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高二联考数学试卷评语)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A卷)一、填空。(第3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1.(1分)3.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后是2.(5分)0.35中的数字3在示5个位上,表示3个,还要加上。位上,表,数字5在恰好等于1。,把0.35写成分数是3.(2分)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64×25102×12==64×(×12+2××4)4.(3分)在横线里填“>”、“<”或“=”。7.607.060.383.83kg600g0.06kg5.(9分)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2.05吨=千克2050平方米=公顷2.05米=厘米2千克50克=千克1757700=万(保留一位小数)(4分)计算(238+7560÷90)×18时,要先算6.计算结果是。度.万≈4653452000≈留两位小数)法,再算法,最后算法,亿(保米7.(1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它的顶角是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所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15分)8.(1分)下面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A.301006B.200.08)C.406.09)D.120.039.(1分)不改变数的大小,“0”可以全部去掉的是(A.6200B.6.200C.6.020D.0.620)个面.D.510.(1分)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最多能看到(A.2B.3C.411.(1分)三角尺是我们常用的文具,用它可以估测很多角的大小,请你估一估∠1的大小约是()第1页/总29页

A.15°B.35°C.60°)D.85°12.(1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末位对齐B.从低位算起C.小数点对齐D.一般要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13.(1分)下面不是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自行车三脚架B.)房顶钢架C.活动挂架)D.空调支架14.(1分)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A.180°B.270°C.360°D.540°)厘米。15.(1分)1000张纸币放在一起的高度是5.3厘米,平均每张纸币的厚度是(A.0.0053B.0.053)相等.B.23×99+23×99C.0.53D.5.316.(1分)23×99+23与(A.23×(99+1)C.23×(100﹣1)17.(1分)四年级的同学分成25个小组植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B.25个,5棵D.25个,4人,2人)A.25个,5棵,2桶,4人,2人C.25个,5棵,2桶18.(1分)小红在计算80÷(5+3)时,把算式抄成了80÷5+3,这样两题的计算结果相差(A.5B.7C.9D.1119.(1分)在一分钟跳绳比赛中,第五小组共5人参赛,小组中跳得最多220下,最少的196下。第五小组的平均个数(A.大于220C.在196到220之间)B.小于196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0.(1分)下面几组数据表示不同的小棒长度(单位:cm),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第2页/总29页

A.4,6,8B.5,6,1C.7,7,7D.5,5,1)21.(1分)把91÷13=7,65﹣7=58,58×5=290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A.65×5﹣91÷13C.65﹣91÷13×5B.(65﹣91÷13)×5D.(91﹣65)÷13×522.(1分)把四个小正方体叠成一个从前面和左面看都是()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A.B.C.D.三、计算。(共22分)23.(6分)直接写出得数。6.7﹣1.4=0.6+8.5=24.(4分)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5元6角2分+3元零9分+2t30kg+970kg+=t=元10kg﹣4kg800g﹣7km﹣2km860m﹣=km=kg83×10==50÷100==25.(12分)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14.65﹣3.28﹣5.7225×36四、判断说理。(共3分)26.(3分)一个同学说:“不管什么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我认为这句话是因为:五、数学表达:(共7分)27.(1分)算式(15+10)×4讲述了一个数学故事,请把它写出来。28.(6分)阅读下面关于小亮的资料,填一填。小亮今年10岁了,身高1.42m,1秒步行0.825m,心跳一次大约0.75秒;体重三十三点六的。(填“√”或“×”)34.5+27.6﹣8.230.8+1.07+0.93+6.263×43+57×63208×[476÷(19+49)]第3页/总29页

千克,今天体温三十六点九摄氏度,50米短跑的成绩是十点零五秒。读出横线的数:写出带点的数:六、操作题。(共8分)29.(3分)先用直线上的点表示0.74、0.9,再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30.(2分)画出如图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31.(3分)在如图中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这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七、数据分析。(共5分)32.(5分)如图是四年级一班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统计图。(1)男生在(2)优良等级一共有(3)男生共有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人。人,全班一共有人。等级的人数最少。第4页/总29页

