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发(作者:宿迁中考历年数学试卷)

导师代码: 10383

导师姓名: 金建勋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2年08月

特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jxjin@

学术经历: 198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1992-97年,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业及大学奖学金的支持下,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卧龙岗大学,完成了与高温超导材料应用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

工作,后成为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政府研究理事会大型研究项目负责人。IEEE应用超导和电磁装置国际会议主席,应用超导与电磁学学报主编,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委等。

个人简介: 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项目的研究员,从事高温超导及其强电应用研究。2000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大型项目主要调研人,并在澳大利亚超导公司负责高温超导工业化及其电力应用技术的研究。自1991年起,开始从事高温超导应用研究,是在澳大利亚最早从事高温超导强电应用及工业化发展的研究人员,并在该领域做出了国际公让的贡献。是高温超导领域“Wollongong”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发明和原创研制人;也是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的发明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工业制备,高温超导强电导线及磁体技术,高温超导测试技术及

其物性分析,高温超导电力系统限流器、储能、直流输电、变压器等电力装置,高温超导直线电机和电机控制,及高温超导电子谐振器和高梯度磁分离等特种强电装量,曾获得多项澳大利亚政府及工业研究项目,世界超导大会奖等;并在超导及电力专业会议及学术刊物,如Philosophical

Magazine B,Physica C,IEEE Transactions,Superconducti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vances in Cryogenic Engineering,Physics B, JEEE,Europhysics New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and Electromagnetics等上发表了数百篇专业论文。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新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导师代码: 11295

导师姓名: 夏侯士戟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xiahousj@

学术经历: 2009.4-2012.6电子科技大学讲师,2012.6-今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计算机学会

会员,《计算机学报》等学术期刊杂志网络评审人。

个人简介:

博士招生专业

2003年起一直从事可穿戴计算、感知计算与传感器网络等领域中生理、情感与行为感知计算,智能系统及其应用,人机交互及行为关系理论等方面的科研、实践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或主研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中加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其他部委研究或基金项目3项,电子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高校基本业务费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篇。2008年12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以来连续开授了《离散数学》、《复变函数》等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嵌入式系统设计》、《人机界面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等工程硕士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成效突出; 指导多组学生团队参加各类科研创新基金、竞赛项目;在“移动计算研究中心”团队作为副导师指导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多名,学生就业单位包括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网易、人人网、摩托罗拉、英特尔、联发科、中科院等知名IT企业及科研单位。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开展广泛科研、学术合作。2010年8月和2011年10月两次受邀在中德科学中心中德双边高级研讨会做主题报告,2012年6月香山科学会议第427次会议特邀专家。所在团队“移动计算研究中心”依托电子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科研条件优越,欢迎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咨询报考。更多信息可访问电子科技大学移动计算中心网址:。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导师代码: 11673

导师姓名: 付玮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rskfw@

学术经历:

个人简介:

毕业后一直从事时频检测与控制相关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时频检测与控制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参与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 专利3项(授权1项)。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在: (1)时频检测与控制;(2)信号获取与处理;(3)射频信号噪声检测与控制技术。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方向: 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导师代码: 11563

导师姓名: 高斌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3年01月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

学术经历:

个人简介:

博士招生专业

2008.9-2011.9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工实验教学;

2009.9-2013.5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博士, 硕士助教;

2011.3-2013.5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文化实验室, 博士后; 2013.5-至今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访问讲师; 2013.7-至今 电子科大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兴趣包括信号分离与统计信号处理算法、机器学习、语音与图像处理、人机交互和无损检测数据挖掘等方向,特别是在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微弱信号单信道盲源分离、社交特征智能分析与提取、脉冲涡流热成像无损检测数据挖掘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并得到了成功应用。 现任IEEE 会员, 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s、Signal Processing, 等多家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的评审专家。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文化实验室博士后研究期间, 参与主研了多项英国/欧盟项目的研究 (研究经费总额达到100万英镑以上),特别是在英国社会关系与数字经济研究协会(SIDE)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资助下的社交辅助设备的设计和测试取得了研究成果(该项目是英国长期研究规划,计划5年时间完成并总投入1200万英镑,相当于国家重大专项)。并在由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的资助下

研发了脉冲电涡流热成像 (ECPT) 自动缺陷提取及定位无损检测设备,并已在风机叶片自然裂纹自动提取上获得成功应用。在英国工作期间,针对硕士生研究项目进行设立和一对一指导,学生包括Jaime Wild、Harith Alsaegh等10名以上纽卡斯尔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为N. Tengtrairat、P. Parathai、A.M. Darsono等数10名博士生提供研究方向的指导并且参与研究项目的研发。发表(含已接收待发表)国际性学术论文18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14篇,在国际出版集团出版学术专著2本。10篇发表在电子及工程领域SCI知名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 and System I、IEEE th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IEEE Sensors Journal、NDT&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2010年获得纽卡斯尔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年度会议最佳论文。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导师代码: 10388

导师姓名: 钱光弟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6年05月

特 称: 省政府参事

职 称: 教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qiangd@

学术经历: 1978年本科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81年电子科大硕士 研究生毕业。1981年电子科大任教,1983年任讲师,1992年任副教授,2000年任教授。

