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高难度数学试卷)

第六单元 可能性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摸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

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

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3.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

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前后联系如下:

本单元主要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简单随机

现象的特点,感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发展随机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同时也能拓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第三学

段学习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奠定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

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

定性描述。教学难点是: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特点:

1.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由于受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对随机现象中蕴含的

规律,特别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定量刻画,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数学课程标

准降低了第一、二学段关于可能性的教学要求,第一学段不再提出可能性的教学要求,第

二学段删去了“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要求,只要求“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

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为了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套教材对原实

验教材有关可能性的教学内容作了比较大的调整,第一学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学内容,

第二学段不再安排用分数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教学内容,并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安

排在一个单元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以

突出让学生了解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感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重点。

2.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可能性”的研究对象是日常生

活中的随机现象。在随机事件中,事情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会有多种可能的结果。本

单元涉及的随机现象,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且事件发生的可能结果

都是有限的。由于是学生首次接触简单的随机现象,教材提供了许多有趣的实例,引导学

生在操作、实验、观察、比较中认识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简单随机事件的特点。例如,

例1提供了装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的口袋,让学生通过摸球实验,体会到从口袋里任意

摸1个球,摸出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黄球。随后的“试一试”

提供了装有2个红球的口袋,让学生通过摸球实验,体会到从口袋里任意摸1个球,摸出

的一定是红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口袋里放2个黄球,是否能摸到红球,进而认识

不可能事件的特点。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来揭示简单随机现象内涵与外延,

凸显了简单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认识。


更多推荐

可能性,发生,现象,学生,事件,感受,可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