八、解决问题。(第4题6分,其余每题3分,共15分)33.(3分)有两根跳绳分别长2.08m和2.16m。体育老师将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2m。接好后绳子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34.(3分)东东家在学校的正西面,芳芳家在学校正东面。他们同时从学校出发回家,东东平均每分行75m,芳芳平均每分行65m,东东家和芳芳家相距多少米?18分钟两人同时到家。35.(3分)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45kg豆油。10t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36.(6分)为了解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张老师组织全班同学体检,以下是第2小组每个同学的体重(单位:千克):29、30、31、25、28、29、28、24。(1)这8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2)这8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已知其中7名同学的总身高是919厘米,剩下一位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第5页/总29页

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第3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1.【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3.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3.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由此解答即可。解:3.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后是30.8。故3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2.【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小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由此解答即可。解:0.35中的数字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0.1,数字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0.01,把0.35写成分数是,还要加上,恰好等于1。。故十分,0.1,百分,0.01,【点评】此题考查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3.【分析】(1)根据乘法的结合律解答即可。(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解答即可。解:(1)64×25×4=64×(25×4)(2)102×12=100×12+2×12故×4、25;100、12。【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的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4.【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1千克=1000克,先换算单位再比较大小。解:7.60>7.06故>,<,>。【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5.【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公顷=10000平方米,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0.38<3.83kg600g>0.06kg第6页/总29页

据此解答即可。解:2.05吨=2050千克2千克50克=2.05千克2050平方米=0.205公顷2.05米=2米5厘米1757700=175.77万≈175.84653452000≈46.53亿(保留万(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故2050;0.205;2;5;2.05;175.77;175.8;46.53。【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换算和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分析】(238+7560÷90)×18有小括号,小括号里面有除法和加法,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由此计算顺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解:(238+7560÷80)×18=(238+84)×18=322×18=5796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计算结果是5796。故除,加,乘,5796。【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7.【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用180度减去两个底角的和就是顶角.解:180°﹣30°×2=180°﹣60°=120°,答:它的一个顶角是120度.故12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进行解答.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所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15分)8.【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第7页/总29页

个数字。解:各选项分别读作:三十万一千零六、二百点零八、四百零六点零九、一百二十点零三。读出两个“零”的数是406.09。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要熟练掌握。9.【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解:A.6200去掉变成0是62,大小变了.B.6.200去掉变成00是6.2,大小没变.C.6.020去掉变成0是6.2,大小变了.D.0.620去掉变成0是62,大小变了.故选:B.【点评】明确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本题要注意是全部去掉0.10.【分析】在中小学的视图,是平行光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光线是平行光线,不是象我们眼睛一样的点光源,这样,就不会出现长方体的厚度比两眼间的距离小可以同时看到四个面的情况,依此即可求解.解: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故选:B.【点评】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从数学上看,这个题目考察的是视图的知识,是基础题型.11.【分析】图中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90°、30°和60°,∠1的大小接近于30°,据此比较解答即可。解:图中三角板的度数分别是90°、30°和60°,∠1的大小接近于30°,所以∠1的大小约是35°。故选:B。【点评】这是一道关于角的估算的题目,明确三角尺中各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运算时,首先要对齐小数点,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然后从最低位算起判断即可。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小数点要对齐,而不是末尾数位对齐。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小数加减法运算中注意的事项。13.【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此题即可。第8页/总29页

解:在选项C中不是三角形,所以不是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180°×(4﹣2)=180°×2=360°答: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5.【分析】1000张纸币放在一起的高度是5.3厘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纸的厚度除以张数,即得平均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解:5.3÷1000=0.0053(厘米)答:平均每张纸的厚度是0.0053厘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小数除法应用题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变化。16.【分析】计算23×99+23时,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解:23×99+23=23×(99+1)=23×100=2300所以23×99+23与23×(99+1)相等.故选:A.【点评】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17.【分析】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则一组有(4+2)人,再乘小组的个数,即可得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据此解答即可。解:(4+2)×25=6×25=150(人)答:一共有15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25个,4人,2人。第9页/总29页

