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高一各科月考分析数学试卷)

易经的奥秘:卦的象数理

易经的奥秘:卦的象数理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

文王所作、由卦、爻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384爻、依据卦象推测

吉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易经的奥秘:卦的象数理,欢迎大家借鉴与

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是一个连锁,叫做象、数、理的连锁,象数理是有连锁

的作用。

《画外音》我们学《易经》应掌握哪些基本东西呢?一定要把《易

经》的象数理三个东西都搞清。其实《易经》中象数理一直就在我们

生活中,比如:不成功就成仁。这句话就来自《易经》大过卦的卦象,

它要么是棺材要么是桥梁,桥梁就是成功,棺材就是成仁,不成功便

成仁才叫大过。又比如,每当我们拿不定主意或忐忑不安时常会说心

里七上八下的。这个七上八下就和《易经》中的数有关。但数字7比8

小,为什么7在上8在下?《易经》中的理又是什么?学习《易经》是

不是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智慧?

《正文》我们都认为《易经》是从象开始的,实际上这话有点问

题,应该说一切一切都是从数开始的。你心中没数怎么去画这个象,

但我们所看到的是他把象画出来,没有深入去了解象的背后它一定有

个数存在。中国人常讲一切有定数。这句话其实不迷信。你看宇宙万

象哪个没有定数。你看到一棵树大概就知道它能不能活,能活多久,

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因为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

规律,为什么我们三岁就会看大,六岁就会看老,就是三岁小孩一看

就知道他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到了六岁差不多一生都看透了。那我看

不懂,那是你自己的事。孔子说,虽然是一百世后的事情,我也可看

清。他告诉他的学生子张‘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这不

是神通这是推论,今天叫推理。你看我们又把理说出来了,象数的后

面有一个更看不清楚的理,所以数是离不开理,象也离不开理,但是

理呢,它是象跟数合起来所得到的规律。所以中国人说,你要按照道

理,就是你要照那个理去走就不会出差错。

象是什么?大家会想,象是现象呢?还是真相呢?因为有的现象并不

代表真相,还有假象,是虚的还是实的?你会想很多,但《易经》是合

起来的,这里头有真相也有假象,我们分得开吗?分不开的,有虚的它

就有实的;有看得见的部分就一定有看不见的部分,它同时存在你无法

去分。老实讲会看相的人不会去看你的表面,所以我们今天常听到说,

哎,给我看看相吧,其实这已经不必要了,因为你全部都是假象了,

看相要在你不注意时去看,那是你的真相。一旦你注意了,给我看个

相啊,统统是假象。有很多事情真的是我们自己弄不清,然后就说那

是迷信,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把《易经》的象数理三个东西都弄清,然

后你才知道你的判断是不是合理。

《画外音》《易经》本来是来源于自然的,但由于它艰深难懂又

被一些似懂非懂的人利用来看相算命,于是《易经》不仅被蒙上一层

神秘的面纱而且被打上迷信的烙印。曾教授认为只要搞清象、数、理

就可以知道《易经》的奥秘,那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叫相和数呢?

