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发(作者:芜湖对口升学考试数学试卷)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的概念,会其直观图的画法与表示法,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

与推论。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熟悉的例子为载体,引入平面,介绍三个公理,并引导学生用图

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加以准确描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三维的,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图形、符号、文字之间的转换,体现数学的现实意义,进而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

5、教学方式:实物教学、类比教学、引导探究式

教学用具:纸板两个、三角板一个、四条直线(自制)、三角架、投影仪

二、教学过程

(一)以一副对联的形式展现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学好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利用实物,研究平面,知图形文字符号的转化”

横批是本节课的标题“2.1.1平面”

设计意图: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学习要求,可以增加本节课的趣味性。

(二)学生自己阅读“三维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用具”,教师给出“教学重点

和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整节课的框架简单了解,并强调重难点。

(三)探究发现一:观察生活实例(类比直线)引入平面

1、观察教室里的桌面、黑板面,给我们怎样的直观感觉?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呈现这

样的形象?(给出教室、大海、操场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举例和互相交流。与

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几何中的平面就是从这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是平的、光滑的、无大小、无厚度,

是无限延展的。(类比直线总结平面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受平面的形象;通过类比给出平面的特征。

1

(四)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1.平面的画法(类比直线的画法)

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化成45,且横边长是邻边长的2

倍(有时也用其它图形表示平面,比如三角形)。水平放置与竖直放置直观图的画法。

2.平面表示(三种)

(1)可以用希腊字母表示为“

平面

,平面

,平面

(2)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顶点表示为“平面ABCD”

(3)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为“平面AC或平面BD”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教师展示实物,并用课件动态展示实物的画法与表示,可以给学生深

刻的印象。

0

(五)相交平面的画法

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用虚

线画出来。(用实物展示四种不同的相交平面,并分别用课件展示其画法;带领学生一起画

最后一个相交平面。)

在立体几何中,凡是被平面遮住的线都画成虚线,凡是不被遮住的线都画成实线。(不

管是原有的还是辅助线)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直观感知然后再画出来,符合认知的过程。

(六)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类比集合)

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三个方面解释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列表以及动态的方式展现上述关系,明确归类,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其中

的关系符号与集合中符号形成类比,找出区别与联系,便于学生比较、记忆和运用。

(七)探究发现二:线与面的关系(分组讨论)

请你用笔和纸板做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一直线与一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在平面内吗?

2、如果一直线与一平面有两个公共点,那么这条直线在平面内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直观感知线与面的关系,让学生抢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公

理1。

(八)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一)

文字语言: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2


更多推荐

平面,学生,类比,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