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仔细读题,分析题意,得出一个小组的人数。18.【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作差即可求解。解:80÷(5+3)=80÷8=1080÷5+3=16+3=1919﹣10=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9.【分析】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大于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且小于这组数据的最大值。解:在一分钟跳绳比赛中,第五小组共5人参赛,小组中跳得最多220下,最少的196下。第五小组的平均个数在196到220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要熟练掌握。20.【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解:A.4+6>8,可以组成三角形;B.5+1=6,不能组成三角形;C.7+7>7,可以组成三角形;D.5+1>5,可以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21.【分析】先用91除以13求出商,再用65减去求出的商求出差,最后用求出的差乘5即可求解。解:把91÷13=7,65﹣7=58,58×5=290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65﹣91÷13)×5。故选:B。第10页/总29页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22.【分析】分别从前面和左面观察所给几何体,找到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解:把四个小正方体叠成一个从前面和左面看都是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计算。(共22分)23.【分析】根据小数加法、小数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数加法、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直接写出得数即可。解:6.7﹣1.4=5.30.6+8.5=9.183×10=830=50÷100=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小数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分数加法、分数减法的运算,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4.【分析】根据1元=10角=100分,1千克=1000克,1千米=1000米,据此解答此题即可。解:5元6角2分+3元零9分=5.62+3.09=8.7110kg﹣4kg800g=10﹣4.8=5.2kg元2t30kg+970kg=2.03+0.97=3t7km﹣2km860m=7﹣2.86=4.14km故5.62,3.09,8.71;10,4.8,5.2;2.03,0.97,3;7,2.86,4.14。【点评】熟练掌握人民币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分析】(1)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3)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4)把36看成4×9,再按照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第11页/总29页

(5)按照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解:(1)14.65﹣3.28﹣5.72=14.65﹣(3.28+5.72)=14.65﹣9=5.65(2)34.5+27.6﹣8.23=62.1﹣8.23=53.87(3)63×43+57×63=63×(43+57)=63×100=6300(4)25×36=25×4×9=100×9=900(5)0.8+1.07+0.93+6.2=(0.8+6.2)+(1.07+0.93)=7+2=9(6)208×[476÷(19+49)]=208×[476÷68]=208×7=1456【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第12页/总29页

四、判断说理。(共3分)26.【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钝角大于90度,一个三角形内最多只能有1个钝角,不可能有2个,据此解答。解:不管什么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原题说法正确,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有2个钝角,就超过180度了。故√,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有2个钝角,就超过180度了。【点评】本题考查了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五、数学表达:(共7分)27.【分析】一支钢笔15元,一个笔记本10元,小明买了4支钢笔和4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把钢笔和笔记本的价钱相加,然后再乘购买的数量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解:一支钢笔15元,一个笔记本10元,小明买了4支钢笔和4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可以用算式(15+10)×4解决。(本题答案不唯一)【点评】解答这类问题,要理解给出的数据的含义,再根据提供的信息编数学故事,属于简单的定向问题。28.【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根据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解:小亮今年10岁了,身高1.42m,1秒步行0.825m,心跳一次大约0.75秒;体重三十三点六千克,今天体温三十六点九摄氏度,50米短跑的成绩是十点零五秒。读出横线的数:一点四二,零点八二五,零点七五;写出带点的数:33.6,36.9,10.05。故一点四二,零点八二五,零点七五;33.6,36.9,10.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注意小数部分的读写方法。六、操作题。(共8分)29.【分析】数轴上每一个小格表示0.01,据此数格子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是考查数轴的认识,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第13页/总29页

30.【分析】过三角形指定底的对角顶点向指定底作垂线,顶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指定底上的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即可画出三角形的高。解:【点评】本题是考查作三角形的高。注意作高通常用虚线,并标出垂足。31.【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虚线)的下边画出上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5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这个轴对称图形是两个底为4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平等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可求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这个轴对称图形的面积是:4×2×2=8×2=16(平方厘米)。故16。【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后的图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七、数据分析。(共5分)32.【分析】(1)根据条形的长短分别找出男生在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少。(2)将优秀等级和良好等级的男女生人数全部相加。(3)根据图例和数据分别求出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解:(1)男生在良等级的人数最多,女生在不及格等级的人数最少。第14页/总29页

(2)优良等级一共有35人。(3)男生共有27人,全班一共有49人。故良,不及格;35;27,49。【点评】此题是考查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八、解决问题。(第4题6分,其余每题3分,共15分)33.【分析】先算出两根绳子的总长度,再减去接头处用去的0.22m,即可得出接好后绳子的实际长度。解:2.08+2.16﹣0.22=4.24﹣0.22=4.02(m)答:接好后的绳子的实际长度是4.02m。【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34.【分析】两人所行的路程和就是东东家和芳芳家之间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可以计算出东东家和芳芳家相距多少米。解:(75+65)×18=140×18=2520(米)答:东东家和芳芳家相距2520米。【点评】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理解:两人所行的路程和就是东东家和芳芳家之间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列式计算。35.【分析】10t=10000kg,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豆油的质量除以所用大豆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油的质量,再用平均每千克大豆可以榨油的质量乘10000,可以计算出10t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豆油,最后把所得的结果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解:10t=10000kg45÷100×10000=0.45×10000=4500(千克)4500千克=4.5吨答:10t大豆可以榨出4.5吨豆油。【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36.【分析】(1)用8名同学的总体重除以8,即可求出8名同学的平均体重;第15页/总29页