个人简介: 曾在1987至1989年分别在法国鲁昂大学留学进修(访问学者);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进修;四川外语学院进修; 讲授5门本科生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3门研究生课程。指导、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和进修教师(现在读研究生7名)。参加主持十几项较大型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863计划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先后

四次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获1986年度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1992年度机电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1999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副省级)。 其研究方向为:高速数据采集、信号变换与处理、微波检测。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08方向: 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06

导师姓名: 彭杰钢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年06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pengjiegang@

学术经历: 2000.3-2003.10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3.10-2005.12清华 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12-至今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2003年至2006年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仿生传感技术方面的研究。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

师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业务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发表 10 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四项。欢迎具有物理,机械等交叉学科的学生报考。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11

导师姓名: 谢华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年05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xiehua@

学术经历: 1988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1991年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 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工业工程系做学术访问,方向是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设计。

个人简介: 1991年3月至1996年8月在电子科技大学机电总厂任设计工程师,研制开发了印制线路板测试系统、红外再流焊机、多路温度动态测试仪、红外连续焊机等多项专用设备。1996年9月开始先后在电子科大机电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任教师,从事电子设备结构设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等领域科研与教学工作,担 任过“检测与转换”、“现代设计方法”、“电器控制”、“电路分析”、“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专业外语”等课程教学,参与编写1本面向21世纪教材,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检索5篇。

2000年获电子科大托普教学二等奖。参与的“外挂式DMLC控制系统”科研项目获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2008年1月获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导师代码: 10415

导师姓名: 杨忠孝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年12月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学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yzxiao@

学术经历: 1986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1995年3月至6月,参加四川省教育厅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职业技术课程青年骨干师资培训班,学习“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获证书。1997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研究生班进修学习,学习专业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99年获省劳动厅签发高级家电工种

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资格。2006年2月至2006年4月在德国黑森州大盖劳职业学校进修学习,参加教育部与德国联合举行的inWEnt300项目“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学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2009年11月11日至2009年11月25日,在德国国际交流合作总部马格德堡交流合作开发中职职教师资培训教材。

个人简介: 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直分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担任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和实验指导工作。2001年调入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材料分析中心工作。主要从事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课堂教学和研究生、博士生的现代材料科学表面分析ESCA、AES、SIMS技术实验操作培训等工作。在自动化学院招收研究生,培养方向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05年5月至今,担任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程实践中心主任。 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获优质教学奖,95~98年被评为院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3至2009年,一直担任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

新基地”的指导专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9年一个组获得全国“NEC杯”特等奖,历年来,有20多个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有20多个队获得国家级二等奖,四川省一、二、三等奖若干。先后担任了博士生、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高职专科、师范专科、电视大学专科、师范函授专科、应用电子技术专科)、各种机械电子类的中专和技工学校30多门课程教学,包括材料分析、计算机技术、电工、电子类专业技术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担任学校创新培训基地指导专家,担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IC科协指导教师。 从事大精仪器的维修、改造工作5年以上,主要有MICROLAB MⅡ(87年价值80万美金)等。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18

导师姓名: 赵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06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aohui@

学术经历: 2003年1月-今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测量技术及仪器学科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1995年2月-1998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系,电路与系统专业,人工神经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方向,获

博士学位。1990年4月-1991年9月空军导弹学院,讲师。1987年9月-1990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系,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11月-1987年8月空军导弹学院,助教。1980年9月-1984年7月空军导弹学院,制导雷达视频专业,本科。

个人简介: 1984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1997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具有5年在国内高科技上市公司从事项目开发、高层管理的全职工作经历。现从事电路与系统、模式识

别与智能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遥感信息处理、人工神经网络等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多篇被SCI、EI、ISTP检索。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导师代码: 10625

导师姓名: 黄显核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06月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xianhehuang@

学术经历: 1985年7月从四川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8年3月电子科大研究生毕

.1988年3月-2002年4月在中电集团10所工作,2002年4月起进入电子业科大工作.现任教授,博导,IEEE SENIOR MEMBER

个人简介: 教授,博导。IEEE SENIOR MEMBER,中国压电晶体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四川声学会超声电子和功率超声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为IEEE TRANS

ON CIRCUIT AND SYSTEM、IEEE TRANS ON UFFC、Measurement、中国

物理快报、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英)等审稿人。近年来,在IEEE TRANS ON

UFFC、IEEE TRANS ON CIRCUIT AND SYSTEM Ⅱ、IEEE International

Frequency Control Symposium、电子学报(英)、压电与声光、电子器件等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 多篇,其中被SCIEI 检索50 余篇次。

科研项目: 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国家和国防重点工程承担了新品、预研、型号、

贯标、技改等领域多项任务,总经费上千万元。

1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120-MHz Pierce Low-Phase-Noise

发表文章:

Crystal Oscillator,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JUL 2011 2

Optimiz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a 315-MHz Low-Phase-Noise

Voltage-Controlled SAW Oscillator,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EXPRESS BRIEFS ,JAN 2012 3 High-frequency overtone

TCXO based on mixing of dual crystal oscillat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JUN

2007 4 Precise Derivation for the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of Crystal

