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玩耍,遇到了一位老寿星。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教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教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
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擅长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兴趣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很有学问的学科。生活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学故事,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游戏的宝塔。
记得,刘教师曾经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开场不是太明白,后来听刘教师讲过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四年中只有一个闰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闰年了,
等到400年整的时候又是闰年。因为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时候才是闰年。听了刘教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去推算平年闰年了。
还记得刘教师讲过的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异,等就表示8个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个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个人了。我开场怎么都没有弄明白,后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终于明白过来。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肯钻研,肯发现,我们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饭,休息了10分钟,便开场了快乐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个做的作业科目就是数学。我做起了数学实验班中的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上面有许多类型的题目,不一会儿就做到了最难的应用题。其他题目还好,可是偏偏第四题难住了我。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2车水果,共20xx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040千克。求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一开场我理解错误,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结果以为是用20xx÷3,可我觉得答案不对劲,好似题目出错了,便去问妈妈,妈妈看了冷笑了一下,说: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书,坐着,开场静静地考虑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是我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我把这一条件补了上去,列出了一个正确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坏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大家会遇到很多难题,大家遇到难题时是退缩了还是把他解决了呢?
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给难住了,这道是将112这12个数填入右图的12个空格里,使横行、竖行上面每个正方形里的四个数和都等于26.
夜幕降临,我坐在台灯下左思右想,把十二个数字搬来搬去,不是竖的不对,就是横的不对,怎么也不对,怎么办呢?非常钟,二非常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真想放弃,有谁来帮帮我就好啦!我真的想不出来啦!这时,我又想,不能这样,我想起?班级公约?上所说的审清题意独立做,格式标准不抄袭。这两句话,我就定下心来,重新理了一下思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我又拿笔和纸苦思冥想,反复做这道题,一遍两遍。。。。。终于我想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原来要把8和6摆在上面两个方格,中间第一排摆4和1、11、10;中间第二排摆3、12、2和9最后两个方格摆5和7,这样横行、竖行每个正方形里的四个数的和都等于26了。
我很开心哦!我终于独立想出了这题的答案。我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上好佳
正月里,亲戚们送给我2袋“上好佳〞,我一直藏着不吃。
今天,我正想拆了吃,妈妈却说要我算一算再吃。我一拆开,就发现1大袋里面还装着8小包。于是,我用乘法很快就计算出来:2×8=16(包)一共有16包。妈妈说我这样计算是完全对的。我正要吃,爸爸却说:“我再考考你,怎样?〞我也不甘示弱,连声说:“好,好。〞
爸爸马上出题了:“假如每袋里面装7包,那你一共能吃到多少包呢?〞我一口气就把算式和想法都说了出来:“不就是求2个7包嘛。用乘法计算:2×7=14(包)。〞爸爸笑眯眯地说:“对,我女儿真聪明。〞我听了爸爸的夸奖,自言自语地说:“那我以后做作业也要多想几个假如,那就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上海的金茂大厦玩。到了金茂大厦门口,我抬头一望,金茂大厦
真高呀!爸爸告诉我它有88层,每层高4米,我算了算:88×4=352(米)。我推开门,跑进大厦的一楼大厅,哇!人真多呀!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那些人都在排队买票。爸爸也去买票了,票买回来后,我看了看,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25元,妈妈说:“猜猜看,我们家一共花了多少元?〞我马上说出了算式:50×2=100〔元〕100+25=125〔元〕。“爸爸,一共用了125元。〞妈妈说:“你真棒!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到了坐电梯的地方,还是很多人,我估记了一下大约有200人在等电梯,我们大约等了10分钟才坐上电梯。哇噻!这个电梯可以坐下50人。开场播送了,里面说:“这座电梯是亚洲速度最快的电梯,是一架光阴穿梭机,以每秒9米的速度往上。〞过了40秒,就到了88层,我连忙跑到窗旁看风景,咦!怎么外面的建筑物都变成小矮人了呢?
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也许由于数学比拟抽象,比拟复杂,所以有的同学不喜欢数学。但是生活、工作离不开数学,目前正处于电子计算机时代,分开数学就会寸步难行。假如把枯燥的数学算式编成故事般的趣题,那么它就会引发你的兴趣,使你怀着好奇而兴奋的心情去做它。下面,我向大家举一个例子:
相传有一天,诸葛亮把将士们召集在一起,说:“你们中间不管谁,从1到1024中任
意选出一个整数,记在心里,我提十个问题,只要求答复‘是’或‘不是’。十个问题全答完以后,我就会‘算’出你心里记的那个数〞诸葛亮刚说完,一个谋士站起来说,他已经选好了一个数。诸葛亮问道:“你选的数大于512?〞谋士答:“不是。〞诸葛亮又接连向这谋士提了九个问题,谋士都一一作了答复。诸葛亮最后说:“你记的那个数是1。〞谋士听了极为惊奇,因为这个数果真是他选的数。你知道诸葛亮是怎样妙算的吗?
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把1024一半一半的取,取到第十次时,就是“1〞。根据这个道理,连续提十个问题,就能找到所需的数。可假如把这道题编成普通的文字题,那该多没意思啊!
更多推荐
数学,开场,爸爸,题目,问题,对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