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发(作者:中职单招数学试卷真题大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运算律测培优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总分

一、选择题

1.25)×4运算时可以应用(

)律使计算简便。

(34×A.乘法交换 B.乘法结合 C.乘法分配

2.智慧老人心里想了一个数,给这个数乘3,再加上15,等于105。智慧老人想的数是(

)。

A.25 B.30 C.35

3.下面的式子(

)表示的是加法结合律。

A.a+b=b+a

c)

4.下面算式(

)与102×99的结果不一样。

A.99

(100+2)×B.102×100-102

(100-1) C.102×D.100×99+2

B.b)×c=a×c)

(a×(b×C.(a+b)+c=a+(b+5.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是(

)。

A.789+218-312和21+159×12

B.569-541+679和36×105÷25

C.555÷11-214

(249-138)和254×6.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得数不改变的算式是(

)。

A.82×2)-125

(6×B.82×(6+2)-125 C.82×(6-2)-12

7.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A.ab=ba B.(ab)c=a(bc) C.(a+b)c=ac+bc

8.300-(426-248)=

A.83

二、填空题

9.计算400÷2时先算了乘法,结果得50,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

口×试卷第1页,共4页

B.122

C.302

D.63

10.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填空,8×24×25=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6×25=6×25)(4×,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和( )律。

12.根据下面的乘法竖式,直接在括号里填数。

124×2=( );4960÷40=( );124×2+124×( )=5208

13.淘气把50(□3)错算成了50□3,正确结果与他算出的结果相差( )

14.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填数。

125×____×8=125×____×13

15.27名女同学.数学兴趣小组有33名男同学,每人买一本《数学与生活》,需要________钱。

16.计算 4×78×25=(4×25)×78过程中,运用的算律是_____。

三、判断题

17.31815446=31815446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 )

18.34×5×65×5=(34+65)×5。( )

19.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

20.加法交换律可以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 )

四、脱式计算

21.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试卷第2页,共4页

①(20+4)×25

②650÷25+26×99

③[513-(324+79)]×13

④ 104×12+27)

(576÷

五、连线题

22.你能帮助左边的算式找出正确的运算顺序吗?连一连。

75-5×6÷2

(15×20-120)÷6

30×(720-370)÷5

340-240÷2×5

六、解答题

23.读书月期间,学校图书馆新购进一批《童话古树》,上册和下册各25本。上册定价26元,下册定价24元,购进这批书一共需要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24.笑笑家买电视机和空调共花了6550元,空调的价格比电视机的4倍多50元。电视机和空调各花了多少元?

25.游乐场收费标准如下,成人与儿童各15人,一共需要多少元?(列综合算式计算)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试卷第3页,共4页

26.水果店运进苹果25筐,香蕉20筐,每筐各25千克,两种水果一共运进多少千克?

27.长庆小学开展义务植树,五年级有137人,六年级有133人。如果每人植树26棵,两个年级的学生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

28.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29.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14只母鸡,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此题的运算符号只有乘号,还有25与4,那么可以根据乘法结合律,先算25乘4,再乘34,这样会达到简便的效果。

25)×4

【详解】(34×4)

=34×(25×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c)=(a×b)×c。

【点睛】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位:a×(b×2.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105减去15,再除以3,即可求出这个数。

3

【详解】(105-15)÷3

=90÷=30

则这个数是3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逆运算,依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3.C

【详解】根据加法结合律的意义:三个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将102写为(100+2)或将99写为(100-1)进行简算。

99

【详解】102×99

=(100+2)×99+2×99

=100×=9900+198

=10098

99

或102×答案第1页,共8页

=102×(100-1)

100-102

=102×=10200-102

=10098

由此可知A、B、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要能正确运用。

5.B

【分析】分析选项中的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相同运算顺序的即可。

1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A.789+218-312,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1+159×B.569-541+679和36×105÷25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C.555÷11-214,先算乘(249-138),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254×法,再算减法;

故答案为:B

【点睛】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6.A

A选项,根据乘法结合律可知,82×6×2=82×2)【解析】(6×,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得数不变;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a×(b+c)≠a×b+c,B、C选项,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得数改变。

2)-125,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得数不变;

【详解】A选项,82×(6×B选项,82×(6+2)-125,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得数改变;

C选项,82×(6-2)-12,去掉括号后,运算顺序改变,得数改变。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C

