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发(作者:中高职吉林数学试卷)

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

其实学习数学有一种技巧的,只要我们领悟到技巧就可以学习的很好了,今天小编就

给大家来看看八年级数学,欢迎大家阅读

初二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2′×5=10′)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

A. B. C. D.

3.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经过一个点画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同角的余角相等 D.对顶角不相等

4.下列二次三项式中,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5.当a<3时,化简的结果是( )

A.-1 B.1 C.2a-7 D.7-2a

二.填空(2′×15=30′)

6.当x 时,代数式有意义。

7.比较大小:

8.计算:=

9.解关于x的方程的根是 。

10.解关于x的方程的根是 。

11.解关于x的方程的根是 。

12.某商品连续两次降价10%后的价格为a元,则该商品的原价应为 。

简)

13.当k 时,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可以分解因式。

14.当x= 时,的值为0。

15.已知方程的两根分别是2和3,则因式分解的结果是 。

最后结果化(

16.在△ABC中,∠C=90°,∠A,∠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AOB= 。

17.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x=

18.已知方程有一根为,则a= 。

19.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最大整数值是 。

20.在等腰△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a=5,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

实数根,则△ABC的周长为 。

三.计算:(5′×2=10′)

21. 22.

四.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5′×4=20′)

23. 24.

25. 26.用配方法解方程:

五.简答题(6′×5=30′)

2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8.如图所示,利用22米长的墙为一边,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养鸡场,中间用篱笆

分割出两个小长方形,总共用去篱笆36米,为了使这个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96平方

米,问AB和BC的边各应是多少?

2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AB=AD,E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

∠3=∠1,求证:DC=BE。

30.如图,在△ABC中,∠ABC=45°,在高AD上截取DH=DC,连结BH并延长交

AC于点E,求证:BH⊥AC。

31.已知,如图,在△ABC中,=9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求证:

八年级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2×5=10)

1.B 2.B 3.A 4.D 5.D

二.填空(2×15=30)

6.>1 7.> 8. 9.x1=0,x2=

10. 11. x1=0,x2=6 12.0.81a 13.

14.-5,2 15.-2(x-2)(x-3) 16.135° 17.3,-6

18. 19.1 20.12

三.计算(5×2=10)

21.解:(2分) (1分)

(1分)

(1分)

22.解:(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四.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5×4=20)

23.解:(1分)

x-3=6(1分)或x-3=-6(1分)

x=9(1分)或x=-3(1分)

24.解:(1分)

(1分)

(1分)

(1分)或(1分)

25.解:(3分)

x=13(1分)或x=-2(1分)

26.解:(2分)

(1分)

(1分)或(1分)

五.简答题(6×5=30)

27.解:(1分)

(2分)

(1分)

(1分)

=1(1分)

28.解:设AB长为x米,BC长为(36-3x)米。(1分)

(2分)

x=4或x=8(2分)

因为BC<22,所以x=8(1分)

答:AB长8米,BC长12米。

29.证:得到1=2(1分)

证得E=C(2分)

证得△ABE≌△ADC(2分)

所以DC=BE(1分)

30.证:证得BD=AD(1分)

证得DBH=DAC (1分)

分) (1

证得△DBH≌△DAC (2分)

证得BH┴AC(2分)

31.证:延长BD到点E,使BD=DE,联结AE。(1分)

证得△ADE≌△CDB(2分)

证得△ABC≌△BAE(2分)

证得BD=AB(1分)

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上学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面四个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5cm,9cm,12cm B.7cm,12cm,13cm

C.30cm,40cm,50cm D.3cm,4cm,6cm

3.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 )

A.50° B.58° C.60° D.72°

4.如图,AC=AD,BC=BD,则下面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垂直平分CD 垂直平分AB

与CD互相垂直平分 平分∠ACB

5.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

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4,BC=8,

则AC的长为( )

A.5 B.6 C.7 D.8

6.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BE⊥AC于点E,F为BC的中点,DE=5,

BC=8,则△DEF的周长是( )

A.21 B.18 C.13 D.1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

8.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是3,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9.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为8cm,其中腰长AB=3cm,则BC= cm.

