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意义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寻找教育科研的“根基”。
1、课题是什么?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也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在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和问题聚焦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拥有鲜活又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土壤,为课题研究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如果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角度来说,教几十年书将是重复几十遍的事,则是做一个地地道到的“教书匠”。
二、小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握课题研究的“法则”。学校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等。
(一)选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可见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正常情况来说,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2~3年左右,投放的精力比较多,所以选择课题一定要慎重。
1.他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虽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
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或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研究的两个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和《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原课题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建立起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我校小学数学问题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3.注重平时积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思考与
反思。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总是用一种方法,缺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的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会一题多解?”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从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再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单一解决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会提出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课题:“小学生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其目的是开
发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策略。
4.选择的课题具有可行性。
课题的选择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对选择的课题有没有条件去做,有没有能力做。有没有条件做,即指学校是否开展课题研究的条件、师资、经费等。有没有能力做。即课题涉及的范围不宜太大、太空,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否则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的甚至无法开展下去。
(二)撰写课题申报实验方案。
课题实验的方案的基本框架包括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
依据和研究假设、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资料附录等。
1.问题的提出。小学教师之所以做实验研究,是因为发现或者遇到了某个教学上的问题才去做。课题申报要阐明本课题实验方案的背景,产生问题的种种因素,即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比如我们的课题提出的背景是:在新的课改的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
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
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于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开放性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而数学问题开放性课堂对变静态封闭式为动态开放性,使学生活动有更广泛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体现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终身教育的观点看,开放性问题的课堂教育体现着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阻隔,同时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主动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课题实验研究的目标
通过教材、学生、教师三个方面阐述,预期使学生达成的目标。如我们基于对提出问题的认识,提出“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 这一研究课题,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或者解题思路开放等方面入手,自主设计内容和形式新颖多样的开放性
算术题、应用题、趣味题,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答案不唯一等;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更适应他们特点的开放性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
更多推荐
研究,课题,问题,学生,教学,数学,开放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