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7日发(作者:计算机专业工程数学试卷)
2016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2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2,3},B={x|x^2<9},则AB=()
A.{1,2,3}
B.{-3,-2,-1,0,1,2,3}
C.{-2,-1,0,1,2}
D.{1,2}
2.已知函数f(x)=2x-3,g(x)=x^2-4,则f(g(2))=()
A.-5
B.-1
C.1
D.5
3.已知函数f(x)=2x-1,g(x)=x^2+1,则f(g(-2))=()
A.-7
B.-3
C.3
D.7
4.已知函数f(x)=x^2-2x+1,则f(3x-1)=()
A.9x^2-6x+1
B.9x^2-8x+2
C.3x^2-6x+1
D.3x^2-8x+2
5.已知函数f(x)=3x-2,g(x)=x^2,则f(g(2))=()
A.10
B.16
C.20
D.22
6.已知函数f(x)=x^2-2x+1,g(x)=2x-1,则f(g(3))=()
A.1
B.4
C.9
D.16
7.已知函数f(x)=x^2+1,g(x)=2x-1,则f(g(2))=()
A.9
B.13
C.17
D.21
8.已知函数f(x)=2x+1,g(x)=x^2,则g(f(2))=()
A.9
B.17
C.25
D.33
9.已知函数f(x)=2x-1,g(x)=x^2+1,则g(f(-2))=()
A.5
B.9
C.13
D.17
10.已知函数f(x)=x^2-2x+1,g(x)=x+1,则g(f(2))=()
A.3
B.5
C.7
D.9
11.已知函数f(x)=x^2+1,g(x)=x+1,则g(f(-2))=()
A.0
B.2
C.4
D.6
12.已知函数f(x)=x+1,g(x)=x^2,则f(g(2))=()
A.3
B.5
C.7
D.9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3.已知函数f(x)=3x-2,g(x)=x^2,求f(g(x))。
14.已知函数f(x)=x^2,g(x)=2x-1,求g(f(x))。
15.已知函数f(x)=2x+1,g(x)=x^2,求g(f(x+1))。
16.已知函数f(x)=x^2-1,g(x)=2x+1,求f(g(x))。
17.已知函数f(x)=x^2-2x+1,g(x)=x+1,求g(f(x))。
18.已知函数f(x)=2x-1,g(x)=x^2+1,求f(g(x))。
19.已知函数f(x)=x^2+1,g(x)=x+1,求f(g(x))。
20.已知函数f(x)=x^2,g(x)=x+1,求g(f(x))。
21.已知函数f(x)=x^2-2x+1,g(x)=2x+1,求f(g(x))。
22.已知函数f(x)=2x+1,g(x)=x^2+1,求g(f(x-1))。
23.已知函数f(x)=x^2+1,g(x)=2x+1,求g(f(x))。
24.已知函数f(x)=x+1,g(x)=x^2+1,求f(g(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5.已知三角形ABC,cosA=4/5,cosC=5/13,a=1,求b。
根据余弦定理,有b^2 = a^2 + c^2 - 2ac cosC,代入已知条件得b^2 = 1 + c^2 - 10c/13.又因为cosA=4/5,根据余弦定理有c^2 = a^2 + b^2 - 2ab cosA,代入已知条件得c^2 = 1 + b^2 -
8b/5.将c^2代入第一个式子中,得到b^4 - (10/13)b^3 -
(39/169)b^2 + (40/169)b - 1/169 = 0.解得b=12/13或b=-13/3,舍去负数解,故b=12/13.
16.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已知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求甲的卡片上的数字。
根据甲的话,可以知道甲的卡片上没有数字2,因此乙的卡片上一定是数字1,根据乙的话可以知道丙的卡片上一定不是数字1,因此丙的卡片上一定是数字2和3.根据丙的话,可以列出方程2 + x ≠ 5,解得x ≠ 3,因此甲的卡片上一定是数字2,答案为2.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a4=4,a5+a7=6.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an],求数列{bn}的前10项和,其中[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0.9]=0,[2.6]=2.
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a3 + a4 = 2a2 + d,a5 + a7 = 2a4 + 4d,解得d = 1,a1 = -1,代入通项公式an = a1 + (n-1)d,得an = -n + 2.因此,bn = -[n-2],前10项分别为-2,-3,-3,-4,-4,-5,-5,-6,-6,-7,它们的和为-45.
