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2021广东高二数学试卷)
・
图书馆事业建设・ 贵图学千U2012年第3期
“云图 书馆’’环境下的地方文献工作新模式
以“贵州数字图书馆”和“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为例
冯晴君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贵州贵阳550004)
[摘
打破了地方文献分布的局限性,扩大了地方文献共知共字的领域。本
要]
构建于互联网技术的“云图书馆”,
文利用网络数字图书馆收集的大量地方文献信息,用以说明地方文献工作在“云图书馆”环境下呈现的
新特点和新模式。 .
【关键词]
地方文献工作;云图书馆;文献分布;“贵州数字图书馆”;“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
New Model of Local Literature Work iII the Environment of”Cloud Library¨
——
T0”Digital Library of Guizhou”and”PeaI1 River Delta Diitgla Library Alliance”as all example
Feng Qingjun .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Guizhou,550O04)
Abstract:The”Cloud Library”built on the Internet technology,broke the limitation of he ditstribution of
he ltocal literature,and expanded the sharing areas of local literature.This papei"collected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by network digialt libraries in order to present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patterns of he ltocal literature work in the environment of”Cloud Library”.
Key words:Local Literature Work;Cloud Library;Document Distribution;Digital Library of Guizhou;
Pearl River Delta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
1近几年兴起的新技术、新概念
计算机连接起来以获得超级计算机也叫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计算机的功能,但是成本更低。 】——即云计算是高性能超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
喻的,对图书馆事业来说,其影响力是史无前例的,它将改变
图书馆的工作流程、服务理念,大大提高服务效果。尤其是
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1.3关于“云图书馆”
“云”概念的出现以及在图书馆的应用,向我们开启了一扇
“大图书馆”的理念之门。
1.1关于“云”
关于什么是“云图书馆”,有篇文章是这样定义的:云图
书馆是构建于互联网上,并向读者提供服务的虚拟图书
馆。[3】——即云图书馆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构建的图书
馆基础设施和服务。
近几年关于“云”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究竟什么是
“云”?刘炜博士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或
机构用户来说,‘云’是一种新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方
“云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多个图书馆或读者等其
他用户;在“云图书馆”里,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
应的服务,图书馆的信息可以全球存取,也可以与“云“中的
其他图书馆共享,为图书馆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提供统一
平台与便利。
如贵州省的“贵州数字图书馆”、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
数字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珠三角联盟”)以及浙江省的
式,它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
提供随时的访问、分享,对某一相关功能或资源的管理和使
用可以部署在全球任何地方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1]——
即云是巨大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
1_2关于“云计算”
“浙江网络图书馆”、辽宁省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山东
省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等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就是一朵
朵构建在互联网上的大小不同的“云”,“云”和“云”之间资
源共享,构成更大的“图书馆云”。
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获得任何图书馆的
任何资源,这是图书馆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如今,科学技术
一
云计算就是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
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软
