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锦州市仿真大联考数学试卷)

2023年数学教学反思《练习一》

2023年数学教学反思《练习一》1

教学内容:练习三7——13题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也取得了一

定效果。

1.丰富了主题情境的内涵。

从教学实践来看,“猴子爬树摘桃”的情景比教材“小猫观金鱼图”更具开

放性,学习素材更为丰富,使问题呈现具有了现实意义。13只猴子在一起玩,

一些猴子爬上了树,有些能够看到,有些钻入了树丛看不见,现在地面上还剩下

6只猴子。那么“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呢?问题的呈现显得比较自然,也

是学生想知道的。于是例题13-6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2.准确把握了“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包括“多样化”和

“优化”两方面的内涵。“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即教师在教学中尊重

学生的思维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展示出来供大家探讨;“优化”是

指“个体的优化”,即在多种方法呈现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方法,

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的方法。简言之,“算法多样

化”并不是指方法越多越好。

2023年数学教学反思《练习一》2

一、比较好的地方

1.联系生活情境,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新课的引入,创设了班里常见的分小棒的情境,通

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来引导学生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探索笔算方法。其

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

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 口算、笔算、估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

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

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

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3. 动手操作与竖式书写相结合,帮助理解算理,突破难点。将操作与算理

的讲解不分开,融为一体。边操作边讲解,每一步算理都与操作紧密结合,使得

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易懂了。

二、不足之处

1、操作中对不同的处理方法没有鼓励学生创新、找出更多的方法。另外在

处理百位分不完余下的处理时我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操之过早,应该多

给学生时间去找出方法。

2、在用竖式计算时,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是很严,导致有的学生书写不规

范,我没有引起重视,今后应该在这方面严格要求。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和验

算和估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2023年数学教学反思《练习一》3

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更多推荐

学生,方法,问题,算理,笔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