Ⅱ)当a=4时,求曲线y=f(x)=(x+1)lnx-a(x-1)在(1,f(1))处的切线方程;若当x∈(1,+∞)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
Ⅰ)将f(x)拆分为(x+1)lnx和-a(x-1)两部分,求导得f\'(x) =
ln(x) + 1/x - a,代入x=1得到f\'(1) = -a,因此切线的斜率为-a,过点(1,f(1)),故切线方程为y-f(1)=-a(x-1)。
Ⅱ)当x∈(1,+∞)时,f(x)>0,即(x+1)lnx>a(x-1),移项得lnx/x>a/(x+1),令g(x)=lnx/x,则g\'(x)=(1-x)/x^20.又因为g(x)在(0,1)和(1,+∞)上的极限都是0,因此g(x)在(0,+∞)上单调递减,当x→+∞时,g(x)趋近于0,即lnx/x趋近于0,因此a<1.综上所述,a∈(0,1)。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
上年度出险次数 1 2 3 4 ≥5
保费 0.85a a 1.25a 1.5a 1.75a 2a
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
出险次数 1 2 3 4 ≥5
频数 60 50 30 30 20
Ⅰ)记A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A)的估计值;
Ⅱ)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B)的估计值;
Ⅲ)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估计值。
Ⅰ)根据统计表,有60+50+30+30+20=190名续保人的保费高于或等于基本保费,因此P(A)的估计值为190/200=0.95.
Ⅱ)根据统计表,有50名续保人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因此P(B)的估计值为50/200=0.25.
Ⅲ)根据统计表,续保人的总出险次数为1×60+2×50+3×30+4×30+5×20=370,因此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估计值为(0.85a×60+a×50+1.25a×30+1.5a×30+1.75a×20)/370=0.99a。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和G分别位于边DA和DC上(不与端点重合),且DED=G。
过D点作DF⊥CE,垂足为F。
Ⅰ)证明:B,C,G,F四点共圆;
Ⅱ)若AB=1,E为DA的中点,求四边形BCGF的面积。
解析:
Ⅰ)因为DED=G,所以三角形DED和GFD全等,即∠GFD=∠DED。
又因为CE⊥DF,所以∠___∠___,∠___∠BCF。
因此,四边形BFCG和四边形GFD是相似的,进而得出∠___∠___。
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90°,因此∠FCG+∠ACB=180°。
因此,B,C,G,___。
Ⅱ)因为AB=1,所以BC=1,因为E是DA的中点,所以DE=EA=1/2.
因为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2.
因此,三角形ACD的面积为1/2×√2×√2=1,四边形BCGF的面积为三角形ACD面积减去三角形BFC和三角形GFD面积之和。
因为BFCG和GFD是相似的,所以它们的面积比为2:1.
因此,四边形BCGF的面积为1-2/(2+1)=1/3.答案为1/3.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6)²+y²=25.
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的极坐标方程;
Ⅱ)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x=t*cosa,y=tsina},l与C交于A、B两点,AB=10,求l的斜率。
解析:
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C的极坐标为(r,θ)。
则有r²=(x+6)²+y²,即r²=36+2×6x+x²+y²,因为x=r*cosθ,y=r*sinθ,所以r²=36+12r*cosθ+r²*sin²θ。
化简得r=6/(1+cosθ)。因此,C的极坐标方程为r=6/(1+cosθ)。
Ⅱ)因为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所以方程{x=t*cosa,y=tsina}代入圆C的方程得(t*cosa+6)²+t²*sin²a=25.
化简得t²=25/(1+2*cosa)。因此,AB²=4t²=100/(1+2*cosa)。
又因为AB=10,所以cosα=-3/4.因此,l的斜率为tanα=sinα/cosα=-4/3.答案为-4/3.
已知函数f(x)=x-1/2+x+1/2,M为不等式f(x)<2的解集。
Ⅰ)求M;
Ⅱ)证明:当a,b∈M时,a+b<1+ab。
解析:
Ⅰ)因为f(x)=x-1/2+x+1/2=x,所以f(x)<2等价于x<2.
因此,M=(-∞,2)。
Ⅱ)因为a,b∈M,所以a<2,b<2,因此a+b<4.
又因为a,b∈M,所以a-1/2+a+1/2<2,即a<3/2.
同理,b<3/2.因此,a+b<3.
更多推荐
保费,得到,函数,已知,方程,注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