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MSP(管理服务提供商)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
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就是把普通的服务器或者个人
1一
贵图学刊2012年第3期 ・图书馆事业建设・
发展到云技术时代,“云图书馆”的出现,为实现地方文献的
资源共享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2地方文献在“云图书馆”分布情况
信息分类
“贵州数字图 “珠三角数字图
书馆”显示搜 书馆联盟”显示 误差
索结果 搜索结果
地方文献是各地文献资源中的特种文献,以承载本地信
报纸(篇) 599979 580579 194|D0
息而具备特有的使用价值。在某一个区域内如果没有一个
可供共知共享的技术平台环境,那么各类型图书馆里的地方
学位论文(篇) 10568 10569 1
中文专利(篇)
中文标准(篇)
视频(部)
会议论文(篇)
162
16
3502
13684
l62
16
25O1
13683
O
0
l
1
文献容易分散或重复,也容易导致图书馆遗漏某些渠道出版
发行的但不被知晓的“精彩”文献。
我们常视稀缺文献为“镇馆之宝”,在新技术、新事物急
剧涌现的今天,这其实是“坐井观天”。“云图书馆”的出现,
扩展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不仅可以从本省的数字图书馆联盟
中发现各馆藏有的地方文献,还能从本省以外的数字图书馆
联盟中找到本省的地方文献。以贵州省的地方文献为例,不
仅可以从“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联盟平台上查到藏于贵州
各高校馆、公共馆的贵州地方文献,还可从广东省的“珠江三
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中查到贵州地方文献收藏在全国600
多家图书馆的那些馆。如果某种地方文献都没有收藏,数字
图书馆联盟还会告诉你相应的获取方法。对图书馆来说,
“云图书馆”可以获取最全面的文献信息,通过整合,为读者
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对进行专题研究的读者来说,可减少
课题重复,少走弯路,为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到更加全面、系统
的依据。实证比较:
2.1地方文献在本地和异地“云图书馆”的分布
实例1:
“贵州数字图书馆”(2012.5.19通过QQ“远程协助”查
询)
进入“贵州数字图书馆”界面,点击“图书”,输入关键词
“贵州”,显示在标题、内容甚至出版单位与“贵州”有交集的
图书25475种,可以分年代和学科、作者等类型进行查询,同
时还提供有期刊文献45 1070篇、报纸文献599979篇、学位论
文10568篇、会议论文13684篇、专利文献162篇、标准文献
16篇、视频3502部以及相关信息咨询23712条等类型文献
的查询o k41
实例2
“珠三角联盟”(2012.5.19查询)
在“珠三角联盟”这个平台上,也可以查找贵州省的地方
文献。输入关键词“贵州”,即显示与贵州有交集的图书
24682种,期刊文献451070篇,报纸文献580579篇,学位论
文10569篇,会议论文13683篇,标准文献l6篇,专利文献
162篇,视频3501部,相关信息咨询1111条。
表1 贵州地方文献在本地和异地“云图书馆”的分布对比
“贵州数字图 “珠三角数字图
信息分类 书馆”显示搜 书馆联盟”显示 误差
索结果 搜索结果
图书(种) 25475 247oo 775
期刊(篇) 45l07O 451070 O
从表中可看出,除图书和报纸的误差稍微大些,其余信
息基本接近。
2.2地方文献在本地及异地馆藏中收藏情况(以图书为例)
及解决方案实例
①《贵州“草鞋兵”》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该书只有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本地读者可用馆
际互借方式获得。
②《贵州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及实务》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年出版
该书在贵州省馆及多个高校馆都有收藏。
③《贵州十大苗药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该书在贵州所有馆都没有收藏,而在浙江、四川、广东等
9个省的l4个图书馆有收藏,对于中草药资源名列全国第二
的贵州省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个不该有的遗漏。
④《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年9
月出版
该书是贵阳中医学院承担的贵州省重要现代化科技产
业研究专项重大项目“贵州中药资源种类、分布的修订与增
补研究”的科研成果,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但贵阳中医学
院图书馆竟然没有此书,反倒是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有收
藏。
⑤《公共政策与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以
贵州省为例》,王飞跃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该书作者为贵州财经学院教授,此书在贵州任何一个图
书馆都没有收藏,在省外10个省市的24个馆有收藏,作为
作者单位的图书馆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向作者本人
索取予以收藏。
⑥《贵州自助游》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贵州省所有的馆都没有此书。从“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
馆联盟”的“获得此书”途径得知,从“当当网”、“卓越网”用
7.6折和7.4折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此书。
⑦《从贫困走向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贵州农
村经济发展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本书是作者娄胜霞通过大量调研掌握贵州农村经济发
