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清华高考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点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1、小学数学的课程性质有哪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

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小学数学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

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

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

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

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

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

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

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

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

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

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

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

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

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发展,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