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高等数学试卷答题技巧)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培优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

.一个零件的高是

4mm

,在图纸上的高是

2cm

.这

C

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1:5

B

5:1

C

1:2

D

2:1

2

.一个立体图形中,相邻的两个面,一面画有圈,一面是阴影,第( )幅图可能是下

面这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A

B

C

D

7

1

3

.沿公园跑一圈是千米,小李跑了

5

圈用了小时。小李平均

1

小时跑多少千米?正确

38

的算式是(

)。

71

A

5

83

71

B

5

83

1

7

C

5

3

8

17

D

5

38

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为

2∶2∶5

,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

A

.直角

B

.锐角

C

.钝角

3

5

.一段绳子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60%

,第二次用去了

m

,两次用去的长度比

5

较,结果是(

)。

A

.第一次长

B

.第二次长

C

.一样长

6

.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字母

A

B

C

D

E

F

标注,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正

方体部分面的字母,与

D

相对的面是(

)。

A

A

B

B

C

E

D

F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六棱柱有

18

条棱、

6

个侧面、

12

个顶点

C

.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D

.圆柱由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围成

8

.大、小两个圆柱的底面积之比是

2∶1

,高之比是

3∶2

,这两个圆柱的体积之比是(

)。

A

5∶3 B

6∶3 C

3∶1

9

.一种手机原来的售价是

820

元,降价

10%

后,再提价

10%

.现在的价格和原来相比

( )

A

.没变

B

.提高了

C

.降低了

D

.无法确定

10

.一个铁丝恰好围成一个圆,展开后将这个铁丝又折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与正方形

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

A

.周长相等,面积变大

C

.周长变大,面积相等

B

.周长相等,面积变小

D

.周长变小,面积相等

二、填空题

11

9.08

公顷=(

______

)平方米

2

小时

45

分=(

______

)时

12

.(

________

÷24

==

27∶

________

)=(

________

%

13

18

9

的最大公因数是

________

,最小公倍数是

________

5

7

的最大公因数是

________

,最小公倍数是

________

14

.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图)。圆的面积是(

________

平方厘米。

3

8

15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1∶1∶2

,如果较短的一条边长

10

厘米,则这个三角

形的面积是(

________

)平方厘米。

16

.在一张标有比例尺是

8∶1

的精密零件图纸上,量得零件长是

40

毫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______

)毫米。

17

.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

18

立方分米,则圆柱的体积是

______

)立方分米,如果它们的体积和是

18

立方分米,则圆柱的体积是(

______

)立方

分米。

18

.十个人围成一个圆圈

,

每人选择一个整数并告诉他的两个邻座的人

,

然后每个人算出并宣

布他两个邻座所选数的平均数

,

这些平均数如图所示

,

则宣布

6

的那个人选择的数是

______.

19

.小亮和爷爷到操场上散步,小亮走一圈要

4

分钟,爷爷走一圈要

8

分钟。如果两人同时

同地出发,背向而行,(

________

)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这时小亮走了(

________

)圈。

20

.小亮用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

________

)平方厘米,体积是(

________

)立方厘米。

三、解答题

21

.直接写得数。

2

1

÷7

2.63

1.7

350×

2

0.77

0.33

728

299

3

667

5

3

3.6×25%

3

-=

1

-+=

8

8

778

22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5

54

2

1

)++

8.875

2

)(+)

×22×8

7

811

8

7

7

1

53

14

8

4

3

×[

-(-)

]

4

2.5÷

×

9587

3

16

5

23

.解方程.

4x+16x=80 1.2x-0.6

5=9

x

35

=

10

46

3

24

.小明和小军两人共带了

36

元钱去文具店购买文具。小明用了自己钱数的,小军用了

5

3

自己钱数的,他们各买了一支价钱相同的钢笔。现在两人剩下的钱一共是多少元?

4

25

.张叔叔的文章发表后得到稿费

4000

元,其中

800

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按

14%

的税率

缴税,张叔叔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26

.甲、乙两个仓库库存化肥的质量比是

12

11

,后来乙仓库又运来

24

吨,这时甲仓库存

1

化肥比乙仓库少.乙仓库原来存化肥多少吨?

9

27

A

B

是一条公路上的两点,如图。两地相距

660

米,甲在

A

地,乙在

B

地,同时出发

沿公路行走,甲每分钟走

160

米,乙每分钟走

120

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相距

100

米?(分

析不同情况,至少两种情况)

28

.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

3

米,深

2

米。在沼气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

1

)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这个沼气池可以容纳多少立方米的沼气?

29

.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

2200

元,甲商品按

20%

的利润定价,乙商品按

15%

的利润定价。

后来因市场需求,两种商品按定价打九折出售,结果可获利

131

元,问甲、乙两种商品成本

各多少元?

30

.下边是学校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各类节目统计图.