《正文》最早伏羲氏找到两个最简单的相,一个是打结一个是松

开。用今天的话讲,《易经》就是开关,就是开跟关,你看所有的电

灯都是开关在控制,你开了它就亮,你关了它就暗。阴就是关了,电

门不通了。因为它是物质嘛;阳就是开了,它是能量,它是精神方面的

东西,我们以前一味说,精神就是精神,物质就是物质。因为我们不

相信我们老祖宗的话,一直等到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质能是互变的,

能量能变成物质,物质会变成能量,你把物质以最快的速度去跑,跑

到最后它就变成能量了,能量的速度慢慢慢慢,慢下来,最后又变成

物质了,物质就是能量,能量就是物质。

那我们老祖宗很早很早就讲,阴到极就变阳,阳到极就变阴,它

阴阳本来就是互变的,不是固定的。数是从象来还是象是从数来,中

国人有句话叫心中有数,当我心中有数时我去看象,所以每一个人都

相当主观,因为你心中已经有数了你才去看那个象。看这个象,它是由

六个爻组成一个卦,爻不是阴的就是阳的,一共只有两个符号,连续

的叫阳,中间断开的叫阴。

6个爻你可以是三个阴三个阳,可以是两个阴四个阳,也可以倒过

来是两个阳四个阴,怎么变都行,但变来变去就是阴阳两个东西,而

两个东西又是一个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因为数是有生命的,

是活的,不像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它是死的。看到这个象你想到什

么呢?它就是一副棺材,这个卦就叫棺材象。你看里面一个人硬邦邦的

死了,四个钉子钉下去,盖棺论定。其实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从卦象模

拟过来的。大家会不会觉得一个人要刚强,但过刚的人死得很快。你

说,我就是硬脾气,那你准备短命,谁叫你脾气那么硬?你去看自然现

象,人活着跟死了不同在哪?,活着他有弹性,死了就僵硬了。所以当

你气到全身都硬了就是准备要快死了,读了《易经》你就知道,不要

气成哪样,你还要活。这个象你不想成棺材也可以,想成是个桥梁,

横向是条大河,四个角都有钉子,然后一条一条的木头(板),你就踩过

去了,它又是桥了。一个象不同的人来想象它有不同的结果,那怎么

办?这样才需要卦名,卦名就是给你一个范围,你只能在这个范围里去

想象,这个卦就叫大过,为什么叫大过?因为《易经》它是阳大阴小,

凡是阳它就是大的,阴就是小的,这个卦四个阳两个阴,大的多小的

少,所以叫大过于小。任何事情只要大过于小你就要当心,各种问题

就快出现了。那有没有小过于大的,有,小过于大就叫小过,小过的

象是什么?就像一只小鸟

,飞过去就没有痕迹了,所以你不太会注意它。当你看到一个棺

材时不会不注意,当你看到一只小鸟时可能根本不在意。人为什么小

过不断就是因为你不在意,我们老觉得很多事很难琢磨,就是你没按

《易经》的道理去想去做,如此而已。孔子说,不二过。他就讲《易

经》你不要犯大过也不要犯小过,因为《易经》里有大过卦和小过卦,

大家一想有大过就糟糕了,坏事了,其实大过卦只是一个使人喜悦的

卦,看到这个卦应该很喜悦。

《画外音》象就是指卦象,而卦象原本是自然中事物的形象。所

以看卦时既需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运用《易经》的思维,从正反两方面

考虑问题。那大过这个卦象代表了什么,为什么曾教授说看到大过卦

应喜悦呢?

