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小艾同学写数学试卷)
2022年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填空题
1、肽聚糖单体是由______和______以______糖苷键结合的______,以及______和______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______水解。
2、亚病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1分子葡萄糖底物经EMP途径产生______分子丙酮酸,______分子NADH+H+和______分子ATP。
4、通常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应将pH调至______;高氏一号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应将pH调至______;马丁氏培养基合于培养______、pH为______;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适合于培养______、pH为______。
5、真核微生物执行运动功能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型鞭毛,它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6、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表现在: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
7、按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微生物分为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______。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固氮体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3种。
9、在进行转化时,受体细胞必须处于______,此时细菌细胞一般处于生长曲线上的______。
10、补体存在于正常的______和______中,其化学成分为______,它被______激活后具有补充抗体的作用,其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
11、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厚度薄,因此用溶菌酶处理后容易获得原生质体。( )
12、生物界所需的一切能源,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能。( )
13、丙酮丁醇发酵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的,该菌是一种梭状芽胞杆菌。( )
14、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
15、酵母菌细胞壁上所含有的丰富的麦角甾醇,是生产维生素D2的良好原料。( )
16、微生物的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它的某一菌株才可作为具体的“模式种”。( )
17、稀释平板测数时,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 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
18、黄曲霉毒素是著名的致癌剂,人或动物摄入足够剂量后,不必经过体内代谢活化即可诱导肝癌的发生。( )
19、色氨酸突变株(trp-)表示该菌本身不能合成色氨酸,因此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
20、病原菌感染其宿主后,有时可与宿主长期共存而不使发生传染病,但此宿主却成了危险的传染源。( )
三、选择题
2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 )。
A.无核膜核仁
B.有核膜核仁
C.有完整细胞器
D.有染色体
22、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A.调节细胞膜的透性
B.调节酶与底物的接触
C.调节代谢流
D.调节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23、青霉(Penicillium)的无性繁殖产生( )。A.外生的孢囊孢子
B.外生的分生孢子
C.外生的节孢子
D.外生的游动孢子
24、描述螺旋对称壳体特征的参数有( )。
A.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B.螺旋长度与直径
C.螺旋的外观
D.蛋白质亚基大小
25、硝化细菌属于( )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26、 细菌以转化方式进行基因转移时有以下特性(
)。
A.大量供体细胞的基因被转移
B.有F质粒参加
C.依靠噬菌体感染受体细胞
D.可通过从供体细胞中提取DNA片段来完成
27、在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 )来决定的。
A.温度
B.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C.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D.稀释度
28、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的发明者是(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别依林克(M. Beijernck)
29、O抗原又被称为( )。
A.菌毛抗原
B.鞭毛抗原
C.菌体抗原
D.表面抗原
30、 丛枝状菌根是植物的一种( )。
)。
A.内生菌根
B.外生菌根
C.内共生生物
D.外共生生物
四、名词解释
31、原生质体
32、噬菌斑
33、铁呼吸(iron respiration)
34、移码突变
35、絮状沉淀反应
五、简答题
36、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生理特性及经济意义。
37、封闭系统中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经历哪几个生长时期?各期有何特点?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
38、某细菌在t0时的菌数是102个/ml,经过400分钟后,菌数增加到109 个/ml,计算该细菌的世代时间和繁殖的代数。
39、为什么说在污水治理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是借助于微生物的处理法?
40、什么是学名?举例说明什么是双名法?
六、论述题
41、利用加压蒸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易招致哪些不利影响?如何避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答案】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β-1,4;双糖单位;四肽尾;肽桥;溶菌酶
2、【答案】类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朊病毒
3、【答案】2;2;2
4、【答案】细菌;7.2~7.4;放线菌;7.4~7.6;真菌;自然;各种微生物;自然
5、【答案】“9+2”;鞭杆;基体;过渡区
6、【答案】分解纤维素等初级有机物;产能方式多样性;生物固氮作用;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生物转化;分解氰等剧毒物质;抵抗极端生活环境
7、【答案】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厌氧菌
8、【答案】生物固氮;共生固氮体系;自生固氮体系;联合固氮体系
9、【答案】感受态;对数期的后期
10、【答案】血清;血液;蛋白质;抗原-抗体复合物;溶解和杀伤细胞;趋化作用;免疫黏附作用;中和病毒作用;过敏毒素(促进炎症)作用
二、判断题
11、【答案】错
12、【答案】错
13、【答案】错
14、【答案】对
15、【答案】对
16、【答案】对
17、【答案】对
18、【答案】错
19、【答案】对
20、【答案】对
三、选择题
21、【答案】A
22、【答案】C
23、【答案】B
24、【答案】B
25、【答案】C
26、【答案】D