Resonator with Series Capaci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JUNE 2012 5 A novel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compensating method for an overtone crystal

oscillator,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NOV 2005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

03方向: 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方向: 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导师代码: 10888

导师姓名: 程玉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yhcheng@

学术经历: 2007年0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IEEE/ISA/OSA 会员,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电子

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中心检测技术与新能源应用教研室主任。

个人简介: 近些年来,主要从事先进传感与精密测量、无损检测与评估、结构状态检测与健康管理、电力系统精密测控技术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SCI检索11篇,EI检索2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已授权3项;获得各项科研资助经费超过1200万元;其中4篇SCI检索论文分别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NDT and E International” 、“Insigh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和“Applied Optics”上发表,论文中首次采用磁光涡流显微成像技术准确、可靠地探测到亚表面缺陷,迄今尚未见同样成果报道;结合工程经验主编了《西门子S7-200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

版(ISBN 978-7-121-05553-9),作为唯一主编承担了本书1/2的编写工作;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公关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广东省重大专项以及多项横向项目。其中,作为负责人主持的项目“多晶硅还原炉加热集成控制系统”(共322万)已顺利通过鉴定验收,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该项目实现了多晶硅还原生长“绿色控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多晶硅高压启动和中压加热一体化控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作为负责人与东方电气集团联合研发的项目“3KW经济型光伏逆变并网模块”(共305万)已顺利鉴定验收(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4方向: 新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导师代码: 10973

导师姓名: 杨峰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2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fyang@

学术经历: 分别于1994年6月、1999年6月、2003年6月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留校在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中

心工作,1999年调到计算机学院工作,2003年调入自动化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个人简介: 承担了“电路分析基础”、“uClinux应用编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13门本科和硕士生课程,编写《数字电视原理及应用》教材1部。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了“数字电视广告字幕区域插播系统”、“基于IPQAM的VOD视频服务器系统”等5项

科研项目,作为第二负责人主持了“基于DVB-C的数字电视城域点播系统研究”等2项科研项目,通过了由四川省科技厅主持的两项科研项目鉴定。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视音频处理和数字广播电视技术。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导师代码: 11174

导师姓名: 周秀云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4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ouxy@

学术经历: 1993.09-2000.07:四川大学,硕士;2003.09-2007.12:四川大 学,博士 2000.07-至今电子科技大学教师,2008年-至今担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光电检测、电子测试、电力电子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一线工作;特别注重国际前瞻性研究和原始创新,同时强调研究面向应用,在应用中提炼挑战性课题,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化;近年来,主持省部级、横向项目5项,参与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 文1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教材1本。目前研究兴趣: (1)激光干涉测量技术,主要包括: ★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研究; ★ 激光无导轨大尺寸测量; ★ 光路传输过程中的波前修正;(2)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 ★ 太阳能光伏逆变技术; ★ 钒流电池充电技术;(3)视频监测技术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6方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导师代码: 10377

导师姓名: 陈东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年03月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chenxigt@

学术经历: 1992.12-2000.11重庆大学副教授;2000.12-2004.10重庆大学教授;2004.10-至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移动计算中心主任;1999年多伦多大学电气及计算机工程系访问科学家(Visiting Scientist);2002年至2005年在美国Georgia

Tech GVU Center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2006年开始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Jin Jiang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工作。2009年8月德国不来梅大学访问教授(Bremen University)。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系统仿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一线工作;特别注重国际前瞻性研究和原始创新,同时强调研究面向应用,在应用中提炼挑战性课题,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北美、欧洲、亚洲和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有着长期和实质的学术合作。近年来,主持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建设重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目前研究兴趣: (1) 新模式/新形态的前瞻计算技术,主要包括: ★ 移动计算与可穿戴计算(Mobile Computing and

Wearable Computing); ★ 感知计算与自然交互(Context Aware computing and

Nature Interaction); ★ 触摸/触觉计算与投影计算(Touch/Tactile computing and

Projecting Computing)。(2)无线传感网络、身体传感网与物联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ody Sensor Network and Internet of Things)。(3)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4)移动与可穿戴机器人技术(Mobile and Wearable Robot)。(5)核电站数字化技术(Digital in nuclear power plants)。(6)嵌入系统、高速电路设计。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2方向: 模式识别与机器人

05方向: 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5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

07方向: 移动计算技术

08方向: 人机交互技术

11方向: 模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3方向: 可穿戴计算技术

09方向: 感知计算与智能交互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378

导师姓名: 陈武凡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9年10月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研究生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chenwf@

学术经历: 198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现任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个人简介: 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攻关项目2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150多篇,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成果奖2项。目前主要从事广义模糊集合论、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信息融合、压缩传输、优质重建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2方向: 模式识别与机器人

05方向: 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

06方向: 定量遥感与遥感图像处理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393

导师姓名: 徐红兵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hbxu@

学术经历: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专委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988 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专

业;1991 年获东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0 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4 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教授。

个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合作发展部部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承担了30 余项包括国家863 项目、四川省攻关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型号项目等科研项目任务及横向合作项目。2006年获四川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8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八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近50篇。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

