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温州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5(必修),3.1不等
关系与不等式。这节课是研究不等式的基础,内容包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不等式,两
个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进行推理证明;
4.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 析 问题、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数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体会作差比较法;
3.类比等式的一些性质,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不等式(组)的过
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来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
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与动力,增强学好数
学的意识。
2.通过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勇于探索、勤于思 考
的精神,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基本流程:
类比等式的一些性质,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以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的事实,概括出比较大
小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
题的过程
引入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相关性质的证明,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完成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
四、教学重点
1.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2.作差法比较数或式子大小 的关系;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1.由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
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系列的推理论证。.
五、教学过程
问题
用山峦叠嶂的图片引导学生感
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问题1.你能列举出生活中有哪
些不等关系?比如在三角形
中。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现实世界
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萌
发用数学研究不等关系的愿
望。
师生互动
师:图片用苏轼的一首诗来概
括很应景,你能说出是哪两句
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
师:你们肯定体会到了这其中
蕴含的不等关系
问题2.将以下生活中的实例,
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问题3.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
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
本。根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
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
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
的定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
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
20万元?
由浅入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
就在身边,经历用不等式表示
不等关系的过程
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通过阅
读题意,让学生懂得一些市场
销售规则;并能从中抽象概括
出函数关系式,从而建立不等
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
探究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交流
形成共识。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补
充:多个不等式需要写成不等
式组。
师生首先一起阅读题中的关键
性词语和数据,点明销售收入
由哪些量来决定。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
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最后分析讲解完成。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数学,实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