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2023至2024数学试卷)
中国新石器仰韶文化的数学
发布时间:2009-5-5 9:31:00
作者:尚惠民
中国数学,历史久远,渊源深厚,独具一格,是中华古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数学史的角度看,中国有文字记数后的数学表达形式,与无文字记数时期数学表
达形式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人们对数学原始表达形式的不了解,加以文献记载的缺失,至
今对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数学认识基本还是空白。
在殷商时期,六十甲子表已经出现,说明距今3000年前十进制、十二进制数学的应
用和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已存在。由商周数字卦发展演变而成《周易》六十四卦,其筮法
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二篇策数,则是运用数学方法对天地宇宙规律的演绎模拟。《史记》
保存的《历术甲子篇》历算方法,把太阳回归年的岁实365 天、朔望月的朔实29 日、六
十甲子三个周期谐调,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数学智慧。《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算经十书”及1984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算
数书》,总结了先秦以降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一直到宋元时期,中国的数学都居于世界领
先地位。
由商周上溯,中国数学的历史更为久远。据古代文献记载,伏羲立周天度,画八卦,
由数起。黄帝“度四方”,“造甲子”,“作算数”,“起消息,正闰余”1。尧“历象日月星辰”,
定四仲中星,“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2舜,建极立法,“协时月正
日,同律度量衡。”3禹治水,“兴人徙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
矩 ,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4。对于如此巨大的治水工程,如果
没有数学的运用,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周髀算经》也明确指出禹在治水中运用和发展了
勾股法。“故禹之所以治天下着,此(勾股)数之所生也。”赵爽注曰:“禹治洪水,决流江
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之厄,使东注於海而无浸溺,乃勾股
之所由生也。”因此,《汉书·律历志》概括为:“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
备。”
《周髀算经》作为盖天说的天算书,其中在充满数理哲学的论述中,记载了源自上古
的勾股数学、及其多种使用方法和基本数据。而且这些方法大多用数理图来表达,如“勾
股方圆图”(三幅)、测日高和日晷之径的“至日图”、“望远起高之术”的“日高图”、“求
方圆于方图”(两幅)、“七衡图”。书中有“一寸千里”的表影率、“八十寸而德径一寸”日
体率、“径一周三”的古圆周率(3)、“勾三股四弦五”等原始数理。《周髀算经》的作者正
是以这些方法和数理,用周代的的实测数据进行演算和推理的。由于后世对该书的成书年
代(下限应在春秋战国)有争议,对其中有些数据存有置疑,以及文献记载的粗疏和原始
资料的缺失匮乏,人们始终未能了解这些数学方法产生的时代。如把勾股法命名为“商高
定理”,显然是把这一重要数学定理的产生推迟到了周代。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产生的时代,对于我们认识古代科技和传统文
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出于这一想法,结合考古资料,作者对新石器时期的数学作一点探讨。
一、中国古代数学伴随着天文历法产生发展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和文化生活的实践。世界上早期的数学都是
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应用数学。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数学则更多的
与天文历法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众多的考古发现表明,
早在八九千前就已经形成了南稻北粟水旱经济区。农牧业产生与季节气候的密切关系,使
更多推荐
数学,中国,产生,时期,资料,记载,发展,新石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