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北京平谷区五年级数学试卷)

浅谈对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

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

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

技能。就数学学科而言,研究表明,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

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1.数学抽象

抽象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活动,而数学的抽

象是一种特殊的有限性的思维活动。一切数学对象都是抽象思维的产

物。

2.逻辑思维

逻辑推理跟数学自然有很密切的关系;逻辑是数学教学和解题的

工具,更是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核心就是通过逻辑来得以表达。比如

数学定理里面最常见的“如果,那么”句式,就是一种自然的逻辑关

系。在教学数与代数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归纳法,可有

效提高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在教学初中几何知识时需要在已知的的

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对几何图形进行合理的空间想象。

在初中数学中对有关四边形、三角形、相似、圆等内容,采取了

探索加证明的方式,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操作等活动探

究结论,同时对这些探究的结论进行严格的论证。这样处理,使得学

生在探索阶段通过亲身探究活动,展开合情推理,合情推理能力和探

究发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几何学习语言表述等难点得以分解,

有利于降低几何入门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

际的检验,来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初中数学模型共有11个,分

别是:数与式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初等函数模型、函数综

合模型、辅助线模型、几何变换模型、圆模型、概率统计模型、开放

探究模型、阅读理解题模型。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知识点中通

过具体方程总结出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方法――代入消

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在随后的几小节知识中再次通过几个问题情境,

进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这样,在列方程组建模

的过程中,就强化的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了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和意识。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

效模型。

4.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

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数学运算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要求,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运算不仅仅是单纯的加、减、乘、除……

而是包含着式的恒等变形,代数式求值的计算,不等式、方程的变形,

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几何图形面积周长计算等等。

5.直观想象

在初中数学中直观想象更多应用于几何图形方面。首先利用图形

对数学问题和数学问题直观描述;再利用图形结合题意理解数学问

题;最后利用图形探索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数学问题等.在

勾股定理这一章节的开始,主题图的背景是在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

配以《周估算经》及反应勾股定理的图形。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很多

思考:和外星文明交流的“语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这个图反应的

勾股定理到底是什么,它具有哪些作用?……这样的思考可以激发学

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带着这些思考进行勾股定理的学习。所以,

直观想象无论利用哪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图形”这一载体。

6.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知识对数据

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形成过程包括: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得到结论。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意义

与价值,适应了新课程改革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需要。作为一名教

师,应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性质、内容及特征,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

养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奠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

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注重学生思维的训

练、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模型,核心,问题,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