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杭二数学试卷高一)

数学建模参赛经验收获总结

参赛经验与收获

1. 参赛的收获

参加建模比赛最直接的收获当然是应用数学,计算机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然后是

获得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其次是自学能力,包括查找,获取,消化,吸收并运用新

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再次是对团队精神的真切体会。最后的收获是结识了一批有共同志

趣的朋友。

1.1 学到的知识与技巧

数学知识:运筹学、优化理论、概率与统计、微分方程及其稳定性、图论及网络、

模糊数学、数值计算、……

数学软件:mathematica , matlab , lindo&lingo , SSPS、……

编程技能:算法设计,编程语言,技巧规范

排版软件:Word,TEX,图形处理

论文写作:格式,技巧

信息检索:图书馆、Internet、知情人

1.2 奖励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

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规定的比例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竞赛组委会。全国竞赛

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委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

等、二等奖,获奖比例为全国参赛队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竞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对成绩

优秀的参赛学生,各院校在评优秀生、奖学金及报考(或免试直升)研究生时应予以适

当考虑。对指导教师的辛勤努力应予以表彰。

另外,学校还会给予适当的补助和奖励。

1.3 其它

自学能力,包括查找,获取,消化,吸收并运用新知识的能力的提高。通过建立数

学模型求解复杂问题: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约化过程,运用数学手段建立实际问题的模

型,求解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解释。

再次是对团队精神的真切体会。

最后的收获是结识了一批有共同志趣的朋友。

3. 经验之谈

2

3

4

那么多的文字,还有符号前后统一,处处逻辑通顺,绝对是大费脑筋和精力的。

写作的更深一层的要求是:要能有效的回避论文的不足之处,突出论文中的特色。

能够让评委老师更多的留意论文中的特色,而不去注意论文中的不足。这需要高超的语

言技巧和对论文的深入理解。

3.10. 排版:

排版很重要,因为一篇获奖论文,尤其是获国家奖的论文,它的排版绝对一流。虽

说不以版取文,正规的排版,足以让你的论文上一两个层次。

Word不是最重要的,但绝对是影响建模表达、写作效率和修改方便性的关键。所

有与内容无关的排版工作都应交给Word去完成。另外,论文的格式虽不是评判的标准,

但是会影响评委的情绪,甚至是论文的整体效果,因此一定要学好word。

公式编辑器、自动生成编号、行间距、文档结构图、……

多做备份,及时保存,设置自动保存、……

一定不要自己敲空格来达到对齐的目的。所有的对齐都应该利用标尺、制表位、对

齐方式和段落的缩进等来进行。

3.11. 学习:

四个阶段:讲座、练习、训练、模拟

在刚开始的短短10天里,学习相当于平时一个学期才学完的课程。如何学?当然

不能像平时那样掌握的那么深刻;这时的学习旨在知道这些课程的研究内容、基本概念、

应用范围。10天的学习后,对于每个课程都做一定的练习题目,熟悉一下解题的步骤

和过程,将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的熟练度。要知道当你接到一个题目时,如果你知

道它属于哪个领域的问题,你就能快速的锁定建模所用的知识,利用三天的时间边学边

做,足以完成论文;如果你做过一道本领域的类似题目,你将没有知识缺陷的制约,能

更加快速的进入题目。

3.12. 假设:

增加合理的假设:

注意题目中的暗含假设,由于其隐蔽性往往成为建模时的阻碍。比如:当我们说“斜

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时,暗含的假设是 “忽略空气阻力”和“地球是平直的”。

当考虑“空气阻力”时,则斜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弹道曲线;当考虑“地球是圆的”时,

则斜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椭圆线。

3.13. 题目:

5

对竞赛题目的理解:(1)建立模型时,若题目给出的某些条件始终不能与你的模型

相吻合时,为了及时完成论文,可根据模型的需要可以适当修改题目的次要条件,但一

定不要影响大局。(2)当对题目本身有歧义,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时,应果断选定一

种解释,完成建模过程。歧义有可能是出题者故意设置的,即使不是也不应在这里浪费

时间,而导致不能完成论文。——退而求其次。

3.14. 图表: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论文中尽可能的用图作为公式、结论的辅助性说明,以使其

意思更明确;在不能用数学公式表示时,更应用图形来分析、建模、解释。

要想做到事半功倍,还要对图表进行处理,使其清晰、美观。因此要学好各种图像

处理工具。最简单的工具也是最重要工具——windows自带的画图板即简单又实用,是

必须要熟练掌握的。

建模经验与教训:

建模之前一定要明白建模的目的:目的不同,模型不同。

分析与假设是建模的前提与基础,一定要正确、合理、可行。

先建立简单的一般模型(可能不符合实际),再一步一步的改进(针对不同的情况进

行不同的改进)。

无量纲化---减少独立参数的个数,帮助人们决定舍弃哪些次要因素。即简化模型

模型建立起来以后,其形式可能不能用软件,因此需要根据软件改变其形式。(规划

模型:P100,P112等)

为了减少运行时间,可以增加一些显然的约束条件,从而缩小搜索范围。

模型中数据之间的数量级差别太大时,软件求解可能失败,要进行预处理,缩小数

据之间的数量级差别。

根据有限的数据建立经验公式。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高级动物血管的几何形状应该已经达到消耗能量最小原

则下的优化标准了。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论文中尽可能的用图作辅助性说明,以使意思更明确;在不

能用数学公式表示时更应用图来建模、解释……

6

随时记下自己的假设。

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并且不留余地的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1.时间和体力的问题

竞赛中时间分配也很重要,分配不好可能完不成

论文,所以开始时要大致做一下安排, 不必分的太

细,比如第一天做第一小题,第二天做第二小题,这

样反而会有压力。开始阶段不忙写作,可以将一些小

组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不要太工整,随便一下,到

第三天再开始写论文也不迟的。另外要说的就是体力

要跟上,三天一般睡眠只有不到10个小时。建议是

赛前熬夜编程几次,但比赛前一天可不许熬呀,呵呵。

2.团队合作是能否获奖的关键

三天的比赛中,团队交流所占用的时间可能会超

过一半。当出现分歧的时候应当如何解决是很关键

的,甚至直接决定你是否可以获奖,我的建议是“妥

协”,不要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多听听别人

的观点,在两者之间谋求共同点。合作在竞赛前就应

当培养,比如一块儿做一道题什么的,充分利用每个

人的优点,也可以张三准备图论,李四准备最优化方

法,然后几天后大家一块交流,这些都是可以磨合团

7

队之间的关系的。

3.重视摘要

摘要首先不要写废话,也不要照抄题目的一些

话,直奔主题,要写明自己怎样分析问题, 用什么

方法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结论是什么要说清楚,在

中国的竞赛中不写结论的话是一定不会得奖的。摘要

至少需要琢磨两个小时,不要轻视了它的重要性。多

看看优秀论文的摘要是如何去写的很有必要的,并要

作为赛前准备的课题之一。

4.论文写作要正规

论文一定要大致按照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

符号说明、问题分析、(建立、分析 、求解模型)、……、

参考文献、附录等等的方式来写。一般初评会先淘汰

一些结构失败的文章,如果没有论文的结构,内容再

好也没有用。论文前面的结构一般都不会变的,后面

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结构,省略的部分可

以有结果说明、灵敏度分析、其他模型、模型扩展、

优缺点分析等等的东西,多看些优秀论文就知道还有

哪些形式的了,附录可以贴一些算法流程图或比较大

的结果或图表等等。

5.模型的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评委看完摘要后紧接着就是看模型假设了,有一

8

个万能的方法就是可以抄题目中可以作为假设的几

句话,这样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毕竟说明你审题了。

但不能全抄,要加上自己论文中的一些假设,最好不

要太具体了,一些重要参数不要被定死只能取某些

值,这样会让人感觉到论文的局限性较强。模型的建

立是根据你对问题分析而来的,提出的数学符号和建

立模型最好要比较接近,在同一页最好,以便评委可

以对照符号来看,数学公式要严谨,推导要严密,这

些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即使你推导不

对,别人看到你的阵势也首先会误以为你是对的。

6.图文表并茂可以增色

我听说一个不确切的信息是评委老师喜欢用

Matlab编程的论文,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但这说

明了老师需要看一个具有图或表在其中的论文,一篇

如果像政治书那样写的论文估计没有人会对它感兴

趣的,尤其是科技论文。Matlab编程之所以受到青

睐是因为Matlab提供的图形处理能力很强大,图表

的说明性特别强,如果结论有很多数据的话,最好做

成图表的形式加以说明,会令你的论文更有说服力,

也更加会受到评委的好评。

9


更多推荐

模型,建模,分析,题目,问题,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