(2)先求出8名同学的总身高,然后减去7名同学的总身高,即可求出另外一个的身高。解:(1)(29+30+31+25+28+29+28+24)÷8=224÷8=28(千克)答:这8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2)132×8﹣919=1056﹣919=137(厘米)答:另外一个人的身高是137厘米。【点评】此题应根据总份数、平均数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第16页/总29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B卷)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0分)1.(2分)一个数由3个十、五个一、4个十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A.3.54B.0.354)B.15×(70+4)÷25C.35.4)2.(2分)下面算式中,运算顺序不同的是(A.96÷[(12+4)×2]C.158×[(27+54)÷9]3.(2分)观察下面三组立体图形,从()方向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A.前面B.上面C.左面4.(2分)将甲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得5万,将乙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得5万。那么(A.甲数=乙数B.甲数>乙数)C.无法确定5.(2分)豆豆的存钱罐里有20元人民币和10元人民币共12张,合计150元。其中20元人民币有(A.3张)张。B.4张C.9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6.(4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本的定价是7.50元,表示分,这个数读作7.(7分)按要求填空。已知:①510﹣306=204②204÷12=17③52×17=884(1)根据加减法关系和乘除法关系填空:17×306=884÷52==204元。元角第17页/总29页

(2)根据算式②③列出一个综合算式:(3)根据算式①②③列出一个综合算式:8.(3分)在横线里填上“>”“<”或“=”。(一些数位上的数字被“■”遮住了)4.34.353.4×1034÷1■■.■■.989.(6分)李丽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有两根6厘米的,还差一根。下面是不同长度的小棒,请你帮她选一选。①6厘米②8厘米③13厘米④?厘米(1)如果她要摆一个等边三角形,选(2)如果选的是②,摆成的是一个(3)如果选的是③,结果;(填序号)三角形;三角形(填“能摆成”或“摆不成”),理由是:厘米(取整厘米数)。(4)如果选④的话,“?”的长度最长是10.(5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20cm=m3.04t=kg11.(1分)如图:三、计算题(共25分)12.(6分)直接写得数。4.2÷10=1.2×10=25×2=13.(9分)脱式计算。13×[372﹣(175+68)]14.(6分)简便计算。46000÷25÷462×75﹣65×6250﹣(3.75+0.46)100×0.009=6﹣3.4=1÷100=tm=0.06km7m27dm2m2=这是晾衣服的衣架,这样设计的依据是。56÷10=0.68+0.32=3.25+5=0.05×1000=280÷10=0÷2022=120﹣15×8÷4125×72,15.(4分)下面有5张数字卡片,请你从中任选3个数放入□中,在〇内填写“+”或“﹣”组成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并计算。第18页/总29页

18.52□〇□〇□四、操作题(共9分)1.488.523.066.9416.(4分)根据要求在方格图中画一画。(1)以线段AB为底,画一个高4厘米的三角形。(2)以AB为对称轴,画出这个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17.(5分)课堂上,同学们研究出了“小数的性质”,但小聪还是不太明白。以“0.1和0.10”为例。请你从下面的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填一填,给他解释。方法一:想:0.1是0.10。个;0.10是个,也就是个;所以0.1方法二:想:0.1元=分,0.10元=分,所以0.10.10。五、解决问题(30分)李华是个爱阅读、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她在阅读和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吧!18.(6分)我们佩戴的红领巾的颜色是国旗红,可用布、绸、缎等材料按照标准制作。分为小号、大号两个规格。小号:底边长100厘米、腰边长60厘米。大号:底边长120厘米、腰边长72厘米。红领巾中最大的角是120°。(1)算式“100+60×2”解决的问题是:(2)红领巾中另外两个的角分别多少度?19.(6分)本学期,李华所在的年级共评出“阅读之星”32名。学校要为他们每人准备一支钢笔作为奖品。负责人采购的时候正好赶上某商场举行“迎六一”大促销活动,同一个型号第19页/总29页

