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常德高三联考数学试卷答案)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有效的提

问能不断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深化。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之间有

效互动的手段,通过有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不断促进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

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小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主要方式。只有师生之间经常进

行有效的交流,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教师多了解

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难点有独

立的思考,问题的提出为师生之间架起了一个有效的交流桥梁,为学

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在接收到“问题”这个讯号之

后,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他们会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展开思索。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练习,重视知识点的前

后关联。有效的课堂提问,本身就是对学生思维水平促进的训练,引

导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索。

3.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

只有进行课堂提问,教师才知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明

白学生学习不足的地方。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能够结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评

价,积极地改变教学策略。当然,创设的问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

际,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主动提问,对于不懂的知识点要大胆地提出

来,这样教师就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促进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提问,促进数学提问的具体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

课堂提问时必须将提问的对象充分明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白教师

提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点名让某一

个学生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是不利于其他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的,所以为了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提问,这

样既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还能将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例如,人

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抽

象的空间图形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特点和定义进

行思考,可以让学生主动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够有效兼顾到每一

个学生,让全体学生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随机让学生进行回答或者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

进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注意运用先易后难、逐层递增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提问时,教师需要注意到小学生的思维水

平和思维特点,由于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发展的阶段,本身思维能力不

强,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不能直接就提出很难的问题,需要先提出一些

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然后逐渐将问题的难度增大。如

果直接提出较难的问题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

自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数学提问时,一定要注意问题难度的把握,

按照先易后难,逐渐递增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能够不断促进数学课

堂提问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

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定

义,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提问学生平行四边形与常见的正方形和长

方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接着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

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逐渐增加提问难度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

式的,这样能够促进思维水平的健康发展。

3.运用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提问

数学本身就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进行有效的提问。通

过对新学知识点的提问,引导学生对旧知识点的再次深入思考,利用

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提问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学习兴趣。例

如,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回想除

数是个位数的除法是怎么计算的,然后再逐渐引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怎样计算的,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除法计算积极地思考新内容。所

以,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点紧紧地把握,才能进行有效的

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设置启发性的课堂问题,启发小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小学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中需要特别注重问题的启发性,要尽量

将问题设置为大多数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进而引发学生的讨论

交流,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

动探索问题,并尝试用多种方式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适当将数学问题与其他学科内容以及生活实际

相融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提高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并

获得新的见解和启发。

2、设置针对性的课堂问题,引导小学生系统掌握重难点

设置针对性的课堂问题,主要是以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

内容为前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

析,进而设置出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能全面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的问题,要尽量避免问题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宽泛,同时还要能涵盖重

难点知识,尽量由浅入深,引发小学生的逐步深入思考和探索。例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可以设置

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两位数除法“15÷4=()”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

论交流,进而引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与之前

的不存在余数的除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帮助小学生系统掌握重难点

知识。

3、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小学生课堂提问的参与度

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好奇心理很强,因此数学教师在设

置课堂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改变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例

如在小学数学 “24时记时法”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结合

日常生活,设置“如何度过充实的一天生活”问题情境,并鼓励小学

生用24时计时法来安排一天的具体活动,进而用其来解决生活中的相

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增添24时计时法的学习趣味性,还能提高小学

生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4、综合评价学生的答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对学生答案的综合评价,不仅是一个分析总

结的过程,更是一个问题反馈与巩固知识的过程,而且教师对学生答

案的积极评价也是对学生回答问题一种鼓励和肯定,进而激发小学生

的数学学习兴趣。当然,综合评价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是肯定学生的

答案,而是沿着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以便纠正学生的错误

回答,明晰数学问题的实质,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帮助学生

系统掌握知识点。而且,还需要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评价,

还需要适当引入同学互评以及学生自评,以便全面反馈教学问题,帮

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提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