展第一手资料撰写的专著,对研究贵州农村经济有较高的参
考价值。但是,此书在全国任何图书馆以及网上书店都没有
它的“踪迹”。此书如果通过“朗润数字书店”进行“按需印
・
图书馆事业建设・ 贵图学刊2012年第3期
刷”,只需45元就可按原版印刷,而原书的价格是58元。
一
家图书馆都没有买到。民营发行渠道各自为政的经营模
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o9
年9月出版
式,使得图书信息的完整收集变得十分困难。
3.3灰色地方文献信息缺乏发布渠道
获得途径:该书只有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有收
藏,可通过与该馆馆际互借获得此书,如果没有业务往来,还
可以通过“按需印刷”获取,或通过个人图书馆的收藏直接打
关于灰色文献,虽然定义有多种,各图书馆对它的收集
力度不尽一致,但公认的是他的利用价值大,是地方文献中
重要的信息来源。它的收集难度大,一是因为它多为内部出
版,不走营销渠道,主要采取行业内交流进行信息传播;二是
因为不是正式出版物,不在“呈缴”范围,也进不了图书馆;三
开“超星阅读”功能进行在线阅读和下载。
据统计,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现存地方文献近万种,贵
州师范大学图书馆7000余种,贵州省图书馆历史悠久,地方
是由于发行渠道的原因,本来是正式出版物,却被屏蔽在信
文献除了解放后的,还有民国时期地方文献500余种,古籍
地方文献1000余种,这几家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在贵州省
是收藏较多的。而“云图书馆”对贵州地方文献“存量”的统
计,却有26185种(没有重复),而贵州省各收藏单位所收藏
的地方文献有许多是重复的,可想而知,对于贵州省来说,地
方文献的总量和实际存量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大的,要依靠某
一
个或几个馆对全省地方文献收集齐全很难办到。
3造成地方文献分散的原因
3.1 出版社众多,出版信息发布不力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80
家(包括副牌社35家),其中中央级出版社221家(包括副牌
l5家),地方出版社359家(包括副牌2O家)。[61目前,我国
图书的出版信息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期编制的期货数
据,如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编的《全国新书目》、新华书店总
店编的《社科新书目》、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编的《全国地方版
科技新书目》等,一种是图书供应商提供的现货数据。由于
体制的不同,在书目信息的发布方面,缺乏一个权威、统一的
发布平台。尤其是地方版图书,多为中小型出版社所出,这
些出版社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出版信息无法及时准确传递到
各地图书供应商,造成不少地方出版社的好书进不了外地图
书馆。现在的图书供应商除了国营的新华书店,还出现了大
量实力不等的民营书商。 书店和书商各有各的进书渠道,
实力再强的企业都不可能将580家出版社的信息收集齐全,
对于要在几百家出版社每年出的几十万种图书出版信息中
筛选本省的地方文献,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也不算过分。
3.2发行方式多样,发行渠道不畅
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发行方式由过去的出版社出
版、新华书店包销的单一模式,衍生出了出版社自办发行、作
者自费出版、自己包销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由于有相当一部
分新书没有进入新华书店的发行系统,而是走民营渠道销
售,所以这部分新书很难进入到图书馆馆藏。据不完全统
计,这些图书进入各类图书馆馆藏的不足20%。 ]据悉,《全
国新书目》报道的年图书总量仅占全国年出版新书总量的
13%一15%。 对自办发行的文献,往往是通过其编纂机构
来发行,作者包销的图书,作者自行“消化”,根本就没有机
会进入图书流通的第一渠道,这些信息书商就无法获得,图
书馆容易漏采,就像前面所举的⑤⑦两种书一样,全国任何
息发布平台以外而“被灰色”。这部分灰色地方文献还不在
少数,据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统计,该馆非正式出版的地方
文献约占全部地方文献的1/3,这是他们到各机关单位亲自
上门收集和多渠道“淘换”得来的,有动员个人捐赠,有夜市
书摊上购买,也有网上旧书店“淘宝”,因为这些文献是不可
能通过书目或者通过书商获取出版信息的。
地方文献的概念,现在已基本趋于一致,不再是本地出
版的所有文献,但是绝大部分反映当地情况的就在本地出
版,也有相当一部分作者选择在外地出版社出版,这就给本
地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信息带来了难度。
4“云图书馆”为地方文献共知共享提供了运作和服务的模
式
新技术的应用和“云图书馆”的出现,使得数字化了的地
方文献有了共知共享的平台,只要各图书馆组成联盟,各联
盟成员馆则成为新技术及新技术平台的用户,不需要再为解
决构建联盟的技术问题和缺乏技术人员而发愁。即使有一
些图书馆因为需求的个性化,必须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也
有可能利用云计算,即租用因特网上的软件运行平台或磁盘
空间,将自己的软件置于云端上的平台或磁盘中利用PaaS
或IaaS,图书馆可以一劳永逸地摆脱对于机房、服务器和专
职IT人员的依赖,使自己的业务和员工队伍更加集中于核
心业务。
“云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需要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搜
索引擎,它以元数据为基础,能够将纸本与电子资源、书和报
刊、中外文文献、本馆有的资源与没有的资源进行整合。贵
州省的“贵州数字图书馆”和“珠三角联盟”等“云图书馆”就
集合了全国6O多个区域图书馆,涉及图书馆600多家,涉及
264个数据库,中文文献满足率达到96%,外文文献满足率
达到85%,为提供、整合地方文献信息,建立本地区专题数据
库做到了较高的满足率。
实例1:“遵义会议”
在“珠三角联盟”上,显示与“遵义会议”的图书3535种,
词条50条,期刊22o4篇,报纸984篇,学位论文3篇,会议论