的钢笔两支50元,三支70元。李老师怎样购买最省钱?多少钱?20.(6分)李华家的小区有这样一个长方形草坪(草坪平面图如下图所示),中间是两条互相垂直的小路,李华说可以用平移的方法一步就可以求出草坪的面积,请你把平移过程填一填并列式计算。(1)先将(2)再将(3)最后:(4)列式计算:号图形向号图形向平移平移格。格。21.(6分)周末,李华陪奶奶去小区附近的超市购买了生活用品,回到家后,奶奶发现购物小票被撕掉了一部分,她只记得付给收银员100元,找回了15.5元。请你和李华一起帮奶奶算算“分类”垃圾袋的单价是多少元?22.(6分)在超市里,李华看到一些关于销售量的信息:本超市A商品销售量的第二季厦比第一季度少30件,B商品销售量的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少10件。(1)根据提示信息,将统计图补画完整。第20页/总29页

(2)A商品第(3)B商品第季度销量最好,季度销量最差。(4)2021年B商品平均每月销售多少件?第21页/总29页

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0分)1.【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然后顺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解:一个数由3个十、五个一、4个十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35.4。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写法,要熟练掌握。2.【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对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分析,找出与其它两项不同的算式即可。解:A:96÷[(12+4)×2]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即加→乘→除;B:15×(70+4)÷25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即加→乘→除;C:158×[(27+54)÷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即加→除→乘;运算顺序不同的是选项C。故选:C。【点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3.【分析】分别从上面、前面和左面观察所给几何体,根据看到的形状选择即可。解: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看到的形状不相同;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分别是:同;,看到的形状不相从左面观察所给几何体,看门的的形状都是:。第22页/总29页

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分析】“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据此解答。解:如果甲数比5万小,“五入”后是5万,如果甲数比5万大,“四舍”后是5万,所以无法确定甲数和乙数的大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近似数的方法,关键要考虑两种情况再解答。5.【分析】假设都是10元的,那么一共有10×12=120(元),因为一共是150元,少了150﹣120=30(元),就是因为把10元的也看作20元的了,一张10元的比一张20元的少20﹣10=10(元),所以20元的有(30÷10)张,据此解答即可。解:假设全是10元的,则20元的有:(150﹣10×12)÷(20﹣10)=(150﹣120)÷10=30÷10=3(张)答:其中20元的人民币有3张。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直接采用假设法解答;也可以看做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这类题用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关键是找准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一个未知数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来表示,进而列并解方程即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6.【分析】1元=10角=100分;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本的定价是7.50元,表示7元5角0分,这个数读作:七点五零元。故7,5,0,七点五零。【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读法,要熟练掌握。7.【分析】(1)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减数=被减数﹣差,以及一个因数=被除数÷另一个因数,由此求解;(2)204÷12=17,52×17=884是先用204除以12求出商,再用52乘求出的商即可;(3)510﹣306=204,204÷12=17,52×17=884是先用510减306求出差,再用204除以第23页/总29页

求出的差,得到商,最后用52乘求出的商即可。解:已知:①510﹣306=204②204÷12=17③52×17=884(1)根据加减法关系和乘除法关系填空:17×12=204306=510﹣204884÷52=17(2)根据算式②③列出一个综合算式:52×(204÷12)=884;(3)根据算式①②③列出一个综合算式:52×[(510﹣306)÷12]=884;故12,210﹣201,17;52×(204÷12)=884;52×[(510﹣306)÷12]=884。【点评】本题考查了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同时考查了分步式合成综合算式的方法,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括号。8.【分析】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即可;分别计算左右两边的算式,再比较;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解:3.4×10=34,34÷1=34;4.3<4.35故<,=,>。【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注意数位的对应。9.【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特征解答;(2)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特征解答;(3)(4)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而得出结论。解:(1)如果她要摆一个等边三角形,选①;(2)如果选的是②,摆成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3)如果选的是③,6+6=12,12<13;结果摆不成三角形,理由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应大于第三边;(4)如果选④的话,根据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则?﹣6<6,所以“?”的长度最长是11厘米。故①;等腰;摆不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应大于第三边;11。3.4×10=34÷1■■.■>■.98第24页/总29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0.【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1吨=1000千克,1千米=1000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解答此题即可。解:20cm=0.2m3.04t=3t40kg60m=0.06km7m27dm2=7.07m2故0.2;3;40;60;7.07。【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解答。解:晾衣架设计成三角形的依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三、计算题(共25分)12.【分析】根据小数、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4.2÷10=0.421.2×10=1225×2=50100×0.009=0.96﹣3.4=2.61÷100=0.0156÷10=5.60.68+0.32=13.25+5=8.250.05×1000=50280÷10=280÷2022=0【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13.【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解:(1)13×[372﹣(175+68)]=13×[372﹣243]=13×129=1677(2)50﹣(3.75+0.46)=50﹣4.21=45.79(3)120﹣15×8÷4=120﹣120÷4第25页/总29页

