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高考数学试卷用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基本分析
在前面的教材里已经多次教学确定位置的知识。
一年级(上册)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年级(上册) 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
体所在的方向。
二年级(下册)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
五年级(下册) 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小
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
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
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分四段编排:例1,理解方向词,用新的方向词和实
际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例3,用
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还有一个实践活动,实际测量。
二、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是本单元的难
点。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了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能识别简单
的路线图。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因为本单元要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涉及到角度,因而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发现、归纳概括、联系转化,
让学生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模糊到准确的过程,在体验中探究知识,解决问题。
三、对本单元例题及练习的教学建议
1、在已有方向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新的确定位置方法。
例1教学的确定位置是方向与距离的复合概念,让学生会用“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表示
灯塔1相对于轮船的位置。例题可分成四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呈现一艘轮船向正北方向航行的情境
图,让学生看出图中的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激活已有的方向经验。
第二步教学“北偏东”“北偏西”两个方向知识。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
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方向知识,初步建立两个新方向词的概念。第三步根据情境图上灯塔1和轮船
的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30°方向(这里可让学生用量角器量量,初步搞清量角器的摆放及量角的
方法),把灯塔1所在方向说成“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北偏东”的含义,
体会北偏东30°比较清楚地描述了物体所在的方向。第四步利用情境图上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要
让学生动手量并充分利用线段比例尺计算),算出轮船到灯塔1的实际距离,从而知道灯塔1在“轮
船的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在原有方向知识的基础上先建立“北偏东”的概念,再陆续添上偏
东的度数和相应的距离,突出“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的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
思想方法。“练一练”以例题情境图中的灯塔2为具体对象提出了两个问题,在描述灯塔2的位置
时,引导学生要把西北方向说成“北偏西”。在分别解决了两个问题后,最好让学生把方向和距离结
合起来,完整地说出灯塔2相对于轮船的方向和距离,巩固例题教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练
更多推荐
方向,距离,学生,位置,知识,物体,确定,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