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二年级上册期中考数学试卷)

论坛 

201 1年第4期(总第152期) @ @ 

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和谐之美 

华蕾 

宝应县范水镇中心一 学,江苏 宝应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小学数学课堂也应该是一 

幅和谐的画、一支和谐的乐曲、一首和谐的诗。和谐社会呼 

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如何让学生感受课 

225819 

二、立足自主探究,构建和谐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 

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 

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随着课 

堂的和谐之美?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做法: 

设置有效情境,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已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数学、 

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场所。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与运 

用,也应兼顾学生的认知心理,从而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 

式的和谐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 

验和理解数学”。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一方面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效的情境设置还能营 

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我设 

计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朋友相见,按照咱们中国人的礼节一般会 

怎样? 

生:握手。 

师:谁来和老师表演给大家看看?(老师与一同学握 

手。)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让学生探索讨论:1. 

怎样才能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2.把三角 

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拼成的图形与三角形各部分有什么关系?有的同学把三 

角形沿中间的高剪下后再拼成长方形,有的同学把两个相 

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开放性操作,更有效地 

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 

择不同的操作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 

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差异,体现和谐的学习个体 

学生个体之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就该允许 

师:举高一些,握给大家看看。几个人才可以握手? 

生:两个人。 

生:不一定要两个人才能握手,我一个人也可以握手。 

(学生两手握在一起,并举起上下晃动。) 

师:哦!恭喜恭喜!(老师模仿学生的动作,同学们 

学生差异存在,并提倡差异参与。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 

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立足于一般,照顾到特殊,体现和 

谐的学习个体。 . 

笑。)还得要两只手,有两只手才能握手,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今天老师能有机会给大家上数学课,心里非常高 

兴,我愿和咱们班的同学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那 

比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学生借助蛋糕图初步认识 

1/2后,我引导学生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表示出它的1/2;活动交流时,由于这一操作活动本身并无 

太大难度,因而,我先让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汇报自己操作 

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至于随后的深究性问 

题“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 

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则留给那些学习水平较好的学 

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老师的…(朋友)。你们 

和老师互为朋友。(板书:互为) 

师:能说说你对“互为朋友”这个词的理解吗?(学生从 

各个角度谈) 

师:能不能说,老师是朋友?是敌人的朋友?(生笑)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不错,看来你们绝对够意思,你们 

这些朋友老师交定了! 

本片段中,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互为朋友”入 

生来完成,而让其他学生作一些相应的补充或复述。这样 

的安排,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 

四、实现平等对话,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数学而言,对话与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 

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 

手创设情境,紧扣“互为倒数”这一概念的本质之一,使学生 

从感性上初步理解了“互为”的含义,为理解倒数的意义作 

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对话和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 

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和交 

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 

了铺垫,这样的安排还营造出和 的课堂氛围。 

@ 瞩@ 201 1年第4期(总第152期) 

消’防安全教育从孩子抓起 

柴玉玲 

卫辉市幼儿园,河南

火灾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全,也造成了无数家庭的不幸。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经济 

财产损失 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遇紧急情况时,儿 

童应变、自我保护和迅速离开的能力均有限。因此,加强对 

幼儿园的消防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的。。项重要工作。为了 

使全体师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 

卫辉4531O0 

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江泽民同志二卜多年 

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 旨所在。而做好预 

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根源 

上消除火灾隐患。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火感到非常新奇,有时会背着老 

师和家长做玩火的游戏。点火烧纸、烧柴草,在野外堆烧废 

轮胎、废塑料等,几乎每一种玩法都具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性。孩子们年纪小,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平时我们就 

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自救自护能力,确保安全,我们开展了 

系列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利用各种方法使孩子们充分认以到玩火的危害性和Ⅵ能带 

来的严重恶果,无论任何时候都不玩火。教师平时做好晨 

检、午检工作,教育孩子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易燃 

易暴等危险物品,自己在工作中也要注意消防安全,放学时 

关闭电源,拔开插座,爱护消防设备,保持通道畅通,确保消 

防安全。 

为了使全体教师对消防安全知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我们专门请新乡消防支队的消防员给全体教职工举办了消 

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员讲解了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 

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 

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 

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同时,消 

防员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灾后现场照片,使 

所有参加学习的教师都屏息凝视,神色凝重,深感自己责任 

的重大。在现场讲授过程中,全体员工都认真听讲,专心做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消防活动 

1.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活动,增强孩子自救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孩子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 

效果。为增强幼儿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 

防范能力,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消防安全教育土题活动。 

首先,我们利用网络、宣传栏、家长等资源,让孩f们了解消 

防知识。通过讲解,使幼儿知道了容易引起火灾的因素,火 

灾的类型,各类火灾的扑救方法、常见安全警示标示的认 

识、“ll9”火警报警电话以及自救逃生的办法等消防知识。 

随后各班教师组织本班孩子进行模拟火灾现场逃生演练。 

在熊熊的烟雾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湿毛巾捂住鼻 

子、嘴,半蹲着安全逃离火场。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从感官 

上感知、认识火灾,掌握了基本的逃生自救技能。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织幼儿阅读了一些有趣的消防 

了学习笔记,大家还结合自身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 

问题,进行了咨询,消防员~进行了回答。培训结束后, 

全体教职员工真正意识到,消防安全与我们每个学校、家庭 

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火灾其实离我们只有一一步之遥,我们只 

有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懂得遇到突发性火灾能够及时开展 

自防自救和疏散常识,才能保证师生的安全。 

二、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从根源上杜绝火 

灾现象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 

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 

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 

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 

习。和谐的师生关系前提条件就是平等对话。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双方在交往互动中相互交 

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 

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 

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想、其进。在“辩论”中,通过摆事 

儿歌,举办“消防小卫士”画展,认识、绘制了部分安全标志, 

观看火场逃生办法、如何拨打l19报警电话模拟flash动 

在对话交流中,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思维 碰撞,创新的火 

花在进发。 

总而言之,构建和喈的数学课堂教学,这是时代的Ⅱ 

唤,是新课标的要求。 要我们师生问心灵融通,教学相得 

益彰,课堂流光溢彩,就一定能"刨一斤和谐教学新天地。 

( 饪缟辑鲁瑞) 

实讲道理,互相倾听与交流,从而达成一致理解,形成共识。 


更多推荐

学生,火灾,孩子,学习,数学,自救,教学,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