《正文》很多人读《易经》他读死了,就是只从文字上去解释,

大过,那还了得,那这个卦一定不是好卦。《易经》里没有什么好卦

坏卦的,根本没有。老实讲一个人想到大过你应该弄得很清楚,这就

是《易经》的理,它要么是棺材要么是桥梁,桥梁就是成功,棺材就

是成仁,不成功便成仁才叫大过。老子告诉你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告

诉你,你如果下定决心要为天下先,你心里要准备不成功就成仁。大

过就是创新就是改革,那是高度冒险的事,要不要做你自己选,成功

不见得你有份,失败了你会死。老实讲古往今来所有伟大的人物就是

准备成仁的。什么叫忠诚,就是我知道我这句话讲了皇帝会生气,可

是职责所在我要讲,我讲的时候就准备死了,死的时候绝不会说皇上

救命,皇上饶命。

因为我心安理得,我愿意得到的。我们一般人是没有能力也没有

机会犯大过的,充其量只会犯些小过。所有一般人都是小过不断大过

不犯,这就代表这个人是没出息的,你看历代的伟人,你从哪个角度

去看他都是犯大过的,都是跟当时有非常激烈的一种相反意见,当时

你要知道犯大过的人他心里要有一个观念要有一个决心,就是不成功

便成仁。所以大过卦它一方面告诉你,你可以成功地构筑出一条通向

未来的桥为人谋福利,但相反你失败了就要准备进棺材。为什么大过

卦它有两个象,就是说你不犯大过你比较安全,你犯大过你就要有种,

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失败时你要死而无憾。大家看这个卦,全都是阴

的,只有上下是阳,跟刚才那个大过卦完全相反,阳的它变阴,阴的

它变阳。这个叫错卦,两个相错。你看乾卦

和坤卦就是相错,就是错卦。全部都是阳的,突然间都是阴的,

这个震撼够大的。上下是阴中间全部是阳,大过卦;上下是阳当中全是

阴代表什么?上面那个阳代表你上嘴唇,下面那个阳代表你下嘴唇,当

中四个阴代表你两排牙齿很尖锐,就是大小通吃,大快朵颐,所以这

个卦就叫颐卦。,它是养生的卦,上山下雷为颐。

山是不动的,你吃东西上面会动吗?雷是动的,都是下面在动,你

说我不信邪,我下面不动(扶住下巴),你上面怎么动。上面没法动了,

它是自然的现象谁也改不了,它总要一个阴一个阳的,两个嘴唇都动

就完了,两个嘴唇都不动也完了,所以上面是阴下面是阳,大快朵颐,

就这个意思。而当中出现一根鱼刺,卦就变了,就变成噬嗑卦,噬嗑

卦你不是咬断它就是你牙齿被它搞掉了。你看这一切的道理都在里面

了。

《画外音》现在我们知道象就是卦象,但同样的卦象可以有完全

不同的解释,同是一个大过卦,它也许是棺材,那就是死路一条;也许

是桥梁,那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所以才有不成功就成仁的说法,由

此可见我们中国人许多的成语和观念都来自《易经》,那《易经》中

的数又是怎样影响着我们中国人呢?

《正文》《易经》64卦,每卦有个卦名,目的就是你看到象后不

要乱想,要根据卦名来想为什么要叫这个卦名,代表什么意思?然后看

到数的变化,它每一爻都是数的变化,那数的变化是什么?就是一而二,

二而一而已,那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就这个意

思。《易经》中的数最深的数学,也只不过是这样,左边太极,两仪,

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右边是什么?始数,方根,

平方,立方,三次方,四次方,五乘方。所以卦都一样,右边可得出,

n=0(2的0次方),n=1,n=2,n=3。大家觉得好有学问,其实还是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模一样的东西。各位要记

住一句话,世界上一切一切都是数的变化。你看人的年龄一天比一天

老,整个身体一天一天在变化,,就是那句话,不进则退。

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差,不会有维持现状的,没有,不要骗

自己。你看两人的交情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疏远,哪怕是亲戚朋

友,时间长了不打电话不见面,见面时就没话说。所以为什么要多往

来,这《易经》往来往来,要不然叫什么朋友?朋友往来,不能仅在那

里计较利害关系谋求小利,整天开玩笑讲些没用的话,那是浪费时间。

你见到朋友分享点智慧不好吗?整天开玩笑,嘻嘻哈哈的`人就是浪费

生命。我这里要讲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你可以做小丑你不能玩搞笑,

现在大家很喜欢搞笑,这是人类很大的危机。你看小丑出来所有小孩

都知道这是小丑我不能学,你搞笑,他不知道你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小孩就学你。因为他分不清那是正经的那是不正经的,他并不清楚啊,

任何事情当数一变你就知道后面已经变了,变的就太大了,叫什么?差

之毫厘失之千里。这边只是一点点那边就完了,下去了。我们的数说

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概就解决了。

因为我们一共只有十个手指头,这五个叫生数,生数就是作基础

的,实在五没办法解决了才把六拿来凑,所以它叫成数嘛,就是凑成

这个数。五能解决就五好了,你看我们把队伍叫队伍,就是这队人马

我五个手指头可以掌握的(攥住拳头),我掌握不了叫什么队伍(五)呢?

你讲队六就有一个跑掉了,队七就更糟糕了。其实很多话如果真了解

它的原意,你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后来用九和六也是这个道

理。九代表阳六代表阴。《易经》里九是跟阳是密切相关的,六跟阴

也是密切相联的。

可是我们后来发现,卦是会变的,所以叫变卦。你看我们常讲,

你又变卦了,说话不算数。就是卦成了以后它会变,只要一个爻变整

个卦就变,所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才加上七和八,七八是

不变的,九六变。七八是什么?七是少阳,少阳是不会变的,老阳才会

变,因为阳极才会成阴嘛,你少阳怎么会变。八是不会变的,八是少

阴啊,那六呢,它会变,它是老阴。那大家会不会觉得奇怪,七比九

小,那七是少阳,九是老阳,这个我可以接受。那八呢,明明比六大,

为什么八反而是少阴?而六反而叫老阴?这很简单,因为阳是向外扩展

的,它是膨胀的,所以九比七大;阴它是收缩的,所以六比八大。可见

这个数字的大小跟它的性质是有关的,这样各位才知道七变九,八变

六,我们把它叫做七上八下。这个七上八下就是这个数的变动,就叫

七上八下。

《画外音》我们还可从数学角度来看七上八下的道理,在《易经》

中奇数为阳,因为阳是扩张的,所以阳是正数;偶数为阴,因为阴是收

缩的,所以阴是负数,七是奇数为阳,八是偶数属阴,所以七在上八

在下,七上八下就是这么来的,可见《易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无

处不在,那《易经》中象数理的那个理又该如何解释?