04方向: 新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

05方向: 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394

导师姓名: 朱宏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年09月

特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uhong@

学术经历: 1984年7月,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工作,任助教;1986年2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数理统计专业学习;1990年12月,晋升讲师,任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系主任助理;1993年6月, 破格晋升副教授,任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副系主任;2000年9月,四川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1年6月,晋升教授;2002年7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84年7月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数理统计专业和四川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1993年起,历任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副系主任,四川省 彭州市政府市长助理,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院长;2007年1月,任学校副校长。 从事应用数学、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从事教育研究、教学管理及教学工作,编写专著、教材5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2方向: 模式识别与机器人

05方向: 复杂系统与智能优化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01

导师姓名: 康波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kangbo@

学术经历:

个人简介: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自动化及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增强现实与人机交互、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完成了多项相关科研项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近20篇。 2004年至200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GVU中心进行可穿戴计算(Wearable

Computing)与增强实现(Augmented Reality)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目

前主要从事以视觉计算与图形图像技术为基础的智能视觉与新媒体技术相关学术及应用研究,同时还承担了多项以现代计算机监测与控制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工程应用与研发项目。长期担任自动化及控制专业多门课程主讲教师,曾荣获校级优秀教师奖,获得一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目前承担的主要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人工智能导论等。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05

导师姓名: 刘晓云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3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xyl@

学术经历: 1985年7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1993年3月硕 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 校优秀主讲教师,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中心主任。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十余门课程,获教学改革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学

术论文三十余篇。目前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智能信息处理、医学图像分析等。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07

导师姓名: 蒲立新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年08月

特 称: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plx@

学术经历: 1991、9-1994、3电子科大攻读硕士学位 1994、3-1996、3电子 科大助教 1996、3-2003、6电子科大讲师 2003、6-至今电子科大副教授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西部区域协同医疗与共享服务示范”;工信部电子发展基金项目“医学图像处理与三维重建系统”;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重大项目“医院PACS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广东省教育部省部产学研结合重点项目:基于Linux异构平台集成中间件软件及标

准开发等等。曾获经贸部“国家级创新产品”一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成都军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申请专利4项(已授权2项)。参编专著2部,论文10余篇。卫生部《中国C-PACS标准》第八工作组专家成员,四川省政府招标采购专家组成员。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08

导师姓名: 唐继勇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04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jytang@

学术经历: 电子科大图像与广播电视工程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录音师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科协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广播电视

专家库成员,电子科大数字广播电视科研领域专家成员,主研方向为 图像与广播电视技术。

个人简介: 1988年电子科大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图象处理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担任学校产业处副处长,长期致力于科研向产业、成果向市场的结合与转换,代表学校对外开展多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换。2000年至今,先后主持完成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全台制播网络系统,电视台全台节目制播网络系统,电视播出视频服务器,数字电视城域VOD系统,数字电视SMS系统等多项

产业化项目研究并全部实现产业化转换。其中,AIRLINK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全台制播网络系统 已经先后在四川、西藏、重庆等省级广播电台及全国数百家地市县级电台实现普及应用,TV-STAR电视台全台节目制播网络系统在全国数百家地市县级电视台实现推广应用,支撑着数百个电视频道的稳定安全播出,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09

导师姓名: 王冰峰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wangbf@

学术经历: 1982年9月起在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专业开始本科阶段学习,1986年7月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管理系担任教员,主要从事发供电系统方面的教学工作。

1990年9月起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机专业开始硕士阶段学习,1996年获得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1996年4月起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担任教师,

主要从事电气传动系统及其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19

导师姓名: 周小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ouxj@

学术经历: 1997.7-1999.3 深圳华为研究开发部及市场拓展部,从事监控系统研究、设计与推广;1999.3-2002.12,就职于托普集团, 先后任托普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西部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托普集团

执行董事、全球高级副总裁等职,负责软件支撑平台、集成框架、消息中间件等的研究;2003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

个人简介: 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后在深圳华为技术公司任研究开发部总经理,市场拓展部总经理,在四川托普集团任托普国际总裁,托普集团执行董事。 2006年至今,任职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曾被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聘任为“科技部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专家,被四川省信息产业厅聘任为“四川省软件企业认定专家组”专家以及“四川省系统

集成企业认定专家组”专家。四川省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在职期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接了国家863项目“基于网络的软件支撑平台及集成框架”,历时2年组织研究了该项目,并于2000年12月成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和验收工作,同时,获得了三项软件版权著作权。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20

导师姓名: 李建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年11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学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jianli@

学术经历: 1982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系;1992年1月到1994年4月,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作访问学者,进修移动通信及信号处理;1997年7月至1997年12月,以VIP身份在摩

托罗拉公司天津分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佛罗里达分公司实习工作,学习高技术管理;2001年至2006年负责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经营管理,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等工作。

个人简介: 主持完成过 “高速阵列信号检测”; “面向中小企业的平面显示设备公共测试平台”; “互联网反垃圾邮件安全防御系统”等部级科研课题;出版一本专著----《汉字部件笔顺码》; 拥有一

项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当前研究领域为电力系统信号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动力电池组管理技术、蓝牙通信技术、文字信息压缩编码等。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422

导师姓名: 林云松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年03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Yslin384@

学术经历: 1999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 位。1999年-2005年在大唐电信成都光通信分公司工作。2005年10月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

