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初二数学试卷答案详细)

浅谈“倒推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作用

发布时间:2021-12-07T05:12:44.331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2月中35期 作者: 陈莹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解题方法,只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便可以顺利地获取问题的正确答案。在实际的数学学习

中,根据题目的需要,学生就需要充分发散逆向思维,根据问题的结论来探寻问题中的原因。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使用这一解题方法能

够获得非常理想的解题效果。“倒推法”其实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来解题的方法,以下文章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倒推法”的作用展开探讨。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陈莹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解题方法,只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便可以顺利地获取问题的正确答案。在实际的数学学习

中,根据题目的需要,学生就需要充分发散逆向思维,根据问题的结论来探寻问题中的原因。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使用这一解题方法能

够获得非常理想的解题效果。“倒推法”其实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来解题的方法,以下文章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倒推法”的作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倒推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前言

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们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学生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如果学生按照以往的解题方法从正面来解决

问题,那么他们往往会感觉到非常的复杂难懂。如果学生可以用“倒推法”来解决,从问题的结论来一步一步的探寻未知条件,便可以轻松

地获取问题的答案。

一、关于倒推法

所谓倒推法,其实就是逆推法,基于最后的结果来一步一步的向前推算,对题目进行逆运算。小学数学教学中,倒推法是一种解决问

题的有效方法。

二、倒推法在解决数量问题中的作用

倒推法其实就是学生逆向分析问题,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无论是面对简单的数学题目还是实验题目,倒推法都不

失为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倒推法是他们必须要学会的重要技能。另外,就小学生来看,他们往往是在不断地练习中培

养自身良好的思维习惯,但是因为经常在解题过程中运用顺向思维来思考问题,所以将导致他们忽视了逆向思维的发散。基于这样一种情

况,学生便会经常出现这样一种错误:计算比谁多是用加法,计算比谁少时用减法。对此,如果教师可以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渗透逆向解题

思维,便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面对这一应用题时: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歌唱比赛,一共有500名同学参加,其中男同学有300名,剩下的都是女同学,问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了多少人?

分析:这一题型是小学阶段中的典型数学应用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来进行对这一应用题的解答,对小学生来说,因

为这一类型的题目很少出现,所以他们很容易将此题与其他题目混淆。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题目,然后倡导他们使用倒

推法来思考问题。首先要知道女同学有多少人,因为这样能够充分的利用已知条件来求得未知条件。然后要分析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了多少

人?也就是求出男女同学之间相差的人数,但是题目中并没有说明女同学有多少人,基于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根据已知的条件来求得女

同学的人数。即:总同学数-男同学数=女同学数。最后用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问题的最终答案。

解析: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他们很难找到直接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在此时

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题目,便很容易确立正确的解题方向,不过需要注意到一点,那就是在运用逆向思维来解题时,应该从已知条件分析

推导出问题的最终答案。

三、倒推法在综合题习题中的作用

综合型习题是小学生经常需要面对的数学题目,这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是比较零散的,而综合型习题训练能够整合零散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理解题目的同时认识到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促使他

们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数学老师在选择综合性习题给学生进行训练时,一定要选择典型的题目,而不能过于复杂,让学生可以在解题过

程中明白题目的内在特征,进而获取相关的知识点。

例如:学校开展植树节活动,其中种植杨树150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五分之二,那么这次植树活动中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

分析:这一综合性题目在小学数学中是很常见的,学生要想获取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首先还必须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其实

就是根据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对此,学生便可以着手这个问题,要想知道总共种植了多少棵树,首先还必须知道杨树和柳树分别

有多少棵,最后再相加两种树的棵数。已知杨树150棵。柳树棵数不明,但是柳树是杨树的五分之二,即150 2/5=60(棵)。最后相加杨树

和柳树,得出最终答案是210棵。

解析:通过练习这样一种综合性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的知识点。另外,从这

一题目中可以发现教师需要灵活地掌握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倒推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已知条件

与未知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来获取相关线索。由此可见,倒推法探索的起点其实就是题目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灵活的使用倒推法来解决问题,以此帮助学生灵活的获取问题的最终答案。

参考文献:

[1]常映彪.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9):20-21.

[2]牙克甫·合力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635.

[3]孙宝侠.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探究[J].未来英才,2016,(13):209.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小学,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