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数学试卷评语简短评语)

五年级数学下《打电话》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打电话》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

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五年级数学下《打电话》教学反思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课堂上,我帮助学生首先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

义,接着出示例题:把1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学生

列出算式后,接着探究算法。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经过思考后,争先恐

后地说出了5种算法。学生的每种算法把算理都解释得非常清楚。我

也被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对他们的每种算法不由得说:“你的想法

真独特”。学生也被他们自己能够想出多种算法所鼓舞着。我接着让

他们继续计算,使学生发现上述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计算题目。

只适合于用乘倒数和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通过讨论归纳出:分数除以

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是最具普遍性的方法。学生获取的

这个结论是在自己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得出的:他们通过计算实践,逐

步明确通用的方法只有两种(即乘倒数和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下课以后,我回忆这一节充满了学生思维智慧的数学课,使我感

悟颇深。《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

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

师往往是代替学生发言,代替学生思维,代替学生说出结论,这根本

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久而久之会慢慢抹煞孩子的创新意识。在教

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代替学生去思

维。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怕学生思考,会出现思维分散,偏离重

点,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这实际上是教师

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导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最后只能自己

替学生思考、归纳、总结。计算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鼓励

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

空间留给学生。在本课中,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充分让学

生自己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寻找解决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长

期的训练,已能通过各种思维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每种方法都可以看

作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

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

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力

争做到评价及时、准确。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发展,逐步达到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

2、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教材呈现的直观的情境图: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

分得多少块?分饼的情境,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相当熟悉,不但生

活中有,以前的课本知识中也有,生活、学习的经验体会到和以前分

饼的问题有相同之处,都是用饼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

得多少个饼的问题,算式是3÷4=?,有直观的情境图帮助学生思考,

有学生知道这个算式的结果是3/4块。借机可以让全体学生直观地体

会结果不满1时可以用分数表示,直观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与除法

的关系。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和除法教学反思

验证“3÷4是否是3/4块,也就是每人分得是3/4块饼吗”是这

堂课的难点,操作能帮助学生理解。方法一是一个饼一个饼地分,将

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分得1/4

个饼,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将第二、第三个饼也分,每个小朋友还是分

得1/4块饼,三次一共分得3个1/4块饼,合起来是3/4块饼;方法

二是三个饼叠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其中的一份,

也就是每人分得3块的1/4,有3个1/4块饼,即3/4块。操作、图

像都是直观的不同手段和形式,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3/4块饼”得

到的过程,形成丰富、准确的表象。

观察等式3÷4=3/4、3÷5=3/5可以发现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有了板书的直观支撑,学生很容易知道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

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有了板书的直观支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思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