=120﹣30=9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14.【分析】(1)根据除法的性质计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3)先把72分解成(8×9),再根据乘法结合律简算。解:(1)46000÷25÷4=46000÷(25×4)=46000÷100=460(2)62×75﹣65×62=62×(75﹣65)=62×10=620(3)125×72=125×(8×9)=(125×8)×9=1000×9=9000【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15.【分析】可以挑选18.52、3.06、8.52,其中18.52﹣8.52是10,再加上3.06即可。解:18.52+3.06﹣8.52=18.52﹣8.52+3.06=13.06(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四、操作题(共9分)16.【分析】(1)以线段AB为底,画一个高4厘米的三角形即可;(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关于AB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出它的轴对称图形,解答即可。第26页/总29页

解:(答案不唯一)【点评】熟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分析】方法一:“1”平均分成10份,每份表示0.1;“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0.01,据此填写。方法二:根据钱数相等,填写即可。解:方法一:想:0.1是1个;0.10是10个,也就是1个;所以0.1=0.10。方法二:想:0.1元=100分,0.10元=100分,所以0.1=0.10。故1,10,1,=,100,100,=。【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性质,要熟练掌握。五、解决问题(30分)李华是个爱阅读、爱思考、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她在阅读和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吧!18.【分析】(1)红领巾是等腰三角形,两条腰的长度相等,100厘米是底边的长度,60厘米是腰的长度,100+60×2表示红领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先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顶角的度数,求出两个底角的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红领巾中另外两个的角分别多少度。解:(1)算式“100+60×2”解决的问题是:红领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180﹣120)÷2=60÷2=30(度)答:红领巾中另外两个的角都是30度。第27页/总29页

故红领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知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9.【分析】两支50元,每支的单价高于三支70元,所以李老师应多三支三支地买,少两支两支地买,据此找出李老师应买几组三支,几组两支,继而算出需要多少钱。解:50÷2>70÷310×3+1×2=32(支)70×10+50×1=700+50=750(元)答:李老师购买10组三支和1组两支最省钱,需要750元。【点评】解答时首先要清楚三支三支地买比两支两支地买便宜,其次要使购买的数量要刚好是32支。20.【分析】通过平移将①、②、③、④合并成一个长方形解答。解:(1)先将①号图形向下平移1格。(2)再将②号图形向下平移1格。(3)最后:将②向下移动一格与④号图形组成的长方形向左移动1格。(4)6×3=18(cm2)故①,下,1;②,下,1;将②移动后的图形和④号图形一起向左移动1格。【点评】本题考查了求长方形的面积,体现了“转化”思想。21.【分析】根据总钱数减去找回的钱数,求出花费的钱数,用花费的钱数再减去花生油和洗发水花费的钱数,得出剩下的钱,再用剩下的钱数除以10,即可求出垃圾袋的单价。解:100﹣15.5=84.5(元)84.5﹣39.05﹣20.45=25(元)25÷10=2.5(元)答:“分类”垃圾袋的单价是2.5元。【点评】本题考查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注意计算的准确性。22.【分析】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A、B两种商品每季度销售的对比情况,也能看出A、B两种商品各自四个季度的变化情况。要求B商品平均每月的销售量就是总销售量除以12个月。解:(1)第28页/总29页

(2)11<27<41<52,(3)10<12<56<66,(4)(10+66+56+12)÷12=144÷12=12故(2)第四季度,(3)第一季度,(4)平均每月销售12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形结合的意识。第29页/总29页


更多推荐

考查,三角形,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