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沪科初一初二数学试卷)

第四讲 转化单位“1”(一)

第一部分:趣味数学

分割正方体

一个都是红色的正方体,最少要切( )刀,才能得到100个各面都不是红色的正方体。

【答案】

你要保证每一面都不是红的,首先要切6刀把表皮切掉。剩余的部分你只要能切成100个就行了。你只要底面切成20个小正方形:(4+4)刀。然后竖着再切3刀 就是100个了。也就是6+8+3=17。

第二部分:习题精讲

24【例题1】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乙数的 ,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35248 × =

3515练习一:

231.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丙数的 ,甲数是丙数的几分之几?

34112. 一根管子,第一次截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余下的 ,两次共截去全长的几分42之几?

3. 一个旅客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旅客睡着了。他醒来时,发1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所行路程的 。想一想,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他睡着4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14【例题2】修一条8000米的水渠,第一周修了全长的 ,第二周修的相当于第一周的

45,还剩多少米?

114解一:8000-8000× -8000× × =4400(米)

445114解二:8000×(1- - × )=4400(米)

445 答:还剩4400米。

练习二:

用两种方法解答下面各题:

111. 一堆黄沙30吨,第一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 倍,还剩黄54沙多少吨?

172. 大象可活80年,马的寿命是大象的 ,长颈鹿的寿命是马的 ,大象比长颈鹿28长颈鹿多活多少年?

113. 仓库里有化肥30吨,第一次取出总数的 ,第二次取出余下的 ,两次共取出53多少吨?

12【例题3】晶晶三天看完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 ,第二天45比第一天多看了15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21解:15÷[(1- )× - ]=300(页)

454答:这本书有300页。

练习三:

131. 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 ,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 ,还剩90吨45没有运。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122. 修路队在一条公路上施工。第一天修了这条公路的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 ,已43

知这两天共修路120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43. 加工一批零件,甲先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接着乙加工了余下的 。已知乙加工59的个数比甲少20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4【例题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45解: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 1÷ =

545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 5÷4=

4练习四:

3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几分之几?

462. 如果羊的只数是牛的 ,那么牛的只数是羊的几分之几?

733. 如果大米的单价是面粉的1 倍,则面粉的单价是大米的几分之几?

5

11【例题5】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倍?

34113111解: ÷ = ÷ =1

43434331答: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1 。

43练习五:

321. 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45252. 甲数的1 倍等于乙数的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36

之几?

323. 甲数是丙数的 ,乙数是丙数的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45之几?(想一想:这题与第一题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数学史

谈谈单位1

从数学史的角度来说,人们认识1远比认识0要早。在所有自然数中,即便1当不了领头羊,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就是1还可以升级为抽象意义中的单位1。

森林里有很多树。

当我们说“一棵树”时,就是将一棵树看作是1个单位。

当我们说“一片树林”时,就是将一片树林看作是1个单位。

1就好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可变大也可缩小,看你怎么用着方便就好。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小学生就把单位1的思想用到了极致。

古时候,一位国王问身边的大臣:“王宫前面的水池里共有几杯水?”

大臣回禀:“这种问题只要问一个小学生就能得到正确的答复。”

于是一个小学生被召来了。

“王宫前面的水池里面共有几杯水?”国王问他。

“要看是怎样的杯子,”小学生不假思索地应声而答,“如果杯子和水池一般大,那就是一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就是两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就是三杯。如果……”

“你说得完全对!”国王说着,奖赏了小学生。

池子里的水当然可以看作是1个单位,至于找不找得到承载“这1个单位”的水的容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有一个小气鬼做帽子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有个小气鬼拿了一块布去请一个裁缝做一顶帽子。他问布够不够?裁缝量了布之后说:布够了。但是,这个小气鬼

疑心裁缝要赚他的布。于是,他就问这块布够不够做两顶帽子?裁缝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回答说:够做。小气鬼还不罢休,又问够不够做三顶帽子?……他添上一顶又一顶,直到五顶,裁缝总说能够做。就这样,他们谈妥了,这块布做五顶帽子。

等到约定取帽子的那一天,小气鬼到了裁缝店。他看到裁缝拿出做好的五顶帽子,小得只能套在手指头上。小气鬼发现自己上了当,于是就到桑丘总督那里告裁缝的状。

在法庭上,原告小气鬼坚持要裁缝赔他的布,而被告裁缝却坚持要小气鬼付工钱。桑丘总督听了两人的话之后,作了这样的判决:裁缝不准要工钱,小气鬼也不准要布;做好的帽子充公,送到牢里给囚犯用。

那么裁缝与小气鬼的争吵,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引起的呢?

其实就是对单位1的看法不同。裁缝认为只要每顶帽子的基本部件齐全,就是一顶合格的帽子,小一点就小一点。一个单位1分解之后,可以得到很多个单位1。而小气鬼也是自作自受,只讲数量,也没指定一定要符合自己头的大小尺寸。

单位1就像孙悟空的毫毛一样,一根毫毛可以变出很多东西来。

参考答案:

练习一:

15131. 2. 3.

2888练习二:

1. 16.5吨 2. 5年 3. 14吨

练习三:

1.150吨 2.1600米 3. 1500个

练习四:

1151.1 2.1 3.

368练习五:

1.871278 1 2. 3.1

15823815


更多推荐

裁缝,帽子,小气鬼,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