【详解】略

8.B

【详解】略

9.200

答案第2页,共8页

50得出□×2,再进一步求出□,算出结【分析】因为先算的乘法,后算的除法,所以用400÷果,据此解答。

2=400÷50

【详解】口×2=8

口×口=4;

400÷4×2

2

=100×=200

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200。

【点睛】注意抓住运算顺序是正确得出结果的关键。

10. 24 8 25

【分析】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24×25=24×25)【详解】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填空,8×(8×。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

11.交换

b=b×a,乘法交换律,4×6×25=6×25)【分析】根据题意,a×(4×,4和6的位置交换了,由此解答。

6×25=6×25)【详解】4×(4×,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掌握其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2. 248 124 40

【分析】124乘2得248;124乘4(4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所得结果是496个十,即4960,所以4960除以40得124;把42分解为40与2的和,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40=4960,40=124;42=40+2,【详解】根据竖式可知124乘2得248,因124×所以4960÷42=124×2+124×40。

所以124×b+ a×c。

【点睛】乘法分配律a×(b+c)= a×13.147

【分析】50(□3)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然后再与50□3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50(□3)-(50□3)

答案第3页,共8页

=50×□+150-50×□-3

=150-3

=147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意义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4. 13 8

8,再用所得的积乘以13即可。

【详解】通过观察此题可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125×【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掌握与运用。

15.240元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详解】4×(33+27)

60

=4×=240(元)

每人买一本《数学与生活》,需要240元钱。

16.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b×a,b)×c=a×c)【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a×(a×(b×,据此解答。

78×25

【详解】4×25)×78

=(4×78

=100×=7800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及应用。

17.×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318+154+46=318+(154+46)

题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利用的是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熟练掌握情况,注意两者的区别。

答案第4页,共8页

18.×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5=34×5+65×5,由此即可判断。

据此可知:(34+65)×5=34×5+65×5

【详解】(34+65)×

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9.√

【解析】略

20.√

【详解】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加法进行简便运算,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然后和第三个数一起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故答案为:√

21.①600;②2600

③1430;④7800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先算除法,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和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25

【详解】①(20+4)×25+4×25

=20×=500+100

=600

②650÷25+26×99

99

=26+26×26

=(1+99)×26

=100×=2600

答案第5页,共8页

③[513-(324+79)]×13

13

=[513-403]×13

=110×=1430

④104×12+27)

(576÷=104×(48+27)

75

=104×=7800

22.见详解

【分析】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中,有括号的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进行乘法、除法计

算,注意在进行乘除法计算时遵循从左往右的原则,最后进行加减运算,据此可得出答案。【详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定理,进而得出答案。

23.1250元

【分析】第一种方法,用上册的定价加上下册的定价,求出整套的定价。再乘25,求出花费总钱数。第二种方法,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购买25本上册以及25本下册花费的钱数,再相加,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第一种方法:

25

(26+24)×25

=50×=1250(元)

第二种方法:

答案第6页,共8页

25×26+25×24

=650+600

=1250(元)

答:购进这批书一共需要1250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24.电视机1300元;空调5250元

【分析】6550减去50等于电视机价格的1+4=5倍,除以5等于电视机价格,总价减去电视机价格等于空调的价格。

【详解】(6550-50)÷(1+4)

5

=6500÷=1300(元)

6550-1300=5250(元)

答:电视机花了1300元,空调花了5250元。

【点睛】熟练掌握和倍问题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3000元

【分析】用一张成人票的价格加上一张儿童票的价格,求出成人与儿童各1人购买门票的价钱。再乘15,即可求出成人与儿童各15人购买门票的价钱。

15

【详解】(120+80)×15

=200×=3000(元)

答:一共需要3000元。

【点睛】熟练掌握公式总价=单价×数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6.1125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筐,再用每筐的重量乘以筐数便可解答。

【详解】25×(25+20)

45

=25×=1125(千克)

答:两种水果一共运进1125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7020棵

答案第7页,共8页

【分析】先算出两个年级的总人数,再乘26,就是他们一共可以植树的棵树。

26

【详解】(137+133)×26

=270×=7020(棵)

答:两个年级的学生一共可以植树7020棵。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混合运算,根据题意正确计算即可。

28.900台

【详解】略

29.6个

【详解】略

答案第8页,共8页


更多推荐

乘法,运算,结合律,交换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