个人简介: 主持完成了横向合作科研项目5项。已经发表和录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5篇,中国专利1项。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和数据的处理、通信系统和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工作,曾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接入网V5接口设备、MSTP多业务传输

平台、ADS-B数据处理器的研制和开发工作,主研了TCAS空中防撞系统的数据处理和防撞算法工程项目。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飞机防撞的物理模型和数据处理、多目标监视和跟踪、无源多点定位相关理论和技术。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8方向: 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777

导师姓名: 于力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5年1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lyu@

学术经历: 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光电子信息专业,2000年获得哈尔滨工业 大学光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

个人简介: 在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方面有着较深的理论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国际模式识别领域重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neurocomputing等)和国际重要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上先后发表英文文章多篇,其中SCI检索5篇, EI检索8篇,ISTP检索6篇。并先后两次赴香港理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还曾为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担任过审稿人。此外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现职以来,先后担任过本科、成教《软件技术基础》、《互联网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778

导师姓名: 彭晓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年05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pengxm@

学术经历: 1997 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电气技术及计算机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小波变换在复杂背景下目标识别的应用;2005 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

方向为多源图像配准与识别;2005 年3 月至2006 年12 月,在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医学图像的弹性配准;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教师。2008年8月被评为副教授。

个人简介: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资助(青年骨干教师1:1项目)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三维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离开西澳大学后,仍保留Adjunct Lecturer兼职职位。目前主要从事机器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包括图像配准、图像识别、图像跟踪和三维图像处理。近年来代表作品包括: X. Peng, M. Bennamoun, “Nose tip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n 3D video sequences,” in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Graph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GRAPP’11), Algarve, Portugal, 2011.X. Peng, M. Bennamoun,

A. S. Mian, “A training-free nose tip detection method from

face range images, ” Pattern Recognition, 44: 544-558,

2011.X. Peng, M. Bennamoun, Q. Ma, Y. Lei, Q. Zhang, W. Chen,

“Drift-correcting template update strategy for precision

feature point tracking, ”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8:

1280-1292, 2010. 近年来主持的主要项目包括:国家 973 项目子项目“基于Hausdorff 测度的医学图像配准研究”(2007-2008);航空基金项目“xxx”(2010-2011);横向课题“基于图像的传输皮带裂纹缺陷检测算法研究”(2010-2011)。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780

导师姓名: 邹见效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年12月

特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jxzou@

学术经历: 工学博士,教授、博导,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ASME、IEEE 等多个国际期刊及多个国际会议审稿人。担任国际控制联合会IFAC主办的 2013 ICONS 智能控制与自动 化科学国际会议的Workshop Chair ;担任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等主办的控制领域国际性学术年会2012 CCC(31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的Invited Session Chair ;担任了2012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obotics的Program Chair;

个人简介: 教授、博导。200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2013年晋升教授。201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电子科大“十一五”先进科研工作者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新能源控制与综合、测控系统信号处理技术。 作 为负责人承担含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预研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二十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二十余篇。2012年获电子科大优秀主讲教师称号;负责985工程项目——控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主教练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导师代码: 10834

导师姓名: 胡江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年04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hjp_lzu@

学术经历: 2000年、200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并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并获复杂系统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9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自

动化工程学院,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先后于2010年1月至3月及2011年1月至4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2012年5月至8月在日本东京上智大学担任客座副教授。2013年1月至4月在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学术访问。

个人简介: 研究方向:复杂多智能体系统控制设计与分析、传感器网络、复杂网络建模与控制、社会网络分析以及飞机的避撞控制等。目前已在Automatica、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Asian Journal of Control等杂志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瑞典国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础业务费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2011年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现为Automatica、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国内外控制领域杂志审稿。欢迎具有良好数学或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报考。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导师代码: 10836

导师姓名: 郑文锋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9年07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winfirms@

学术经历: 2008年获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副教 授;系统分析师;清华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IEEE会员;ACM会员;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会员。

个人简介: 研究方向:智慧地球、物联网、智能家庭、泛在计算、空间信息技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服务、软件工程、环境生态科学、防灾减灾、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对企业管理和运营、资本运作、科技创业等也有较深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曾任四川融科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任董事;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会 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创业者协会理事长;贵阳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架构师;黄果树旅游学校执行董事兼校长、贵州天和磷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贵阳证券公司投资咨询部经理;成都蓝天汽车内饰件厂销售员。 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六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主持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多项,主持横向科技科合作项目多项。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导师代码: 10856

导师姓名: 张治国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年01月

特 称: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iguozhang@

学术经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2000.9-2002.7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获硕士学位。参加了控制与仿真中心王子才院士,承接的双鸭山210MW火电机组全范围仿真

器研制开发项目。项目开发期间,深入研究了样条和小波广义采样理论在动态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2002.9-2006.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获博士学位。

个人简介:

博士招生专业

负责开发测量微电阻的智能仪表,作为技术骨干参加测量双轴摇摆台设计、哈尔滨市大气环境监测、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大系统行为的智能自校正模型研究(资助号:60474069),等项目。深入研究了香农采样理论和小波采样理论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小波空间与Paley-Wiener空间差集确定小波采样性质。相应算法研究成果曾结合实际项目,应用于大气环境建模、复杂系统自适应模型和误差拟合。 2006.11-2008.3中船重工716研究所,仿真部,高级工程师。在所期间,作为副负责人参加了国防预研项目“水面舰艇***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军品型号项目“综合电子信息***系