27、【答案】D
28、【答案】B
29、【答案】C
30、【答案】A
四、名词解释
31、答: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该类细胞只能用等渗或高渗保存或维持生长。
32、答:噬菌斑是指将噬菌体稀释液接种于布满敏感细胞的平板上,经一定时间培养,以每一噬菌体粒子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圆形、透明和有一定特征的溶源区域。噬菌斑可以用于噬菌体的鉴定、分离和计数。
33、答:铁呼吸是在某些专性厌氧和兼性厌氧菌(包括化能异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和某些真菌)中发现,其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Fe3的呼吸作用。铁呼吸是厌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微生物代谢形式,多种古生菌和细菌都能进行铁呼吸。
34、答:移码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引起转录和翻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35、答:絮状沉淀反应是测沉淀反应的经典方法,其过程为:将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内或凹玻片上混匀,如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为阳性反应,如诊断梅毒的康氏反应。
五、简答题
36、答:(1)酵母菌的形态
酵母菌的细胞直径约为细菌的10倍,是典型的真核微生物。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等。
(2) 酵母菌的生理特性
①能发酵糖类产能。
②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③多数以出芽、少数以裂殖进行无性繁殖;有的种可进行有性繁殖,产子囊和子囊孢子。
④行芽殖的酵母菌可以形成由单个细胞排列而成的群体,称为假菌丝。
⑤腐生型的酵母菌分布在自然界含糖的环境,如水果、花、树皮上。
(3) 酵母菌的经济意义
①酵母菌是各种工业生产的菌种。
酿造工业:如制酒、制醋;食品工业:如面包制作;酶制剂:如脂肪酶、石油脱蜡、长链脂肪酸制取。
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37、答:(1)封闭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经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4个生长时期。
(2)各时期特点如下:
①迟缓期: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RNA、蛋白质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细菌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在迟缓期细胞处于活跃生长中,但分裂迟缓。在此阶段后期,少数细胞开始分裂,曲线略有上升。
②对数期:细菌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和分裂,导致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胞内所有成分以彼此相对稳定的速度合成,细菌为平衡生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环境变化等,群体的生长逐渐停止,生长速率降低至零,进入稳定期。
③稳定期:活细菌数最高并保持稳定,细菌开始储存糖原等内含物,该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营养物质消耗和有害物的积累引起环境恶化,导致活细胞数量下降,进入衰亡期。
④衰亡期:细菌代谢活性降低,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细胞大小悬殊。
(3)根据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工厂生产效益:
①在工业发酵和科学研究中迟缓期会增加生产周期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来缩短迟缓期。
②对数期的培养物由于生活力强,因而在生产上普遍用作“种子”,对数期的培养物也常常用来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③稳定期是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如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就在此时期,因此如果及时采取措施,补充营养物或去除代谢物或改善培养条件,可以延长稳定期以获得更多的菌体或代谢产物。
38、答:据题可知在t0时菌数x0=102,经400min后,设在t1时菌数x1=109
n(繁殖代数)=3.3(lgx1-lgx0)=3.3(lg109-lg102)=23.1
G(代时)=(400-0)÷23.1=17.3
由上述可知,该菌的代时为17min左右,400分钟内大约一共繁殖了23 代。
39、答:用微生物处理、净化污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污水处理装置这一小型人工生态系统内,利用不同生理、生化功能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而进行的一种物质循环过程。其成为水处理中最根本、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原因如下:
(1)废水是经家庭或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含有大量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下水,而污水则是指受人畜粪便污染过的废水。污水中主要是微生物的污染,所以借助微生物的生化处理法是根本,治理源头。(2)在工业有毒污水中所含的农药、炸药、多氯联苯(PCB)、多环芳烃、酚、氰、丙烯腈和重金属离子等都属剧毒物质或“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若不加处理,则社会后果极其严重。利用某些特定的分解菌的作用,将有害物质降解,达到的污水处理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效果。
40、答:(1)学名的定义
学名指一个菌种的科学名称,它是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国际学术界公认并通用的正式名字。
(2)双学名的定义及举例
双名法指一个物种的学名由一个属名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两部分构成。属名的词首须大写,种名加词的首字母须小写名人(包括由人名或地名等专用名词衍生的)。出现在分类文献中的学名,在上述两部分之后还应加写3项内容,即首次定名人(正字体,用括号括住)、先定名人
六、论述题
41、答:(1)加压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产生的不利影响
①形成有机或无机物沉淀;
②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提高其色泽,如褐变和毒变;
③改变培养基的pH;
④降低培养基浓度。
(2)避免加压蒸汽灭菌产生不利影响的措施
①采用特殊加热灭菌法
a.对易破坏的含糖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应将糖与其他成分作分别灭菌,待灭菌后再予以合并;
b.含Ca2+或Fe3+的培养基应与磷酸盐成分作分别灭菌,灭菌后在混合,这样就不易形成磷酸盐的沉淀;
c.对含有易被高温破坏成分如糖类等的培养基,应进行低压灭菌或间歇灭菌;
d.在大规模发酵工厂中,对培养基灭菌可采用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
②过滤除菌法,对培养基中某些不耐热的成分有时可采用过滤除菌法除菌;
③其他方法,如配制培养基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以防止沉淀发生;可用气体灭菌剂如氧化乙烯等对个别成分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在混入已灭过菌的其他培养基成分中。
更多推荐
细菌,灭菌,培养基,细胞,进行,代谢,生长,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