10.如图,∠1=∠2,要利用“AAS”得到△ABD≌△ACD,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第 10 题) (第 11 题) (第 12 题)

11.如图,Rt△ABC中,∠C=9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P,PD⊥AB,垂足为

D,若PD=2,则PC= .

12.如图,△ABC≌△ADE,若∠C=35°,∠D=75°,∠DAC=25°,则∠BAD= °.

13.如图,一个直径为8cm的杯子,在它的正中间竖直放一根筷子,筷子露出杯子外

1cm,当筷子倒向杯壁时(筷子底端不动),筷子顶端刚好触到杯口,则筷子长度为 cm.

14.观察以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

40,41;…,请你写出具有以上规律的第⑥组勾股数: .

(第 13 题) (第15题) (第 16 题)

15.如图,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

与点P关于OB对称,连接P1P2交OA、OB于E、F,则∠EPF= °.

16.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

AB于点E,交AC于点F,过点O作OD⊥AC于点D,下列四个结论:

①BE=EF-CF;② ;③点O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④设OD=m,AE+AF=n,则 ,其

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所有正确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8分)

17.(6分)已知:如图,点E、F在线段BD上,BE=DF,AB∥CD,∠A=∠C.求证:

△ABF≌△CDE.

18.(6分)如图,网格中的△ABC与△DEF为轴对称图形.

(1)利用网格线作出△ABC与△DEF的对称轴l;

(2)结合所画图形,在直线l上画出点P,使PA+PC最小;

(3)如果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直接写出△ABC的

面积= .

19.(6分)在七年级我们就学过用一副三角板画出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在八年级第二章,

我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尺规作图,这些特殊的角也能用尺规作出.下面请各位同学开动脑

筋,只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

已知:如图,射线OA.

求作:∠AOB,使得∠AOB在射线OA的上方,且∠AOB=45°(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

法).

20.(6分)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

求证:

证明:

21.(7分)如图,△ABC中,AD⊥BC,垂足为D.如果AD=6,BD=9,CD=4,那么

∠BAC是直角吗?证明你的结论.

22.(8分)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BC交AB

于点E.

(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求证:AE = AB.

23.(6分)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使点D落在边BC上的点F处,折痕为AE.

已知该纸片宽AB=3cm,长BC=5cm.求EC的长.

24.(6分)如图,已知△ABC的角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DE∥BC

交AB于点E,交AC于点F.

求证:BE−CF =EF.

25.(8分)在△ABC中,∠BAC=90°,AB=AC.点D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移动,以AD

为边在AB的右侧作△ADE,且∠DAE=90°,AD=AE.连接CE.

(1)如图1,若点D在BC边上,则∠BCE= º;

(2)如图2,若点D在BC的延长线上运动.

①∠BCE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②若BC=3,CD=6,则△ADE的面积为 .

26.(9分)【新知学习】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我们就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

“智慧三角形”.

【简单运用】

(1)下列三个三角形,是智慧三角形的是 (填序号);

(2)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请用刻度尺在该三角形边上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

D,使△ABD为“智慧三角形”,并写出作法;

【深入探究】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F是CD上一点,且CF= CD,试

判断△AEF是否为“智慧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灵活应用】

(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边长5cm.若动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BC

的边AB-BC-CA运动.若另一动点Q以2cm/s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边BC-CA-AB运动,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首次回到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那么t为

(s)时,△PBQ为“智慧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C B A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7.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答案不唯一); 8.12; 9. 2或3;

10.∠B =∠C; 11.2; 12.45; 13.8.5;

14.13,84,85 ; 15.120; 16.①②③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8分)


更多推荐

三角形,下列,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