统仿真测试”,所级项目“***作战模拟与评估系统”。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了国防预研项目“***对抗综合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综合仿真系统及关键技术”,所级项目“***训练系统研制”。 2008.3至今,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子测试与仪器研究所。承担项目空军地面对空情报雷达装备板级测试诊断与远程技术支援系统。 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其中国外SCI期刊收录2篇,EI、ISTP已收录7篇。在本项目中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并承担关键性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0892

导师姓名: 郑宏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年05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硕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macrozheng@

学术经历: 1993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在四川大学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

业硕士学位,2004年评为讲师,2009年晋升副教授。

个人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电气传动及自动控制、新能源控制技术。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担包括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项目、航空基金及横向合作项目多项。2006年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检索多篇。在航机发电控制系统、兆瓦级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智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方向以及火电站保护系统、医疗仪器设备等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担任《调速与随动系统—运动控制》、《信息论导论》、《系统工程导论》等多门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导师代码: 10942

导师姓名: 程洪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年11月

称:

职 称: 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hcheng@

学术经历: 2003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师从郑南宁院士,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美国卡内基

-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机器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博士后研究。IEEE和ACM会员,IEEE计算智能杂志副主编,ACM成都分会副主席。

个人简介: 2010年1月起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电子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实验室主任。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00年7月起历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并自2005年起任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间,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智能车辆研究室主任。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从事智能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博士后研究。目前,本人是IEEE和ACM会员,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西部唯一的委员)。 程洪教授致力于机器人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的系统创新性研究,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 高技术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等资助的各类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主持完成西安交通大学智能驾驶平台Springrobot 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并成功

参加了2005年IEEE汽车电子与安全国际会议举行的智能车竞赛。完成教材与学术专著2部,与郑南宁院士合著有自动化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独著《自主智能车辆:理论、算法与应用》(Springer出版社,2011年12月),并和指导的研究生在包括IEEE

会刊和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在内的国内外重要杂志和会议发表了论文50篇。此外,本人还是多家国际国内杂志和顶级会议的审稿人,如IEEE 智能交通系统会刊、IEEE视频技术中的电路和系统会刊、Springer出版社机器视觉与应用杂志、Elsevier 神经计算杂志、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等多家国内外重要杂志,以及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相关国际会议(ICCV、CVPR、ICPR)审稿人。此外,本人还组织和参与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与暑期学校。ICVES2005注册主席,第三届中-美视觉、学习与模式识别暑期学校本地执行主席(VLPR2011),IEEE计算智能杂志副主编(2008年-2010年),ICME2014年财经主席。程洪博士目前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和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目前,程洪博士主讲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

科生课程《数字图象处理》研究生课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科研项目: 1. 复杂低空飞行的自主避险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973项目,No.

2011CB707000, 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 高维非线性特征空间的结构化稀疏描述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No. 61075045,

2011年1月-2013年12月 3.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机协作的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NCET-10-0292,2011年1月-2013年12月 4.

微软亚洲研究院,青年学生和学者人才培养合作项目,2011年6月-2012年5月 5. 成都市科技局项目,面向羁押场所的智能视频行为分析与管理系统,NO. 11DXYB273JH, 2011年7月-2012年12月 6. 视觉、学习与模式识别国际暑期学校及学术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NO. 61110306150,

2011年8月-2011年12月 7. 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2009X013,2010年1月-2011年12月

发表文章:

1 Hong Cheng, Zicheng Liu, Jie Yang. Multi-support-region image descriptor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treet landmark localization, Machine Vision and Applications,

Jan. 2011. 2 Hong Cheng, Zicheng Liu, Yang Zhao, Guo Ye. Real World Activity

Summary for Senior Home Monitoring. IEEE ICME 2011. 3 Hong Cheng,

Zicheng Liu, Jie Yang. Sparsity Induced Similarity Measure for Label

Propagatio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09(Oral Paper,

3% accept rate). 4 Lei Yang, Nanning Zheng, Jie Yang, Mei Chen, Hong Cheng. A

Biased Sampling Strategy for Object Categorizatio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 Kyoto, Japan, Sep. 29-Oct. 2, 2009

(Poster paper, about 20% accept rate). 5 Hong Cheng, Zicheng Liu, Nanning

Zheng, Jie Yang. Deformable Local Image Descriptor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08(Top conference,

30% accept rate). 6 Hong Cheng, Nanning Zheng, Xuetao Zhang, Junjie Qin,

Huub van de Wetering. Interactive Road Situation Analysis for Driver Assistance

and Safety Warning Systems: Frameworks and Algorithms. IEEE Transac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Vol. 8, No. 1, March 2007, Page(s):157-167. 7

Zhaohui Wu, Qing Wu, Hong Cheng, Gang Pan, Minde Zhao, Jie Sun. ScudWare:

A Semantic and Adaptive Middleware Platform for Smart Vehicle Space. IEEE

Transac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Vol. 8, No. 1, March 2007,

Page(s):121-132.

