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山东文科生数学试卷真题)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
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
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说课稿小学 篇1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
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
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
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
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
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
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
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
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
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
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
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
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
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
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
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
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
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
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
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
后,我安排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
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
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
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
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
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
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
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
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
决搭桥铺路。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
(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
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
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
学生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3、
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安排让学生在数学
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
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审题的能力,
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
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
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
突出不到位。
更多推荐
学生,阅读,培养,题目,数学,说课稿,运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