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娄底中考数学试卷真题)
第1篇、小班数学比长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依据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育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预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
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亮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爱好、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认真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看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知幼儿“变”的隐秘。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觉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爱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玩耍: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觉幼儿之间在力量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
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索,思索如何在数学活动
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关心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预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
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关心的。信任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
进行比较有肯定的关心。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头、玩耍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
快乐的。
活动目标:
第2篇、小班数学帮瓢虫找家教案反思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与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叙述。
活动预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3.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玩耍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玩耍“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
口把它吃洁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全都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全都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
体手口全都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全都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看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熟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玩耍,培育幼儿按数量分类的力量。
1.玩耍“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看小瓢虫,巩固手口全都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伴侣帮忙照
看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看,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
一数。”
(2)玩耍“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爱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
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爱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
(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
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以下反思:在第一环节中,玩耍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玩耍“小
瓢虫”我们班的幼儿很有爱好。其次环节中,利用图片练习手口全都的数5以内的数,对我们从托班
升上来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简洁的,但是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应当留意数数的方位,如从上往下,从
左往右。第三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通过玩耍,培育幼儿按数量分类的力量。当孩子说
的答案不一样时,老师需要机灵一些,很好的把它转过来,如瓢虫身上的斑点不一样时,可以通过集
体数数关心幼儿解决。还有就是师幼的互动应当更多一些。
第3篇、小班数学熟识上下教案反思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
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玩耍:小伴侣,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日天气不错,我们一起
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
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
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头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终把
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
最终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连续切换PPT图片,这间房子
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依据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终PPT的最终一个图,消失机器猫图片和音乐。问:小伴侣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
机器猫、大雄和李静。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熟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伴侣们真聪慧,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乐观性特殊高,利用课间训练让幼儿特别感爱好,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
活动利用玩耍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熟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
动目标。
第4篇、小班数学欢乐的水果园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使幼儿熟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2.让幼儿学会按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预备
1.环境预备:
(1)红、黄、绿门票若干,红、黄、绿拱形门各1个。
(2)在活动室内设置红苹果树、黄苹果树、绿苹果树各1棵,上面挂满苹果(卡片)。
(3)绿西瓜、红草莓、黄香蕉或梨的图片若干,挂在奇妙的果树上。
(4)红、黄、\"出自:屈;老.师\"绿筐各1个;红、黄、绿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更多推荐
幼儿,瓢虫,活动,玩耍,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