博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2方向: 模式识别与机器人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导师代码: 10953

导师姓名: 汉诚忠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0年03月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兼职

电子邮件: @

学术经历: 2010.1-今 电子科技大学自控学院副教授;2009.2-2010.1,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Reviewer: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2009 Member,IEEE.

Thanh-Trung Han,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e-mail: trung@

@ EDUCATION Ph.D. in systems and control,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Jun 2009. . in automatic control,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Facul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no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ietnam, Jun 2002. APPOINTMENTS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hool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Jan 2010

– present.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Feb 2009 – Jan 2010. Teaching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Faculty of Electrical Engi- neering,

Hano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ietnam, Nov 2002 { Jul 2004.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Reviewer: 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SIAM journal on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兼职导师附加信息:

原工作单位: 越南

个人简介:

副导师代码:

10974

副导师姓名: 李瑞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导师代码: 10969

导师姓名: 郝家胜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hao@

学术经历: 博士、副教授,分别于 1999 年、2001 年、2008 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控 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10 年起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 & Measurement 和 COMPEL 等知名期刊审稿人。

个人简介: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主要包括图像分析与识别、图像标注与推荐、大数据挖掘。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计算机软件应用,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及面向接口的软件设计、FreeBSD/GNU

Linux操作系统、C/C++/Haskell 程序设计等软件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他对云计算、雾计算等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兴趣。

科研项目: 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项目 1 项,作为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目前承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融入优质几何流的图像分割方法及应用”。他还曾承担

兆瓦级风力发电监控系统、组态化的远程监控平台、风力发电机组仿真系统、风电场无线组网关键技术研究、输电线路张力架设仿真系统研究等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以第一作者在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 & Measurement

和 COMPEL 等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7 篇(SCI 收录 2

篇,EI 收录 7 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导师代码: 10970

导师姓名: 周雪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1年11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houxue@

学术经历: 2003.09-2008.07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硕博连读

2008.07-2010.07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讲师 2010.07-至今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副教授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运动目标跟踪与遮挡处理方面的研究,涉及领域: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 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多

项横向合作项目。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EI检索6篇。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一项。任现职以来,曾讲授过面向对象技术与工具、信息论导论等课程。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导师代码: 10971

导师姓名: 李玉霞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年07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Liyuxia@

学术经历: 2007.7-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就职;2007.9-2009.10,电子科技 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4.9-2007.7,成都理工大学就读博士;2001.9-2004.7,成都理工大学就读硕士。

个人简介: 2007年7月到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同时,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10月出站。长期从事定量遥感及应用、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生态环境监测、无人机遥感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其中EI/SCI检索10篇。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青年基金、成都市应用项目等,第二负责人主研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横向应用项目,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导师代码: 10972

导师姓名: 张榆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5年05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yp_002@

学术经历: 1994.09-1998.07西南交通大学 本科 2000.09-2003.04西南交通 大学 硕士 2003.05-2007.12 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 2008.01-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

个人简介: 1998年和2003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复杂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现代智能控制以及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等。先后主持和参与脉冲切换控制器设计、智能三表远传系 统设计、智能流量积算系统设计、受电弓测试系统设计等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SCI、Ei收录多篇,并担任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导师代码: 10974

导师姓名: 李瑞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3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hitlirui@

学术经历: 2008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于2004 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访问;

于 2006 年9 月至2007 年8 月,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

个人简介: IEEE member,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等杂志的审稿人。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混杂非线性控制、飞行器及机器人控制技术等。目前已出版一部学术著作《脉冲切换系统的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包括6篇SCI检索的论文;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两项横向项目。在研项目: 1.无人机的*****技术.(第一负责人)(No.101****)(来源:北京航天三院) 2.燃油仿真演

示系统开发 (第一负责人)(来源: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一研究所)

3.高维非线性特征空间的结构化稀疏描述及其应用研究(第二负责人)(No. 61075045)(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复杂动态网络系统结构辨识研究(主研) (No 61074126)(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学情况: 自2008年9月共承担本科生课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数值计算方法,自动控制原理三门课程;承担研究生课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导师代码: 11105

导师姓名: 孟继成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jcmeng@

学术经历: 1993.09-1972.07: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1997.09-2000.06:电子科

技大学, 硕士;2000.09-2005.06: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

个人简介: 从事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的科研与教学工作;IEEE

Member。近年来,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横向项目 及主持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基金等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目前研究兴趣: 人脸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导师代码: 11107

导师姓名: 陈云坪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chenyp@

学术经历: 1994-1998年,西南大学,获本科学位并留校任教,2001-2004年,西南大学,研究生,200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

统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自动化学院教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

个人简介: 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及空间统计与空间数据挖掘的科研与教学一线工作;近年来主持了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面向应急决策的无人机遥感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化肥可信流通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开发”,国家“863”重点项目“全球陆表特征参量产品生成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反照率和LAI产品验证”及某民用航天项目;作为骨干参加了北京市农委项目“京郊土壤养分3S技术精准管理试验示范”、国家“973”项目