《正文》象数的变化后面有个理,理是长期不变的。但中国人说

不变就是会变,千万要有这种观念。从现在开始,当你听到不变就知

道它会变;当你听到变就知道后面有个不变的东西。再说一遍,这是

《易经》里最要紧的精神,就是阴阳它是同时存在的,它不会分。说

现在是阴天,太阳还是在那,只是你看不到,被乌云遮住了而已,乌

云一散太阳马上就出来。刚刚下雨,下的很大,突然太阳又冒出来了,

它没那么快,它本来就在那,根本就没动嘛。

我们眼睛看的差不多都是假的,可我们最相信的就是我们的眼睛,

这是人类很愚昧的地方。我亲眼看到的,就是看错了,就是看错了嘛,

五官是会骗人的,你看有那么多光我们所看到的就只是那么一点点,

其它的我们看不到。一个人站在这,你所能看到的范围很有限,后面

的你完全看不到,人不要想象自己是无限的,那是很可怕的,人是有

限的,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说我难以胜任这个工作。

很少听到说,把这个工作交给我办,你放心好了,最后一定出差

错。老子说,正反是同时存在的,正就是反,反就是正。我们给各位

看一个东西,这个就叫无极,无极就是什么都没有,不是,而是什么

都有只是你看不出,这个叫太极,太极它是里面在动,但你看不出它

在动,任何东西都有两个力量在那里动。你看当我们心里头开始动的

时候,都是正反两边都有,看到地上有钞票第一反应是,我把它捡回

去;第二个想,算了,还是不拣比较好。这就叫天人交战,要不什么叫

天人交战。当你一动念时它正反都有。

然后变四象 ,更复杂了,我拣了钞票回去我干吗呢?留着给自己用

还是交公安,让别人拣那他负责,就不用我负责了。你慢慢会想得很

多,然后就越想越多,想到64卦你就团团转了,就无法再想了,所以

64就是满数,这不很简单吗。但我问你,当轮子往前转时是往前还是

往后,你看它往前实际上它是往后了,它往前就是往后,那里有什么

往前往后(好比我们看到的风车转动)。

如果你还不相信我可告诉你,当你哪天想到:生就是死,死就是

生。那你就大彻大悟了。你看一生的修炼就是告诉你生就是死,死就

是生。如果连这个都看不透,那你苦恼多多。阴就是阳,阳就是阴;好

就是坏,坏就是好。因为好会变坏,坏会变好。它随时在变,噢,又

过了一天就是又少了一天,多一天工作就是少一天生存。所以你说时

间要过得快才好,那就是死得快,时间过得慢才好,那就是煎熬了。

你想那些干吗!一切如常是最好的,过正常生活是最好的。

《画外音》如果说《易经》中的象和数是变化的现象,那《易经》

中的理就是不变的规律了,而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透过变化的现

象掌握那个不变的规律,那这个不变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呢?学习《易经》

是不是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智慧呢?

《正文》《易经》的道理是说明宇宙人生的,西方人没有这样做,

西方是把宇宙交给科学,人生它不管的。中国人是把宇宙和人生合在

一起从来不分,因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你必须要尊重宇宙的规律。

所以我们的观念是天人合一,宇宙人生它是从生成然后发展,最后变

化,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生老病死是必经的道路,没人例外。这当中

它有个不变的道理,我们现在过分强调‘变’所以大家很辛苦,其实

变的后面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叫万变不离其宗。那个宗很重要,其实

人生演变过程可用四个字表示:元亨利贞。一年四季是元亨利贞,整

个宇宙的变化还是元亨利贞,离不开这四个字。《易经》的道理简单

说几个大家就清楚了,

1、循环往复,你看周一到周日,又是周一到周日,没有一次变动,

大家说一切一切都在变,那为什么星期一到星期天没变;

