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数学试卷讲评和数字化教学)

教学反思

《打电话》是新课程五年级下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题材非常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

切相关,通过这节实践课,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学习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学,

我有如下几点的体会:

1、理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对于有效地开展教学无疑是非常重要。“打电话”的教学

经历了从分组到最优化的思路转化。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怎样打

电话时间最省”,教师通过较为明确的引导,最佳方案的得出是很快的,只有每个人都“不闲着”

才能做到最节省时间。随后教学重心落在对最佳方案规律的探究和应用上。这样,从教学效果看,

无疑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是深刻的,反观课堂,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了

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到优化的思想。我在《打电话》教学中的目标定位,不是单纯追求知识的

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活动的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

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当然这节课体现的还不够,我会在今后教学中继

续努力。

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问题是关键, 对于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应以

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本

节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弹性和开放性是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并且不同的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能展示不同的个性和思考水平。不通则变,变则通。教本上的教学编排

是适合大多数的学生的,但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可能就不合适了。教材采用通知15人

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从几次试教证明教学效果不好,本教学设计改用

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

得到发展。寻找适合自己学生的又不离开教材的教法是我们老师要变通的。

3、充分相信学生,首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交流,有时间动手,有时间讨

论。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让学生充分发挥

四人小组的力量共同设计小组认为最佳的方案,然后全班反馈评价得出最优方案。其次,充分交

流,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从教学过程看,打电话的方案从低层次的“一个一个通知”

到较为常规的“分组同时通知”,方法从低层次到最优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是一个逐步递进的

过程,其“逐步优化”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之目

的。

4、在让学生描绘设计的最优化的方案时,顺着学生的思路,我设计了“第几分钟”“知道消

息的总人数”“接到消息的学生人数”这样的模式,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方案给大家说一遍也

是对于我校倡导的“说数学”当中的“说方法”的体现。接下来,让同学们按照模式,简洁准确

地表达最优化的方案,在实现“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对于“说方法”的运用,同时也

便于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找到打电话的规律。

5、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 ,个学生都是一只“潜力股”。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

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优化。要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不闲着,才能做到最节省时间。在比较、交流

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方法优化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钥匙。

6、通过反复的讨论和试教,公开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个课题不是简单就能让学生轻易

掌握的,有时需要我们老师的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之后的反思就能很好促

进我们老师的专业成长,能够让后人以告示提醒而少走弯路。教学反思对我们老师很重要,我们

要有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通过一堂录像课的教学活动,我收获蛮多,感慨万千。我在我的数学教学专业化

道路上大迈了一步。希望在此之后会有更多磨练的机会,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方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