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温州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5(必修),3.1不等

关系与不等式。这节课是研究不等式的基础,内容包括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不等式,两

个实数大小关系的比较,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进行推理证明;

4.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 析 问题、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数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体会作差比较法;

3.类比等式的一些性质,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不等式(组)的过

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来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

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与动力,增强学好数

学的意识。

2.通过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勇于探索、勤于思 考

的精神,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基本流程:

类比等式的一些性质,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以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的事实,概括出比较大

小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

题的过程

引入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相关性质的证明,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完成

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

四、教学重点

1.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2.作差法比较数或式子大小 的关系;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1.由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

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系列的推理论证。.

五、教学过程

问题

用山峦叠嶂的图片引导学生感

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

问题1.你能列举出生活中有哪

些不等关系?比如在三角形

中。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现实世界

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萌

发用数学研究不等关系的愿

望。

师生互动

师:图片用苏轼的一首诗来概

括很应景,你能说出是哪两句

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

师:你们肯定体会到了这其中

蕴含的不等关系

问题2.将以下生活中的实例,

用不等式(组)来表示

问题3.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

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

本。根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

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

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

的定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

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

20万元?

由浅入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

就在身边,经历用不等式表示

不等关系的过程

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通过阅

读题意,让学生懂得一些市场

销售规则;并能从中抽象概括

出函数关系式,从而建立不等

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

探究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交流

形成共识。

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并补

充:多个不等式需要写成不等

式组。

师生首先一起阅读题中的关键

性词语和数据,点明销售收入

由哪些量来决定。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交流。

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最后分析讲解完成。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数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