2、物极必反。当你天天说你身体好时,你就快大病了,常常病的

人其实不太容易死,凡是那种身体硬朗的,你就经不起病了,一病就

倒。你说你常常没病是好事还是坏事?那个生病就是身体里面的演习,

你常常演习你怕什么,从来没演习过,敌人一来你就完了,这是容易

理解的。

3、阴阳变化。你各方面都是阴阳变化,它阴阳随时是要平衡的,

因为它要调和嘛。这个叫做,4、动态均衡。一切都是动态均衡,当这

边的地隆起来时,你就知道在地球的某个地方地塌下去了;当你看到一

个好人出来时就知道一个坏人也出来了,它两个是均衡的,没那么多

好人要那多坏人干呐,没那么多坏人你怎么知道有这么多好人?像这种

话就是《易经》的思维。那你说我们怎么办?人很简单嘛,该好就是好,

该坏就是坏,没有谁对谁错嘛。因为好人就是要治坏人的,坏人就是

要被你治的,那一个坏人都没有你好人有什么用,还不等于零。你去

治他就好了,整天抱怨他干吗。我们是,5,超越吉凶的。一个人老有

吉凶吉凶的观念其实是不长进的。前面提到两个卦这里简单说一下,

天在上,地在下,否

。地在上,天在下,泰。这不很奇怪吗?天明明在上地明明在下,

天如果在上地如果在下,天是阳的它就一直往上走;地是阴的它就一直

往下沉,上下不交,人就活不了,因为地蒸汽上不去,天上的雨也下

不来,人就死了。那你是不是真把天真弄到地下,把地弄到天上,那

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讲的是一股气,那一股气而已。天气往下降地

气往上升,阴阳交泰,普降甘霖,万物丛生,所以你不能否定有气在,

人活着就是一口气,天地之间就是气的作用,气有阴的有阳的,任何

东西有阴的就有阳的,有阳的就必定有阴的。数是什么,你看它都是

三阳三阴,都是很调和的,同样调和,位置不对就完了,所以人要看

你位置的变化,你就要调整自己的观念,人就是到哪个位置就要想那

个位置的事情嘛。

《易经》的卦没有好坏,千万不要说好卦坏卦,如果要讲好卦只

有一个,谦卦,谦虚的卦,谦虚是永远没有过分的。一天我在机场听

到一个人在打移动电话,跟他朋友讲,你不能再谦虚了,过分谦虚就

是虚伪。这人实在太差了,什么都有过分只有谦虚永远没有过分。我

只给各位一句话就好,懂得谦卦的人你要知道,你没有任何成就,没

有任何表现,你就根本没资格讲谦虚,什么谦虚?你一无所能嘛,还有

什么谦虚。谦虚是我有能力,有表现,有贡献,我才抱歉抱歉,实在

不敢当。你根本什么都没有你就谦虚了,你有什么要谦虚的,所以很

多人用语是很幼稚的,唉,我什么都不会,就是会谦虚,那就是无能,

什么谦虚,你还有资格讲谦虚。你早点把《易经》的道理搞清楚你就

不会错了!但我们有一个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叫趋吉避凶。所以下讲

要来讲讲《易经》真能趋吉避凶吗?

扩展资料:

很多人都说《易经》是从象开始的,实际上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

应该说,一切一切都是从数开始的。

心中没有数,怎么去画那个象呢?只不过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已

经画出来的象,而没有深入了解每个象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数的存在。

中国人常常讲:一切皆有定数。这句话其实并不迷信,它是告诉

我们,所有的事情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宇宙万象都是有定数的,而且

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经》中所指的象,是虚实合起来的。一个会看相的人,根本

不会去看人的表面。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给我看个相吧”,其实这时就已经不必看

了,因为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已经做好了被看的准备,

已经全都是假象了。

看相,要在被看人不经意的时候去看,才能看出真相,这才是看

相的道理。这和综合判断一

个人的表现是一样的道理,而并不是迷信。

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自己弄不清楚,却说它是迷信。从现在开

始,我们要把《易经》的象、数、理搞清楚,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判

断是不是合理。

《易经》中的象,就是指卦象。卦象原本是自然中事物的形象。

所以我们看卦的时候,既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运用《易经》

的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比如,《易经》中的大过卦,就像是一口棺材。中间四个阳爻像

