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惠州高三三模数学试卷分析)
对学习数学的几点看法
讲到数学,比较多的同学特别是女生,大多感觉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其实不
然,主要你把握了数学的规律,找到如何去学的方法,其实数学学起来也不是十分难学的。
只要你不要求150分,基础不是十分差的那个,那么经过努力(刻苦的)以及加上一些技
巧方法,在考试(高考)中拿个90——120分之间还是可以的。那么讲到学数学的方法也
很多,网上也特别多,随便一找就一大堆。在此我结合几年来自己在教学中以及学生在学
习数学的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或看法:
一、首先要重视基础,就是重视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理解并要熟记把握这些
概念、公式、定理,熟记于心才能应用自如,快速解题。
1、重视基础。什么叫做基础?基础就是概念性的东西(含公式、定理)。我们绝对不
能忽略概念重要性。但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握好概念,做好基础题。这些概念、基础题反映
在试题里就是选择、填空题(个别除外)以及解答题的(一般)前三道题。我个人要求大
家在考试中选择、填空题最好要拿到50分以上(起码不要低于45分),选择、填空50分
是考试中要达到90分以上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平时中我们要做好基础题,在考试(高考)
中要做好选择、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一般)前三道题。我相信没有谁做不好概念题反而
能得高分的,没有做好基础题想得高分,那是难上加难。
2、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并要熟记把握。对于概念、公式、定理等,采取
什么方法才会比较容易去把握、记住呢?我认为首先要完全理解概念、公式、定理,领会
概念、公式、定理里面所涉及的条件要求、形式、关键字眼等。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
其实是分子把点带入直线方程的绝对值,分母是;又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则
1+2+3……+(n-1)=;还有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
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条件: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
直,则可以判断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其中有关键字眼:两条相交直线。其次有必要的去
背诵这些概念、公式、定理,所以在早读课的时候,要想办法挤点时间出来背诵数学的公
式、定理。三是通过做习题应用公式、定理来解题,进一步去把握。以前初中老师可能要
检查背诵,如小学乘法表,这是要求同学们掌握概念的一种办法。而在高中阶段,同学们
的学习变成了以自觉为主,老师就不再去检查背诵的。
3、熟记概念、公式、定理于心,在解题中才能应用自如,快速解题。
xxxx
f(x)33g(x)33
例:(2010年广东第3题)若函数与的定义域均为R,则
( )
A.
f(x)
与
g(x)
与均为偶函数 B.
f(x)
为奇函数,
g(x)
为偶函数
C.
f(x)
与
g(x)
与均为奇函数 D.
f(x)
为偶函数,
g(x)
为奇函数
二、做题时是一定要认真审题,审清题意。审清题意就要认真读懂题目中关键的数学
文字、符号,把这些关键的数学文字、符号联系相关知识点转化为数学式子、符号,然后
综合知识逐步解题。
例1: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4321
A.
5
B.
5
C.
5
D.
5
例2:(2010年广东)
三、注重题目的分析与解答过程。特别要注意题目的分析过程,(老师)在分析题目中
的条件时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而对于题目的解答过程就要弄清楚解答步骤中上下两步之间
的联系,上一步依据什么原理得到下一步的。
如大家分析一下下面的化简过程:
1
3
2sin
sin
3cos
2
sin
cos
2
23
提示:
sin(
)sin
cos
cos
sin
四、挑选好的教辅资料,自觉努力的多做习题,重视错题。
准备教辅资料时不要太多,挑选一到两本就够了,关键是要做完或者看完。其实不管
那种教辅资料的习题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编排不同而已。在挑选教辅资料时注意最好
要有参考答案,而且参考答案里要最好有比较详细的解答过程,以便自己可以参考分析。
数学是理科,比较注重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前面讲的要注重审清题意、解题过程,
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多做练习题,通过多做习题把握和积累一些经常会用到的知识点、性
质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以此锻炼、提高我们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习题可以把一些讲
过或做过的练习题、试卷题目等当作新的习题重新做,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我们很多题
目的知识点其实是重复的,解题方法也是重复的,所以重新做习题更有利于掌握知识与方
法。总之一句话:熟能生巧。做多了自然就熟了,熟了就把握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做习
题,而且多做习题靠的还是自己要自觉的努力的去做。
还有一个就是重视错题。我们做题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做一道会一道才算把握,才
是本事。如果今天做了,明天就忘了,那是白做了。而在我们平时的练习题中,有比较多
的题目(基础题)都是重复或相似的出现,这些重复或相似出现的题目说明它比那些没出
现过(或很少出现)的题目就显得更重要一些,更值得我们去注意。对于这些重复或相似
的题目你有没做错。做错了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把握它,去弄懂它。把错题弄懂后,想想两
三天或一个星期之后再做还有没有问题?如果不会做就是没真正弄懂,没有把握相应的知
识。所以对这些题目我们要进行整理,在此建议大家建一本错题笔记本,把做错的、典型
的题目摘抄下来,做好备注说明,定期进行重做、复习,通过这种方式把握相应的知识、
解题方法。
最后,祝大家学习数学取得成功!
更多推荐
数学,概念,题目,定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