文41篇,视频178部等;但图书信息中,由于是字段搜索,也掺
杂了不少错误信息,没有被过滤掉,如《力量与克制:中美关系
的共同愿景》,此书的第三章是由刘遵义等人编写的。
实例2:“孙中山” (下转第19页)
一
3一
・
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 贵图学刊2012年第3期
字。它具有明确类目涵义及类目之间关系、增设新主题概
增类目、修改类名、完善注释等方式,容纳了更多的新学科、
念、指明分类方法、提供主题检索途径和揭示图书分类法新
新事物和新主题,解决了一些迫切的归类问题,更加具有科
旧版本之间联系与变化的功能5。类目注释不恰当这里可以
学性和实用性,也更加人性化。总的来说,这次《中图法》的
分为三种情况:
修订是极为成功的,为图书情报机构的分类检索提供了更加
第一种情况是删减注释。对于一些类目,注释太过详 理想的工具,它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细,举例过多,冗余内容增多,反而使得《中图法》过于臃肿,
如(;250.7图书馆工作、信息工作自动化和网络化的注释中 参考文献:
举出4个例子予以说明;还有一些注释完全没有必要,对于
1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
一
些显而易见的内容则不需要注释,如G251.4业务统计。 馆分类法[M].5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删减不必要的注释有利于减轻《中图法》的冗余程度。
2 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
第二种情况是增加注释。对于一些类目,注释过于简 馆分类法[M].5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单,没有能够很好地将应有的内容包含进去,同时类目的使
3叶继元.信息组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20
用方法在注释中应详细列出。如G259.1世界的注释中可标
—
221.
明“依世界地区表分,再仿G259.2分”。
4王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类目设置的瑕疵
第三种情况是缺少注释。在《中图法》(第5版)中存在
[J].图书馆建设,2011(5):26.
着沿革注释的漏加,如G254.34编目方式并未在注释中标明 5赵洁.《中图法》(第5版)s8类目修订分析[J].图书馆学
“4版类名:各种编目方式”。 刊,2011(9):37.
此外,G254—3文献工作研究方法、工作方法在《中图
法》(第4版)中存在,而在《中图法》(第5版)并未提及,不
作者简介:寿曼丽,女,安徽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
知道是停用还是作何处理,想必这里应该是排版失误。
3小结
编发者:潘梅
综上所述,修订后的G25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通过新
收稿日期:2012—08—27
刍 I jkr业业夸薯e- j —9kj -夸 jk— }夸 j■}jk ・9 —9 —9‘拿j 一 jk j —鱼 业— } I 夸 ・—壹k j 、 j jk・9 j jk j薯t
(上接第3页)在“珠三角联盟”上,显示与“孙中山”相关
3胡新平.云图书馆构想[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
的图书13879种,期刊20125篇,报纸5539篇,学位论文225
(6):29—32.
篇,会议论文901篇,专利2篇,视频671部,信息382条等; 4贵州数字图书馆[EB/OL].[2012一O5—19].hRp://
而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孙中山全文数据库”中,只有
www.gzIib.ors/.
381种图书全文,馆藏与“存量”相差甚远!
5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EB/OL].[2012—05—
由此可见,根据本地区历史文化特点和用户的需求,有
19].http://books.gdHrd【.net.cn/. 。
计划、有目的地对网上地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链接、下载、
6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2011一O5
分类、组织,建立网络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立地方文献数
—
09].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493/
据库,可以有效地补充馆藏实体地方文献资源的不足,从而
2O1OO9/702538.htm1.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7潘小艳.试论地方版图书的采购[J].图书馆,2009(1):
创建并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为各地
l13一l14.
地方文献工作带来了新的模式,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大胆思
8杨遵民.民营发行渠道介入馆配市场的平台构建[J].出
维和躬身实践,图书馆地方文献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
版科学,2009(6):74—76.
标与“云”境界便指日可待。
9谢耀芳.新环境下中文图书采访模式探究[J].图书馆工
知识的“天空”中“祥云”朵朵,让我们“云中漫步”,它会
作与研究,2009(3):42—45.
给你带来太多的惊喜和满足。
10范并思.云计算与图书馆:为云计算研究辩护[J].图书
情报工作,2009(11):5—9.
参考文献:
1 刘炜.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大学图书馆学
作者简介:冯睛君,女,(1950一),研究馆员,发表专业论文
报,2009.4:2—6.
专著多篇。
2云计算[EB/OL].[2012—05—03].http://baike.baidu.
编发者:潘梅
corn/view/1316082.htm.
收稿日期:2012一o4—28
—
19—
更多推荐
图书馆,文献,地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