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初一数学试卷下册下载)

初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10T14:18:23.65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7月 作者: 梁燕玲

[导读]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且思维严谨、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其不仅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工具,

更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而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又涵盖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

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领域。其不仅是新时代初中初学教学发展的风向标与指挥棒,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

健康、实现自我的保证。而且,随着核心素养目标的逐步践行、深度推进,初中数学的教育功能、育人价值也会得到进一步彰显,不仅能

确保学生的认知基础夯实,更能助力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时,应以学生认知实

际、个性差异、发展需要为引领,切实做好对教法的变革与创新,学法的指导与帮扶,以构建出多元化、丰富性、开放式认知生态,为每

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感知、体验的机会,以通过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来助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来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需要满足。

梁燕玲 广西桂平市第二中学 537200

【摘要】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且思维严谨、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其不仅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工

具,更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而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又涵盖了数学抽象、逻辑推

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领域。其不仅是新时代初中初学教学发展的风向标与指挥棒,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身心健康、实现自我的保证。而且,随着核心素养目标的逐步践行、深度推进,初中数学的教育功能、育人价值也会得到进一步彰

显,不仅能确保学生的认知基础夯实,更能助力于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时,应以

学生认知实际、个性差异、发展需要为引领,切实做好对教法的变革与创新,学法的指导与帮扶,以构建出多元化、丰富性、开放式认知

生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感知、体验的机会,以通过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来助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来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7-030-0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经过长期性、针对性、专业化训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能力与素质,其既是帮

助学生构建完备认知体系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必然。而且,教师在探寻培养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与全新策略

时,应始终本着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阶段性、持久性原则,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切实凸显的基础上自主参与、实践、探索、

体验,以不断丰富其情感体验,切实发展其认知能力。并通过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学生深入感知数学魅力、充分领悟数学内涵,带

着对数学的无限期待与满心向往,投身数学知识学习,实现认知体系构建,获得身心全面发展。此外,针对不同学生在知识基础、认知能

力、发展定位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与不同,教师应尽量使所应用的教法、所渗透的学法,更具延展性与灵活性,并对其不断调适、不断优

化,以确保教与学的深度融合、紧密关联、有机衔接,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更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

力。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促使学生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

初中数学是集数字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关键学习内容为一体的认知工具,其不同章节的内容与知识之间,不仅是外在

形式,还是内在逻辑上都有着紧密关联与有机衔接。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切实做好对各知识点、各重难点、各关键点的

研究与分析,进而在宏观上精准把握其特性与内涵,并理清其横向与纵向之间的逻辑链条,就教学内容作出系统性、体系性规划,以帮助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夯实认知基础,在学中思、学中用、学中做,获得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切实提升,使核

心素养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来助力于学生的完备认知体系构建。例如,对于“函数”与“方程”这两部分内容,其一直都是初中数学

的重点与核心。而且初中函数的主要内容重点集中在函数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部分,方程的主要内容则集中在一元

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等部分。这使得教师在开展指导、组织教学时,应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各个函数知识点之间

的内在关系,以及函数与方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为统领。以促使其在深度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

关系、函数交点问题与方程组的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典型例题、基本训练、强化巩固等途径,将方程和函数问题归纳为一个或几个基本问

题,化归为某类典型题型或方法模式,开展学习,以确保其完备认知体系的构建。

二、确保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身心内在涵养的丰富

初中数学的价值取向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取向,二是文化取向。其知识取向,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

法等紧密关联,而文化取向,则与学生参与、育人导向、数学文化、教学定位等紧密衔接。因此,教师在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时,应切

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现状、身心特性、认知规律、发展需要等内在因素,以实现对人文化、开放式、丰富性认知生态的构建。促使学

生在参与、体验、感知、探究中领悟数学之内涵、感知数学之魅力、体味数学之价值,并根据其抽象美、对称美、简洁美等特性,获得认

知潜能的开掘与认知需要的满足。并通过对生活素材、媒介资源、数学模型、真实场景的借助,来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直观情境,

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获得认知蜕变,以助力于其内在涵养的丰富。

三、凸显教学指导的实践性,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而数学则是思维的体操。初中数学学习的开展,对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严谨性、抽象性、立体性,均有着很高要

求。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积淀、理解能力、思维基础的初中学生来说,其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确保基础的夯实、能力的发展之

外,还应其实遵从其思维特性,并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在知识构架,着力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抽象性思维的培养。并以实

践活动为统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用心感知中开展想象联想、判别分析、探究体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

题中其观察、思考、判别,促使其在提取关键信息,突破认知困惑,进行归纳整合中获得认知蜕变,以进步一提升其思维的活跃性、严谨

性、发散性,来助力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确保课堂教学效能的强化。

四、结论

总之,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贯通至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其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知提

升、自我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而且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完善认知体系、不断丰富内在涵养、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获得认知蜕

变,以助力于其思想认识、人生定位、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与切实发展,进而为其未来人生发展奠基铺路。因此,结合初中数学教学需要

与学生自身认知特性,教师在探索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手段时,应以预设教学目标、对应教学活动、辅助教学资源为铺

垫,不断优化、改进、调适其数学教学的方法、策略、模式,尽量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多样性、灵活性、丰富性,以从不同领域来开

掘学生的认知潜能,调动其学习兴趣,丰富其认知体验,强化其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更好提升自己、全面发展自我中开展探索、进行参

与、拓宽视域、提升涵养,来落实对其核心素养的塑造,以助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万翠.初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14-15.

[2]赵岩.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案[J].中学数学,2020(20):89-90+92.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认知,素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