“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中“定量遥感在精细农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示范研究”课题、国家863专项课题“小麦生产精准作业系统构建与应用”、国家863专项课题“数字农业精准生产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面向灾害勘查的无人机遥感信息定量提取关键技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检索,合作出版教材2部,获软件著作权三项。目前研究兴趣: GIS开发与应用,空间统计与空间数据挖掘,遥感影像处理等领域。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导师代码: 11166

导师姓名: 凡时财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0年1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shicaifan@

学术经历: 2003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获学士学位;2003 年9月-2008年12月于清华大学获硕士以及博士学位。2009年1月至今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

个人简介: 曾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以及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方向开展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5篇。近年来,主要从事

新能源控制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包括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器研发以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07方向: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导师代码: 11171

导师姓名: 刘群英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7年1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Lqy1206@

学术经历: 1996.09-2000.07 四川大学 本科 2000.07-2002.08 攀枝花学 院 教师 2002.09-2005.07 四川大学 硕士 2005.09-2008.07

四川大学 博士 2008.07-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 教师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广域测量与控制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一线工作;特别注重国际前瞻性研究和原始创新,同时强调研究面向应用,在应用中提炼挑战性课题,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化;近年来,参与和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 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目前研究兴趣: (1)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主要包括: ★ 电力系统结构脆弱性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 ★ 电力系统电压脆弱性评估;(2)电力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主要包括: ★ 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理论研究; ★ 广域环境下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导师代码: 11288

导师姓名: 贺威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4年06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

学术经历: 2006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获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控制理论与控 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1-2012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自2012年,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

个人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IEEE控制系统协会(CSS)会员、IEEE工业电子协会(IES)会员。近3年来,在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学术刊物以及国际会议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包括在国际控制领域的顶级杂志IEEE Transactions系列和Automatica上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长文7篇,在德国Springer出版社撰写英文学术专著一部《Dynamics

and Control of Mechanical Systems in Offshore Engineering》。目前担任Springer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 编委,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成员、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专题分会主席,例如:IEEE CIS 2011,

IEEE SII 2011, IEEE SII 2012, ICSR 2012, IFAC ICONS 2013, IEEE

ICIA 2013, ICSR 2013, IEEE ROBIO 2013, IWR 2012, CSSE 2013,

IFAC ICONS Pre-conference Workshop 2013, CCC 2014等。曾参与新加坡科技局项目和英国Lloyd\'s Register基金项目,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一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作为第二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973课题。研究兴趣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系统。欢迎自动化专业、测控专业、应用数学专业的同学报考。实验室主页:

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一项国家

863项目子课题,作为第二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973课题。

发表文章: [1] Wei He, Shuzhi Sam Ge, Bernard Voon Ee How, Yoo Sang Choo,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Mechanical Systems in Offshore

Engineering”, London, UK: Springer, 2013. [2] Wei He, Shuzhi

Sam Ge, Bernard Voon Ee How, Yoo Sang Choo and Keum-Shik Hong,

“Robust Adaptive Boundary Control of a Flexible Marine Riser

with Vessel Dynamics”, Automatica, vol. 47, no. 4, pp.

722-732, 2011. [3] Wei He, Shuzhi Sam Ge and Shuang Zhang,

“Adaptive Boundary Control of a Flexible Marine Installation

System”, Automatica, vol. 47, no. 12, pp. 2728-2734, 2011.

[4] Wei He and Shuzhi Sam Ge, “Robust Adaptive Boundary

Control of a Vibrating String under Unknown Time-varying

Disturba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vol. 20, no. 1, pp. 48–58, 2012. [5] Shuang Zhang,

Wei He and Shuzhi Sam Ge,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Nonuniform

Vibrating String under Spatiotemporally Varying Tension and

Disturbance”,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vol.

17, no. 6, pp. 1196-1203, 2012. [6] Wei He, Shuang Zhang, and

Shuzhi Sam Ge, “Boundary Output-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a

Timoshenko Beam Using Disturbance Observer”, vol. 60, no. 11,

pp. 5186-5194,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3. [7] Shuzhi Sam Ge, Wei He, Bernard Voon Ee How and Yoo

Sang Choo, “Boundary Control of a Coupled Nonlinear Flexible

Marine Riser”,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vol. 18, no. 5, pp. 1080–1091, 2010.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5方向: 智能系统及其应用

007 自动化工程学院

导师代码: 11290

导师姓名: 吴小娟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1年02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xjwu@

学术经历: 2009年12月获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0.03-2012.06 电子科技大学讲师;2012.08-2013.08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2012.07-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 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Fuel cells、Journal of Fuel Ce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等国际期刊审稿人。目前研究兴趣主要有:(1)复杂系统的分析及控制;(2)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与控制;(3)新能源应用。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2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与优化

03方向: 新能源系统控制技术

导师代码: 11511

导师姓名: 曾勇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年10月

特 称:

职 称: 副教授

学 位: 博士

属 性: 专职

电子邮件: zengyong99@

学术经历: 2009.08-2013.06 电子科技大学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 2013.06-至今 电子科技大

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取得精密仪器专业学士学位,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取得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学位,在上海交通大学取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

位,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副教授。发表论文20篇。目前研究兴趣为: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科研项目:

发表文章:

博士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方向: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

04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更多推荐

研究,大学,应用,项目,控制,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