一个死去的人,硬邦邦地躺在棺材里,两头各有一个阴爻,就像四颗

钉子一样钉下去,盖棺论定。这个卦就是个棺材象。

同样是这个卦的象,我们还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桥梁——它的底

下是大河,两边的阴爻都是钉子,一条条的阳爻是木板,我们踩着它

就可以过河了。这样一来,这个卦象又变成桥了。

一个象,不同的人来想象,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才需要卦

名。卦名就是给大家一个范围,我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来想象,而不

能是看到一个卦象,就信马由缰地乱想一气。

大过,之所以叫这样的卦名,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易经》

里阳大阴小,凡是阳就是大的,阴就是小的。这个卦里有四个阳、两

个阴,就表示大的多、小的少,是大过于小,所以叫大过。

我们应该注意,任何事情只要大过于小,就要小心有类似大过的

问题出现。

依此类推,《易经》里的小过卦,就是中间有两个阳爻,两边各

有两个阴爻,总共四个阴爻、两个阳爻,即小过于大。

小过的象就是一只小鸟,中间两个阳爻是鸟身,旁边两对阴爻是

翅膀,它的意思是飞过去就没有痕迹了,所以我们不会太注意它。

我们今天总觉得很多事情难以琢磨,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易经》

的道理去想去做而已。

很多人读《易经》,只会从文字表面上去解释,所以看到大过就

觉得是不好的卦。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易经》里根本没有好

卦和坏卦之分。

《易经》中的数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像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

是死的。

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与《易经》中所讲的数相比,现在最

高深的数学也不过如此。

我们在一边列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

六十四卦,在另一边列出始数、方根、平方、立方、四次方、五次方、

六次方,就会发现它们是一一对应的。

我们在数学里学过2n,我们把n等于0、n等于1、n等于2、n

等于3,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对应起来,又会发现,

两个还是一模一样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数的变化。

比如人的年龄,我们都是一天比一天老,又比如人的身体,也是

一天一天在变化。

一句话,所有东西都是不进就退,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差,

没有静止不动、维持现状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数,其实很简单,用“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大概就可以化解了。

我们的手一共有十个指头,一个手掌有五个指头,这五个就叫生

数。生数是做基础的,到五个数没办法化解的时候,才把六拿来凑,

所以六以上都叫成数,是凑成一个数的意思。

一件事,用五能够化解就用五好了。我们之所以把一队人马叫队

伍,就是说这队人马,用一个手掌的五个指头就可以掌握。

如果一只手掌握不了,怎么能叫作队伍呢?如果叫“队六”的话,

就说明有一个跑掉了,叫“队七”更糟糕,说明两个跑了。

可见,中国有很多话,如果我们了解它的真意,自然就知道该怎

么做了。

《易经》六十四卦,卦中的每一爻都是数的变化。一个卦成了以

后,只要其中的一个爻变化,整个卦就变了,所以才说牵一发而动全

身。

象、数的变化后面有个理,理是长期不变的。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当你听到不变的时候,

就知道它会变,当你听到变的时候,就知道它后面一定有不变的东西。

阴阳是同时存在、永远不会分开的,所以变和不变也是永远不分

开的,这是《易经》最重要的精神。

比如,现在是阴天,其实太阳还在那里,只是被云层遮住了,我

们看不到而已,等到乌云散开,太阳马上就出来了。

刚刚雨还下得很大,突然间太阳又冒出来,不是太阳跑得多快,

而是它本来就在那里,根本没有离开。

《易经》的道理,是说明宇宙人生的。这一点跟西方不同。

西方人是把宇宙交给科学,人生他们是不管的。而中国人是把宇

宙和人生合在一起,从来不分开的。

中国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必须要尊重宇宙的规律,所以

我们的观念是天人合一的。

宇宙和人生,都是从生存到发展再到变化的过程,生老病死是必

经的道路,没有人例外,这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我们现在过分强调变,所以大家很辛苦。其实变的后面有一个不

变的东西,叫作万变不离其宗。

如果说《易经》中的象和数,是变化的现象,那么《易经》中的

理就是不变的规律。

我们学习《易经》,就是要透过变化的现象,掌握那个不变的规

律。这样无论你做什么事,都会游刃有余


更多推荐

没有,知道,看到,宇宙,大家,变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