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挑战者高一的数学试卷)

数学好玩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上的有趣的现象,从数学的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

2、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

用意识和估算意识。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88页第89页《寻找身体上的“秘密”》这节课,这

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积、理解“米”

和“厘米”的长度单位以及会实行简单的测量的基础上安排的。课堂上,学生要

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身体实行测量,得到一拃长、一步长、头长、脚长、双臂

伸展的长度等等,并发现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例如拳头的一周的长度和脚长差

不多,双臂伸展的长度和身高差不多,在他们的年纪身高大约是自己头长的六倍

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好玩。在好玩的基础上,还能好用。所以,还要引

导孩子利用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自己身边物体的长度。这节综合实践课,不但仅

要让孩子巩固长度单位、掌握一定的测量方法、发现人体中的数学秘密,更主要

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自

觉的把学过的数学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解决具体问题的水平。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通过前一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知识已建立初步的感知,

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利用已有的测量知识和经验,实行大胆的操作实践。

教学策略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动手到验证猜想的结果,

从而发现并归纳长度的多少,发展数学直觉。

教学重点:

经历实践的过程,掌握合适的测量方法。能充分利用身体的“尺子”去粗略

地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让学生发现身体部位之间的长度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测量工具。

教学设计:

一 课前谈话:讲故事

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脚印,(电脑出示脚印图片)这个脚印的后面有一个

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

学生说一说。

师讲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在一座破庙里,沙和尚做好的饭不

知被谁偷吃了一点,唐僧在墙角处发现了一个脚印,就凭着这个脚印,唐僧就知

道是谁偷吃的。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唐僧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吗?

生说一说。

其实,唐僧知道我们身上的一些小秘密,他就是利用这些秘密判断出来的。小朋

友们,你们想知道我们身上的秘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发现我们

身上的小秘密。师边说边板书课题: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二 探究新知

(一)回顾学过知识

在探索之前,我们先请出我们的老朋友,师边说边出示直尺:看,这是什么?

生说出答案。

直尺能够用来干什么?

生说一说。使学生明白,直尺能够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直尺上从0到1是几厘米?

生说一说。

怎样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找生说一说。(预设:学生可能说对准0刻度线。)

师陈述:要把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对着哪个刻度,这个物体就长几

厘米。

(二)探究测量方法

1、导入成长记录卡

老师有一个和你们一样活泼可爱的儿子,为了留下他的成长足迹,我专门为他设

计了成长记录卡。(电脑出示记录卡)

看到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提出问题。预设:学生可能说什么是拳头一周的长?脚长怎么量?一庹长是什

么意思?

2、介绍各部分的意思

小朋友们,你认为什么是拳头一周的长?

先找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围绕拳头任意部位一圈。

师再用课件演示。

找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师用软尺演示测量方法,边量边说明:握住拳头,沿手的

五个股关节一周,就是拳头一周的长度。师强调在测量时,软尺要拉直。同时,

指导学生准确的使用软尺。

从哪到哪是脚长呢?

先找学生说一说。学生可能说从脚的前面到后面。师课件演示,边演示边说明:

从脚后跟到最长脚趾尖的长度就是脚长。

一庹长是什么意思?师伸开双臂,说明从左手中指指尖到右手中指指尖的长度就

是一庹长。同时让学生伸开双臂,理解一庹长。

老师的一庹有多长?能够怎么量?我一个人能量吗?

学生说一说。

小朋友们觉得找几个帮忙比较合适?

学生说一说。可能有学生说一个人,也可能说两个人。然后找学生量一量,使学

生明白一个人不好测量,两个人测量比较合适。

这时师借机说,有时候我们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一件事。

3、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份自己的成长记录卡?

生说一说。

老师也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请拿出一号信封,从里面取出记录卡。

先在横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再看看你的卡上都记录了什么?

生写名字,然后说说卡上记录了什么。

师用惊讶的语气说:原来是这些部位呀!那你能不能测量出这些部位的长度呢?

学生说一说。

4、讨论测量方法

小朋友们想一想,要测量这些部位的长度,你一个人能完成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需要几个人合作比较好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说两个人,也可能说3个人、4个人。

师适当点拨:测量其中一个人,需要两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

(使学生明白需要4个人合作。)

请小朋友们打开2号信封,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软尺、卷尺,4人为一组讨论

一下,要测量这些部位的长度,选择哪种测量工具比较合适?

生4人一组讨论。然后汇报结果:学生可能说测量拳头时选软尺,测量脚长选卷

尺、直尺或软尺,测量一庹长选卷尺、软尺,测量身高选卷尺、软尺。

该怎样分工呢?

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学生的方法:先量1号同学,有两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

5、实际测量

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合理的分工和科学的方法能提高我们的效率。现在我们趁

热打铁,各小组进行实际测量。在测量时,要先分工,再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

及时记录下来。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测量的快。

师提示学生在用卷尺时要注意安全。(电脑出示:温馨小提示)

生各自找场地测量。

师参与到各小组中去,指导学生规范测量。(主要看学生会不会用软尺、卷尺,

能不能正确读数,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哪个小组测量完了,来说说你测量的数据。

生汇报测量结果。(选两三个同学说一说。)

6、发现并揭示小秘密

看看你手中的记录卡,这些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观察后回答。生可能说出测量的数据。

这时,师可以再引导:哪两个部位的长度差不多。

生说一说:拳头一周的长和脚长差不多,一庹长和身高差不多。

再看看你小组里其他小朋友的记录卡,你有什么发现?

生观察后说一说。学生可能说出数据,也可能说出拳头一周的长和脚长差不多,

一庹长和身高差不多。

如果学生说出上面的结论,师要及时表扬,并再找几个生说一说。

师再说一说,拳头一周的长和脚长差不多,一庹长和身高差不多。

原来我们身上藏着这样的秘密呀!师边说边板书:拳头一周的长和脚长差不多,

一庹长和身高差不多。

谁能说一说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身上具有这样的秘密,那大人和幼儿是不是也这样呢?

来看看老师收集的资料。电脑出示老师收集的资料。让学生观察。

从老师收集的资料资料来看,大人和幼儿身上也具有这样的秘密。

7、首尾呼应

其实,我们身上还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例如:一个人的身高相当于7个脚长,

(课件演示)唐僧就是根据这个秘密找到是谁偷吃了米饭。

师课件出示前面的脚丫,23x7=161cm,根据这个数据,你们猜是谁偷吃了米饭?

师课件出示徒弟3人的图片,让生判断,然后再用课件验证学生的说法。

三 拓展知识

其实,我们身上的秘密还不止这些呢。师边说边课件展示:人的脸部长相当于3

个鼻子的长,脸部的宽相当于5个眼睛的宽。

小朋友们,只要大家平时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你会发现更多

的秘密。

四 总结

小朋友们,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谁来说给大家听一

听。

找生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测量的方法,可能会说我们身上的秘密,也可能说自

己的体会。

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看看我们身上的这些部位还有哪些秘密。电脑出示:(课

外拓展:我们身上还有哪些秘密?身高与头长的秘密;身高与一拃长的秘密;身

高与肩宽的秘密……)


更多推荐

学生,测量,长度,秘密,可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