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广东省2020数学试卷)

小班数学活动按物体大小排序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观察方法将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

2.

能够自主制定大小排序规则,并进行排序。

3.

能够发现物体的大小与形状、颜色等特征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多种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五角星,圆形,正方形等)

2.

让学生自带一些大小不同的物体。如玩具车,糖果,花瓶

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游戏引入

1.

让学生站着,并按身高从低到高排队。

2.

以此为例子,得出按大小排队的重要性,并与按身高排队

进行类比。

第二步:展示不同的物体

1.

展示五个不同大小的几何图案。如正方形、圆形、五角星、

梅花等。

2.

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排列这些图案。

3.

鼓励学生自行思考,自行决定排序的规则。

第三步:制订排列原则

1.

在学生自行排列后,老师可让学生说明自己的排序原则。

2.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其他的排列方案,并尝试找到更多

的排序原则。

第四步:学生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制订自己的大小排序规则。

2.

让学生依照自己的规则,将物体按照大小进行排列。

3.

在完成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规则以及难点。

第五步:游戏互动

1.

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小的坐标轴,坐标轴的左边为小,右

边为大。

3.

老师随机出一件物品。先由一组学生猜测物品的大小,并

贴在黑板上坐标轴的位置。

4.

另一组学生要纠正不符合大小的贴纸,并移动到正确的位

置。

第六步:全班总结

1.

让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方法以及它的规律和难点。

2.

让学生总结这次活动的启示和感受,并记录在笔记本中。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学生非常善于发现物体之间大小的规律。有

些小组甚至制订出了非常精确的规则。同时,活动也让学生们尝试了

发现规律的乐趣和创造性思维。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规则的制订过程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与此同时,我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不

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以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

趣,还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更多推荐

学生,物体,排序,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