虫,发育,成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