1

)《每日新闻》和《自然奇观》播出时间的比是

4

3,

且这两个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占播出

总时间的

35%

.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各占播出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2

)《文艺欣赏》和《我爱阅读》每星期的播出时间相同,估计一下,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

各占播出总时间的(

)%.如果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播出总时间的

5%

,算一算,你估

计得对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解析:

B

【详解】

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10:4=5:1.

故正确答案选

B.

2

C

解析:

C

【详解】

圆圈的面与阴影的面是相连的只有

C

是正确的.

故选

C

3

A

解析:

A

【分析】

77

11

由题意可知:小李小时跑了

×5

千米,求平均

1

小时跑多少千米,用

×5÷

计算;据此

3388

解答。

【详解】

7

1

由分析可得:小李平均

1

小时跑

×5÷

千米。

38

故答案为: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4

C

解析:

C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最大角的度数占内角和的

【详解】

2

2

5

9

180°×

5

100°

225

5

,用乘法解答即可。

225

答:这个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100°

,是钝角。

故选:

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5

A

解析:

A

【分析】

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

“1”

,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60%

,则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1

60%

),

通过比较两次用去的长所占的分率即可确定哪次用去的长一些。

【详解】

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

“1”

,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60%

,则第二次用去全长的(

1

60%

40%

60%

40%

第一次用去的长一些。

故选:

A

【点睛】

不管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是多少米,它占的分率比第一次用去的少,它就比第一次用去的短。

6

B

解析:

B

【分析】

由图(

1

)可以看出

A

E

D

相邻,由图(

2

)可以看出

B

A

F

面相邻,由图(

3

)可以看

D

A

E

C

F

相邻,它的对面一定是

B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

D

A

E

C

F

相邻,它的对面一定是

B

故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是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关键是看一个

面与哪几个面相邻。

7

C

解析:

C

【分析】

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

行,圆柱由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围成,据此判断。

【详解】

根据棱柱的特点可得: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说法正确;

B

.六棱柱有

18

条棱、

6

个侧面、

12

个顶点,说法正确;

C

.三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侧面是四边形,说法错误;

D

.圆柱由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围成,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注意认识生活中的几何体。

8

C

解析:

C

【分析】

要求两个圆柱的体积比,需先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体积,进而写比得解。

【详解】

解:设两个圆柱的底面积都

2S

S

,高分别为

3h

2h

圆柱的体积分别是:

2S3h6Sh

S2h2Sh

体积比:

6Sh:2Sh3:1

故答案选:

C

【点睛】

此题考查圆柱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V

圆柱=

Sh

9

C

解析:

C

【详解】

10

B

解析:

B

【分析】

正方形和圆是同一根铁丝围成的,所以它们的周长相等;周长一定时,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

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一个铁丝恰好围成一个圆,展开后将这个铁丝又折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

长相等,面积变小;

故答案为:

B

【点睛】

熟记周长相等时,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1

2.75

【分析】

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

进率;

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以后,还要加上原来高级

单位的数;

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

高级单位的数。

【详解】

9.08

公顷=

9.08×10000

平方米=

90800

平方米

2

小时

45

分=

2

时+

45÷60

时=

2

时+

0.75

时=

2.75

【点睛】

能够掌握各个单位间的进率,明确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是本题的解题

关键。

12

72 37.5

【分析】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8

,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求出

3÷8

9÷24

;根据分数与比的关

系=

3∶8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求出

3∶8

27∶72

;=

0.375

,小数化成百分数,小数

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即

0.375

37.5%

。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9÷24

==

27∶72

37.5%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数、百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18 1 35

【分析】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两个数是互质数,最

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详解】

18÷9

2

18

9

的最大公因数是

9

,最小公倍数是

18

5

7

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

35

故答案为:

9

18

1

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关键是要掌握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特点。

14

26

【分析】

看图,平行四边形的一边是

9.42

厘米,它是圆的周长的一半。据此先利用乘法,求出圆的

周长,再求出圆的半径。最后,结合圆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出圆的面积即可。

【详解】

半径:

9.42×2÷3.14÷2

3

(厘米)

面积:

3

2

×3.14

28.26

(平方厘米)

所以,圆的面积是

28.26

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

2×3.14×

半径,圆的面积=

3.14×

半径

2

3

8

3

8

3

8

3

8

15

50

【分析】

用三角形的内角和除以

4

,先求出两个内角的度数,再判断出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最后结合题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

180°÷

1

1

2

180°÷

解析:

50

【分析】

用三角形的内角和除以

4

,先求出两个内角的度数,再判断出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最后结合

题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

180°÷

1

1

2

180°÷4

45°

45°×2

90°

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结合题意可知,它的直角边是

10

厘米。

10×10÷2

50

(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50

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

2

16

5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

÷

比例尺=实际距离,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40÷8

5

(毫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换算方法。

解析:

5

【分析】

根据图上距离

÷

比例尺=实际距离,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

40÷8

5

(毫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换算方法。

17

13.5


更多推荐

面积,三角形,考查,本题,圆柱,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