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字共有 13 画,笔画顺序为: 点、点、提、横、撇、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

常用释义

1.

名水流开始的地方。

例词

源远流长饮水思源发源水源

2.

名来源根源。

例词

病源财源货源能源资源

详细释义

1.

名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2.

名同本义。

或源也,或委也。

《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

《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名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4.

名来源根源。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

《旧唐书·儒学传序》

源,字有几画

13画。中国汉字可谓博大精深,添一笔去一笔都会变成另外一个新字,有的字面一样读音却不一样。源,源远流长的源,三点水旁,共13画。

源,字有几画

源字一共是13笔画,笔顺是:点,点,提,横,撇,撇,竖,横折,横,横,竖勾,点,点。

源,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uán,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水泉本也。从灥出厂下。原,篆文从泉。愚袁切〖注〗臣鉉等曰:今别作源,非是。文二,重一。

源的基本含义指水流所从出的地方,如:源远流长。源的引申含义为事物的根由,如:来源、资源。

现代汉语中,源多用作名词,如:来源、原本。

更多推荐

源,字有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