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林匹克数学题目
智巧问题(主讲:如烟老师)
例 1。一对蚂蚁,进入一个巢穴,以一天一倍的速度生长,经过5天就就可以
将整个巢穴占满,如果要占满半个巢穴,需要多少天?
练习1。一种水草,漂浮在水面上,它的覆盖面积每天都扩大一倍,仅用12天,水面就全部覆盖,当水草覆盖水面的一半时,用了几天?
例2。晚上,小明开灯写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等就应该亮,但是他连拉了5次,等还没亮。后来他才知道是停电了。想一想,如果来电的时候,灯是亮还
是不亮?
练习2。傍晚,平平开灯写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应该是亮着的,可是连
续拉了8次,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是停电了。等来电的时候,灯应该是亮还
是不亮?
例3。周末,超市搞促销活动,告示上写着:用3个易拉罐的拉环可以换回一
罐饮料。小方家有10罐饮料,这些拉环最多能换回几罐饮料?
练习3。一家冷饮店规定,喝完汽水后,可以用2个空瓶换一瓶汽水。小明买了4瓶汽水,他最多能喝到几瓶汽水?
例4。蜗牛漫漫信心强,要爬竹竿9米长;白天爬上2米去,夜晚退回一米长;请你帮助想一想,几天爬到竿顶上?
练习4。一个10米深的枯井,井底有一只青蛙,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会
下滑2米,什么时候青蛙才能爬出枯井?
趣味应用题(主讲:如烟老师)
[B]例1 妹妹今年8岁,哥哥12岁。10年以后,哥哥比妹妹大几岁?
例2 有20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5个人,藏着还有几个人?
例3 4个人吃4个苹果,用4分钟吃完。照这样计算,8个人吃8个苹果需
要几分钟?
例4 两个母亲和两个女儿一起去商店买帽子,每人都买了1顶,可回家一数,
总共只有3顶帽子,可又谁也没有丢失过帽子。想想看,是怎么回事?
例5 有12个人要到河的对岸去,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上每一次只能坐5个人,
小船至少要载几次才能全部过河?
例6 妈妈在4个笼子里共养了10只鸡,但每个笼子里的鸡的只数不一样,你知道每个笼子里该有多少只鸡吗?
二年级平均数问题【8月26日】主讲:立春
例[1] 小明在一学期的5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分别是
95、87、92、100、96。求小明平均每次数学测验的得分。
例[2] 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3] 商店用30千克酥糖和20千克水果糖混合成什锦糖。每千克酥糖8元,每千克水果糖3元。每千克什锦糖应卖多少元?
例[4] 小英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第5次测验得了94分。问她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5] 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20。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数改成4,这时候5个数的平均数是18。求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例[6] 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小数二年级培优
[ 例1 ] 桌上有3盘梨,请根据小猫小狗说的话,猜一猜,哪一盘梨最多?
哪一盘梨最少?小猫: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只小狗: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只
[ 例2 ]明明、红红和林林一起比身高。比的结果如下:⑴明明比红红高;⑵明明比林林矮;⑶林林比红红高。请你想一想,最高的是谁?最矮的是谁?[ 例3 ]小云、小量、小华三个好朋友的爸爸,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医生,一位
是教师。请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他们的爸爸各是谁?⑴小云的爸爸不是工人;⑵小量的爸爸不是医生;⑶小云的爸爸和小量的爸爸在听一位当教师的
爸爸讲故事。
[ 例4 ] 4辆汽车进行四场比赛,每场比赛结果如下:⑴1号汽车比2号汽车跑得快;⑵2号汽车比3号汽车跑得快;⑶3号汽车比4号汽车跑得慢;
⑷4号汽车比1号汽车跑得快,哪辆汽车跑得最快?
[ 例5 ] 小兰、小梅、小青三人进行跑步比赛,赛后小兰说:“我不是第二名。”小梅说:“我不是第一名。”小青说:“我前面没有人。
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一位老师拿着这五座山岳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学生来辨别,每人说出两个,学生回答如下:甲:2是嵩山,3是华山,乙:4是衡山,2是嵩山,丙:1是衡山,5是恒山,丁:4是恒山,3是嵩山,戊:2是华山,5是泰山。老师发现五个学生都只是说对了一半,那么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
三年级配对求和主讲:潇潇
被人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在年仅8岁时,就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又快又好地算出了1+2+3+4+…+99+100的结果。小高斯是用什么办法算得这么快的呢?原来,他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先配对再求和。
数列的第一项叫首项,最后一项叫末项。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不变的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不变的数则称为这个数列的公差。
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用以下关系式: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例1 你有好办法算一算吗?
1+2+3+4+5+6+7+8+9+10=()
1、2、3、4、5、6、7、8、9、10共10个数,我们可以把10个数分成5组:1+10,2+9,3+8,……,每组两个数的和是11,它们的和就有5个11即11×5=55。
练习一
1,计算:
1+2+3+4+ (20)
2,你能迅速算出结果吗?
1+2+3+4+ (100)
3,想一想,该怎样计算方便?
21+22+23+24+ (50)
例2 你能迅速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1+2+3+4+5+6+7+8+9=()
1、2、3、4、5、6、7、8、9一共9个数,如果我们还像例1那样两个数组
成一组,就有一个数多出来,那怎样做呢?我们可以这样想:
9个10是90,90是两组1加到9的和,它的一半是90÷2=45。当加数个数成单时,我们可以用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相加,乘这组数的个数,再除以2,其实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加数个数成双的求和。
练习二
用简单方法迅速算出下面的题。
1,1+2+3+4+ (55)
2,1+2+3+4+ (99)
3,56+57+58+ (76)
例3 计算:
(1)32+34+36+38+40+42
(2)203+207+211+215+219
1)32、34、36、38、40、42共6个数相加,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都是2,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3组,每组的和都是74,那么几个数的和就是3
个74即74×3=222;
2)203+207+211+215+219共5个数相加,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都是4,我们也可以仿照例2的方法进行计算,用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203+219=422,乘上数的个数5,即422×5=2110,再除以2得到2110÷2=1055。
练习三
计算:
1,48+50+52+54;
2,128+138+148+158+168;
3,72+75+78+81+84。
例4 计算:
993+994+995+996+997+998+999
这题求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它们都接近于1000,我们可以看作7个1000相加,这样就多加了7+6+
5+4+3+2+1,就用
7000-(7+6+5+4+3+2+1)=6072。
练习四
1,计算:
(1)97+98+99;
(2)1997+1998+1999。
2,你能迅速算出下题吗?
9995+9996+9997+9998+9999
例5 计算:
1000―81―19―82―18―83―17―84―16―85―15―86―14―87―1 3―88―12―89―11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两个减数相加的和是100,我们可以把81和19,82和18,83和17,84和16,
85和15,86和14,87和13,88和12,89和11这几组数先加起来,和为9个100即900,然后再从1000中减900得100。
练习五
1,计算:
(1)
1000―1―9―2―8―3―7―4―6―5―5―6―4―7―3―8―2―9―1(2)
1000―71―29―72―28―73―27―74―26―75―25―76―24―77―23―78―22―79―21
2,计算:
1000―91―1―92―2―93―3―94―4―95―5-96―6―97―7―98―8―99―9
四年级容斥原理主讲:醉墨香老师
例1: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求这个班
语文、数学作业都完成的人数。
1,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例2: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
练习2,五(1)班有40个学生,其中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科技小
更多推荐
数学,个数,爸爸,主讲,作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