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语言的价值及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微观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走进数学的宏观世界,而数学语言就是打开数学大门的金钥匙。
(一)感知数学语言的价值
数学语言是指表述数学定义、定理、法则、公式、思路、方法等,它是人类最美妙的创作。音乐能抒发情怀,书画能陶冶性情,哲学能使人聪慧,科学可以改变生活,而数学语言能提供以上的一切,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1.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符号化的语言,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解
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活动过程。正确理解题意,抽象出问题本质,画出符合的图形,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直至解答过程及结论的正确表述等,都离不开对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3.优化数学语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依赖于语言,具有高度逻辑性的语言是发展逻辑思维的助力器。学习、掌握数学语言能让学生将题目看得真切、解得明白。
(二)数学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的表达
也要准确。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根据面积推导过程得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结论,这样是不完全准确的,这个结论只有在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才成立。
2.抽象逻辑性。数学语言通常以多种形式出现,如符号、图形、公式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解决过程中,可以抽象成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3.简洁性。数学有很多概念、结论,死记硬背并不利于学生运用,所以在表述时要简洁明了。
二、数学语言表述要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数学语言可以通过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形态呈现。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时,同样不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该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
(一)表述内容要清晰
经过较长时间的数学学习,班级中有70%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推理,得出初步的结论,虽然,结论不够严谨,但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语言的发展。班级中30%的学生在学习上还缺乏主动性,数学语言发展停滞,逻辑思维得不到提升。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到:①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够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②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
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
黄蓉洁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无锡
214400)
[摘要]学习的本质是思维发展,高阶思维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互动交流的重要工具。要实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需要教师立足课堂,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语言;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黄蓉洁(1983—),女,江苏江阴人,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下旬刊|
2020年10月
理科看台
67

更多推荐

数学,语言,学生,发展,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