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上海中考数学试卷题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逆向思
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样的结论?反之,满足什么
条件的两直线是平行?因而,本课时由勾股定理出发逆向思考获得逆命题,学生
应该已经具备这样的意识,但具体研究中,可能要用到反证等思路,对现阶段学
生而言可能还具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2节.教学任务有:
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利用该定理根据边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
形,利用该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数,增加对勾股数的直观
体验;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具体内容及勾股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三角形三边的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教学难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解题
四、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实验—猜想—归纳—论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通过实验
获得数学结论已有一定的体验,但数学思维严谨的同学总是心存疑虑,利用逻辑
推理的方式,让同学心服口服显得非常迫切,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
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小明说:我们以前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反过来,就是
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这句
话对么?请尝试着证明?
任务2:通过上个预习任务的证明,我们知道了,通过角度的互余能够判定一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小红想:勾股定理不是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
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反过来说是不是也能够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呢?
1):小红提出的勾股定理反过来说应该怎样表述?
2):请根据下面三组数据,做出对应长度的纸条,拼成三角形,用量角器验证你
的结论
①3,4,5 ②5,12,13 ③7,15,17
2.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1. 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5,6,7 B.1,4,8
C.5,12,13 D.5,11,12
答案:C
解析:A、因为5
2
+6
2
≠7
2
,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因为1
2
+4
2
≠8
2
,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因为5
2
+12
2
=13
2
,所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D、因为5
2
+11
2
≠12
2
,所以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C.
更多推荐
教学,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学生,教材,勾股定理,探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