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高新区郑州招教数学试卷)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
运算意义及相关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和简单的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
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联系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整
百)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
●联系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自主探索接近整十、整百的
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估算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位数或三位数乘
一位数,能应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联系对乘法运算的已有认识和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
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
●联系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和口算方法,能正
确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联系对除法运算的已有认识和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
法,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联系生活经验和对乘、除法关系和已有认识,探索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能通过主动验算判断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联系对乘、除法运算含义的已有认识,理解“倍”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联系生活经验,探索并掌握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初步学会用从
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联系生活经验,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千克和克,具体感知1千克和1克的实际轻重,
知道1千克=1000克,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单位换算;了解估计和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
法,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信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
写分数;能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母不超过10);能
联系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正确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和含
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中
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
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与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能识别一些物
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尝试进
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增强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2)通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练习,提
高进行乘、除法运算的能力,不断加深对数的大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认识“倍”的含义,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两步计算解决
相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
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和经验,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简单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认识平移、
旋转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受
图形的运动与变化,尝试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逐步增强
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初步
建立1千克和1克实际轻重和观念,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
(6)在探索和交流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培
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计算,千克和克的初步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与实践”活动,尝试从多少、长短、
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
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积累
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探索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简单平
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测量和描述物体的轻重,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识
别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
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逐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探索计算方法、验算计算结果、发现简单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学会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进一步体会反
思性学习环节的意义。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识千克和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轴对称图形和生活中的平移、旋转
现象等活动中,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逐步增强对事物的数量有其大小、物
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的好奇心。
(2)在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长方形、
正方形等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探索间隔排列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等活动中,进一
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克服困难
的意志。
(3)在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严谨、
认真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养成主动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4)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轻重,用平移、旋
转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变化,以及测量和计算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周长等活动中,进一步
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习的过
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内涵,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更多推荐
问题,数学,认识,探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