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学情分析
《倍的认识》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一个内容,“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 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进一步学 习有关倍的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共3个例题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建立倍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两类有关倍的问题,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工具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溶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并赋子学生对“倍”知识多方面立体的感知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倍”的认识,知道标准量。
2、理解“倍”的认识。能抽象出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绘本引入,在丰富的关系 系统中初识“倍”
师生共读数学绘本《不可思议的魔法机器》
师:从魔法机器的入口放进一些东西,会从出口出来不同的东西。说说魔法机器分别实现了什么功能?
生:加上一双眼睛的功能。
生:动物回到小时候,有返老还童的功能。
生:小矮人变多了,多了一倍。
师:你能具体说说多了多少吗?多了一倍是什么意思?
生:出口的小矮人个数比入口多了 3个。如果入口是3个,出口就多3个;如果入口是2个,出口就多2个。每次出口的个数都是以入口的个数为标准。
师:我们以前学了“比多少”, 今天一起来探究“倍”的数量关系。
分析与思考:“倍”是个抽 象的概念,表明了两类事物在量的比较中的一种关系,学生需要
依靠感性的材料来理解,阅读数学绘本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入口与出口数量的变化 体现了各种丰富的关系模型。当出现数量时,学生自然地回忆 “比多少”的已有经验,并联想到 一些有关“倍”的初步的生活经验。
二、教学新知,在多种探究活动中认识“倍”
1、操作感知,理解红点与蓝点的倍数关系。
师:魔法机器继续启动,在入口放入3个白萝卜,出口出来了6个红萝卜。在数学上我们习惯用一一对应的排列,这样比较方便进行观察。谁来说说白萝卜与之间的倍数关系?
生: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卜个数的2倍。
师:谁能上来摆一摆,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卜个数的2倍?
(学生尝试摆,并说一说)
师:谁能上来一边说一边圈?
生:(边说边圈)把3个白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的2份,就说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卜个数的2倍。
师:魔法机器启动转换功能 (增加3个红萝卜)。
师:现在你能找出白萝卜和红萝卜的倍数关系吗?
生: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卜个数的3倍。
师:继续启动转换功能(再增加3个红萝卜),现在呢?
生: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卜个数的4倍。
小结: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分析与思考:动手操作是最 贴近学生的数学学习手段,因此倍的概念的建立首先是操作性意义的建构。通过对“倍”形成过程的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察的操作活动,如摆一摆、分一 分、圈一圈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主构建起“倍”的概念模型。
2、对比感知,体验标准量与倍数关系的变化。
师:魔法机器继续变(去掉一颗白萝卜的板贴),白萝卜与红萝卜的倍数关系有变化吗?
生:红萝卜的个数是白萝卜个数的6倍。
师:比较两组图,你发现什么。
生:左图以3个白萝卜为标准,右图以2个白萝卜为标准,所以倍数关系不一样。
分析与思考: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研究表明:儿童对于事
物的相异点要比相同点容易发现。“倍”的概念建立过程中,把谁看成“1份数”是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比图的辨析,学生发现了红点个数的不同影响着份数的不同。在异同的辨析中揭开了 “倍”的本质。
3.巩固练习,熟悉倍数关系
请同学上黑板运用到希沃的克隆功能,自主移动红色砖块,使其满足题目要求。
4.寻找规律,抽象出倍的关系模型。
师:魔法机器继续变,请你找出规律,并填一填。
 
分析与思考:认识“倍”概念 的过程,就是一个帮助学生逐渐抽象,最后领悟本质的过程。有了前面丰富的“倍”的直观模型,接下来要引导学生完成从直观模型到抽象关系模型的转化。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因此,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教学设计始终贯穿魔法机器入口与出口的变化这一主线,在这里引入了“方框”模型。帮助学生把关于“倍”的不同的、非本质的特征全部剪裁 掉,引导学生再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断的抽象中实现一次次思维的飞跃。
三、拓展延伸,从各个维度中应用“倍”
当圆圈的个数变得很多时,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代替。
也就是求(    )个(     )是多少。
除了圆圈的个数之间有倍数关系,绳子的长短也有倍数关系。
 
3.图形的大小也有倍数关系,分一分,涂一涂,创造“几倍”。
大正方形的大小是涂色部分的(    )倍。
低年级学生的 认知规律启示我们,只有设计目标 多层、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应用 练习,才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和 数学学科的本质。在练习设计方 面,从数量到长度再到面积的不同 维度的练习拓展了学生思维,有利 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更多推荐

学生,个数,关系,白萝卜,倍数,数学,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