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研修日志
第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研修日志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研修日志
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进位加法”的进位问题。从教材的表层不仅是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倡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引导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计算的思想。这也更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第二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诊断与教学改进
下面是全市测查中各领域得分率情况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北京市三年级数学在内容领域各部
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得分率最高,“空间与图形”最低。得分率由高向低依次为“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实践与综合”、“空间与图形”。四部分的得分率都在 91% 以上,但四部分仍存在显著差异。
下图呈现了北京市学生在内容领域各部分的得分率分布情况。“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个领域均有 50% 达到优秀水平,均有 75% 达到良好水平。其中“统计与概率”约有 95% 以上学生的得分率处于 96% 以上。从每个部分的得分率离散程度来看,学生在“数与代数”部分的得分率差异最小,前 5% 与后 5% 的学生得分率相差约 20%。相对而言,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学生的得分率存在较明显的向高分段集中的趋势(上横线与盒子下沿线基本重叠,都在 96% 以上),表明在测试群体中,多数学生的得分率向较高的方向趋近。学生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得分率差异最大,前 5% 与后 5% 的学生得分率相差近35%,说明北京市三年级学生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出现两极分化,导致总得分率低于其他领域的总得分率。
..③学生个体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给出学生个体诊断报告单。如下图是一名学生在一次全市测试中数学
学习情况的报告单,从中可以看到这名学生在内容领域的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测试成绩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活动的测试成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能力领域中,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部分的得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数学思考部分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专项诊断:
..(2)学业成就水平
在测查中,还可以看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从中看到这名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他的进一步学习指引方向。
在分类理论中,Solo(可观察的学生学习成果的结构)分类理论是影响比较大的。它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五个层次。
• 前结构水平:学生不能对问题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反应。
• 单一结构水平:学生仅能对一个相关信息或线索做出反应,或只能作出一步反应。• 多元
结构水平:学生可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因素对问题做出反应,但不能把这些因素做出有机整合,所以反应可能包括一些彼此分离的线索。
• 关联水平:学生的回答反映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刺激题目的要求,并将各种相关信息整合成有机整体。
• 扩展抽象水平:学生可以使用外部系统的资料,主要特点是:会归纳问题,在归纳中概括考虑了新的和更抽象的特征。
在课程标准中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四个层次来刻画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对于了解的解释,其中举例一词很重要。学生能举例子来说明,是很好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北京市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中,我们曾经通过问卷与测试得分对应的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用举例子或画图方式解决问题的,数学测试得分率较高。
..北京市 2009 年三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也是参照课程标准来执行。北京市三年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为优秀水平的学生占 54%,良好水平的学生占 35%,这两部分学生共占学生总数的 89%。三年级学生数学测试合格率为 98%,良好率为 89%,优秀率为 54%。
2.和群体比较
(1)在上一级群体中的位置
测查中反映二级群体的情况可以通过和上一级群体比较的方式。如某个区测试结果如何,可以通过与全市情况进行比较而得到。如下图,通过比较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发现,测试区总体成绩好于北京市平均水平,优秀率比全市总体高 11.9%,良好率高 5.3%,及格率高 0.9%,几乎所有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①学生解决问题时能够真正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的本质。如借书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
中,几乎所有学生都会用统一模式解决问题。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中看到了取消按类别教学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
②学生基本概念扎实。通过对测试卷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能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如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数的题目,此题的核心概念是位值制概念,同样的点子放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学生自主联想到计数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关注概念的本质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概念,学生才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③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多样。在阅卷过程中,看到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多样。如求图形周长的题目,学生们用数的方法解决问题,数的方法是一个通用的方法,通用的方法是好方法。有些学生运用平移的方法,学生想到转化,能用运动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很有益处。有些学生自己构建一个转化后的图形,有较好的数学建模的意识。从中看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良好效果。
..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下面通过北京市 2009 年三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与反馈中的一些结果作以说明。
(1)学生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列举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学生希望自己接受教育的程度:
希望自己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本次数学测试得分率差异显著。希望自己得到大学以上教育、大学教育、高中教育的学生的得分率分别为 94.2%、92.5%、90.2%,可以看出,学生自己希望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数学测试得分率越高。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程度:
..认为数学老师的课讲得好的学生得分率比认为老师的课讲得不好的学生的得分率高约 3 个百分点。
(2)学生课外学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课外学习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如课外阅读、看电视、参加课外活动等对学生学业成就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如何把握这些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呢,以下调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
阅读课外书的数量不同数学测试得分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随着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加,学生的数学测试得分率有所提升。
学生与家里人谈论学校学习情况的频率:
..完成作业的方式对学生数学测试成绩有明显影响。方式为“自己独立完成”的学生得分率最高,为 94.4% ;其次是“与其他同学商量着完成”,得分率为 91.7% ;最差的方式为“ 参照答案或看别人的作业 ”,得分率为 84.7%。
(3)学生学习负担与压力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
对数学学习感觉压力较大的学生得分率最高,为 94.5% ;学习感觉没有压力的学生得分率最低,为 90.3%。相差约 4 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适度的学习压力对学生学业成就水平有一定影响。但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北京市有 65% 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较大,常常感觉有些吃力、学习压力很大,常常感觉无法承受,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学生平均每天用于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的时间长短与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有一定关系。0 至 1 小时内差异不明显,1 小时以上的学生得分率较低。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得分率,测试,解决问题
发布评论