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杭州职高语数学试卷)

纪博士

数数12345

整理:郑梦前

于特讲题

主讲:纪东旭于新华

【研修团队】

郑梦前、顾永清、焦建林、黄萍

学悟有别,你我自取,教学践行,适切至上!

(林福凯)

数学解题五境界

第一个境界:正确解题.

很多同学以为如果一道题目做错,订正一下,知道哪里错了,怎么做,就行

了,其实这只是最低境界.

第二个境界:一题多解.

我们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是,不要满足于用一种做法和思路解题.一道题目做

完之后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对于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可以有其它

的合理解释.

第三个境界:多题一解.

完成一道题目的分析后,尝试推而广之,或把其中的数字换成字母,或把一

些条件做一些改变,从这道题目延伸出去,探究与此相关的一类题目.

第四个境界:发现定理.

到了这个境界,可以自己发现一些结论或定理、规律。这些结论、定理规律

都是解题的有用工具。解题高手都有自己的定理库.

第五个境界:自己编题.

解题的最高境界是能够编题。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具备编题的能力。解题高手

拿到一道题目,会知道出题者的意图,会发现出题者的陷阱。即便出题者粗心出现了一个

错误,他也能够很快地纠正纠偏.

刘俊勇:如果没有真正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就忘却了,真正弄清楚更重要,远胜于蜻蜓点

水式浏览一遍.

1

一方面重视技巧,尤其是考试技巧学习技巧,另一方面回归数学本质,回归教育意义

我们听到一个技巧的时候,除了拿来使用之外,还需要去体会专家在思考、总结过程的数学思考,这个我

觉得更加重要和有意义。因为专家的本意也正是立足于思想的交流,而不是一招一式的传递,

在本地方

的一些小型的培训中,我注意到活动中最最怕的就是坐在下面的教师一直把自己当成听众、

容器,同时,相当一部教师的都有简单的拿来主义和简单的怀疑主义倾向,这个也特别可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绝技想拿冠军是不可能的。以教材为主对大部分学生适用,但在我们这光靠教材

的知识点,中考想考满分概率为零。

学灵魂在于积累、创新、规纳而不是照搬的模仿和接受,要有自己的数

学大格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版块一引入问题

1.如图1-1,在3×3的网格中标出了∠1和∠2,则∠1+∠2=

图1-1图1-2

2.如图1-2,在△ABC中,∠BAC=45°,AD是BC边上的高,BD=3,DC=2,则AD的长为_________.

版块二“123”+“45”的来源

一般化结论:若

45

则有

tan

a

32

时,则得到

tan

23

1

2

a

11

tan

a1

),

a

1

a

1

tan

=

(了解)

5

1

tan

=

(重要)

3

tan

=

3

(了解);

7

当a=2时,则得到

tan

a

52

时,则得到

tan

25

1

4

a4

时,则得到

tan

3

tan

=

(次重要)

5

2


更多推荐

题目,解题,境界,技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