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上海中考数学试卷题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逆向思

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样的结论?反之,满足什么

条件的两直线是平行?因而,本课时由勾股定理出发逆向思考获得逆命题,学生

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意识,但具体研究中,可能要用到反证等思路,对现阶段学

生而言可能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节.教学任务有:

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利用该定理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

形,利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

体验;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勾股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教学难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解题

四、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实验—猜想—归纳—论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

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虑,利用逻辑

推理的方式,让同学心服口服显得非常迫切,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

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小明说:我们以前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反过来,就是

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这句

话对么?请尝试着证明?

任务2:通过上个预习任务的证明,我们知道了,通过角度的互余能够判定一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小红想:勾股定理不是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

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反过来说是不是也能够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呢?

1):小红提出的勾股定理反过来说应该怎样表述?

2):请根据下面三组数据,做出对应长度的纸条,拼成三角形,用量角器验证你

的结论

①3,4,5 ②5,12,13 ③7,15,17

2.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5,6,7 B.1,4,8

C.5,12,13 D.5,11,12

答案:C

解析:A、因为5

2

+6

2

≠7

2

,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因为1

2

+4

2

≠8

2

,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因为5

2

+12

2

=13

2

,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D、因为5

2

+11

2

≠12

2

,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C.


更多推荐

教学,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学生,教材,勾股定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