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王老师河北高考数学试卷)
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精选3篇)
中小学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篇1
中学数学课外活动主要有三个形式:开展课外数学选修课,建立
课外数学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数学园地。
(1)数学选修课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是:教师系统地讲授中学课
本之外的某一个数学分支和某一个专题,以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介
绍数学新进展,介绍新学科及新的数学思想。例如,高一结合函数教
学可开设函数方程初步;结合集合基本知识的教学可开设逻辑学和初等
集合论;结合立体几何可开设拓扑学初步等。高二可结合数列知识开设
循环数列课,可介绍母函数的研究方法以及常微分方程与线性递推关
系;结合解析几何课可开设三维解析几何学,开设向量理论等;结合方程
组可开设矩阵论初步及线性代数等;还可在适当时机开设微积分课。选
修课的参加人数可适当多些,除去在学习中确有困难、急需补课或个
别辅导的学生外,都可报名参加选修课。选修课的主讲教师应当熟悉
该选修课的知识,应当有系统的。一门选修课的学时应不少于20学时,
在选修课期间以及结束阶段,要对学生进行选修课业务考试。合格者
发给选修课(单科)结业证书。
(2)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应由较少学生组成,他们一般应对数学有较
浓厚兴趣,并且其他各门功课都要比较好。这个小组的成员应由自己
报名与数学教师推荐相结合。 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主要有:
听专题报告(学术报告)会、访问著名数学家或著名数学研究机构(或大
学)、开展数学竞赛、撰写数学小论文以及开展内部小型的学术研讨会
等。小组成员在各级数学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要及时予以鼓励。小
组成员完成了一篇较好的数学论文,应推荐给有关适于中学生的数学
刊物。
(3)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包括班内的数学墙报,“数学之角”,
“数学信箱”等,刊物的编辑、作者全由学生担任。学生自己创办的
数学刊物应当坚持长期性和延续性,要充分表现学生们的“研究成
果”。为吸引更多同学,可设立“点将台”、“有奖征解”等。为确
保一个班的数学刊物的质量,为保证其长期性和延续性,最好组成以
班内的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及数学拔尖学生为核心的编写队伍。如
果条件较好,还可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班内数学墙报的内容除
了部分地在公开发行的数学书刊中摘录之外,还应有相当部分针对性
很强,并且直接来自同学自己的文章。例如:“谈谈记笔记”,“如
何解决计算中容易出错的问题”,“我是怎样掌握概念的”,“第章
数学课学习札记”,“读(数学课外书)的体会”等。数学教师充当班内
数学园地的参谋或顾问。帮助同学出主意,想办法,给他们介绍好的
资料,推荐好的参考书。
应当指出,开办数学课外选修课,建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创办
学生的数学刊物这三种课外活动形式,教师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选
修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兴趣小组,以教师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为主;创
办学生的数学刊物,教师则主要是处于幕后策划的地位。
这三种活动方式的参加人员也不同。选修课的参加者以数学学习
的中上等学生为主,人数可多些。数学兴趣小组则以在数学学习中有
兴趣、有特长的少数拔尖学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教师还应当帮助
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省、市级的数学集训队或数学奥林匹克学校中学
习,形成校内外的交叉培训过程。学生自己创办的数学刊物的主要负
责人应当是工作热心,有负责精神,而且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
还应指出,为减轻学生负担,数学课外活动的密度不宜过大,每
次活动要讲求质量,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一般说来,每周进行一次
活动,每次活动一至两个小时为宜。每个学生,一般不要参加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课外活动。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读书、整
理资料、做学问,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
学生的治学能力的根本大事。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
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
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选修课,教师,刊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