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小学四午级数学试卷)

幼儿园大班数学科总结

幼儿园大班数学科总结1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

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

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

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

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

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作,多

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

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

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

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幼儿园大班数学科总结2

活动前,在全体数学教研成员的指导下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神奇的魔法机器》,

并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发现并对比事物的大小、数量、形状的变化。目标确立后,

做好一系列的活动准备,我们利用孩子身边喜欢的动画角色“叮当猫”送的魔法机器

导入活动。

在活动中,集体观察和讨论,在有趣的魔法咒语“叮当法术变变变,按我的指令

变”,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们很顺利地都能比变化前后的不同,请了好几个孩

子都能回答正确。孩子们能够很快判断出魔法机器所具备的魔法,即能够变出大小、

形状、数量不同的东西。如:小变大(大小变化),圆变方(形状变化)、少变多(数量变

化)。以至于活动很顺利地达成目标,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虽然活动具有趣味性,

但还是需要具备一些挑战性。

所以最后一个操作环节时,我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纸,请孩子根据难易不同自主

选择任务并独立操作,孩子们居然都能够完成,还能一一说出指令和结果。

由此看来,孩子们的挑战难度有待提高,如:在讲解过程中不必将大小、形状、数

量三个特征全部讲解清楚,应该留给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间;提供的操作纸应该分小组发

放,让孩子可以走动式的选择;一颗星为简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状为一种指令,两颗星

以大小、形状、数量并存为一种指令,三颗星即以两台魔法机器结合,提供两种或两

种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维思考操作。这样就给与了孩子想象和挑战的机会。

活动也不会显得毫无挑战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科总结3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

“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 “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

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

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

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因此大班数学

活动《测量远近》,正好符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帮助幼儿尝试借助工具测量

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

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

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

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

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 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

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

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

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

能力。

每个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

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

活”。所以无论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幼儿园大班数学科总结4

在本节课之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等,本节课在小

朋友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比较、分类的能力。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思考:

这一节数学活动课是靠游戏来完成的,它摆脱了枯燥、无味,充满了童趣,小朋友

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本节课以图形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为主线,引导幼儿观察图

形的不同点,从颜色、形状、大小,鼓励幼儿积极的参加图形找朋友的游戏,逐步深

入,通过PPT的操作让幼儿更直接的去感受,幼儿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

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

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图形找朋友游戏时次数玩得不多,一些孩子都没玩到,有些失落。

2、电脑上操作演示的东西可以丰富些。

作为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诲是必不可少

的,但是自己在教学中的领悟和体会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需要自己平时慢慢思考,

慢慢积累的。


更多推荐

孩子,幼儿,活动,数学,操作,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